答:气体(或液体)通过吸附器内吸附层时,吸附剂层不是全部同时吸附,而是分层逐步进行的,如图32所示。气体(或液体)刚通过吸附剂层时,吸附很快,且效率很高,以致气体(或液体)流出吸附剂层时被吸组分可以忽略不计(基本上全部被吸附),如图32中1所示。此时,大部分的吸附是在最上面(沿气流方向的进口部位)比较薄的一层吸附剂上进行的,被吸组分浓度变化很快,称之为“吸附区域(传质区)”。最上面这一层吸附剂达到饱和后,气体(或液体)流动和吸附继续进行,吸附区域沿吸附剂向下移动。这样逐层下移,当吸附区域接近吸附剂底层时,如图32中点2,由于吸附剂上部已完全被吸组分所饱和,流出气体(或液体)中被吸组分的浓度开始增加,但仍不大。吸附区域刚刚到达吸附剂底层,流出气体(或液体)中被吸组分浓度就要显著增加,即达到了所谓的“转效点”,如图32中点3。继续下去,吸附区域就完全离开了吸附剂层,流出气体(或液体)中被吸组分的浓度就接近了进入吸附器时的浓度(初浓度),吸附剂层将不再能起到吸附作用,如图32中点4。从点3到点4的曲线叫“转效曲线”。这个变化规律对于用硅胶或分子筛吸附水分、二氧化碳和乙炔都适用。
吸附器在使用时没有按规定切换,出口有水分或二氧化碳后,含量就很快增加,无法控制,这就说明吸附剂层已达到“转效点”了。因此,切换再生时间应掌握在吸附区域还未到达最底层时就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