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贵溪冶炼厂、金隆公司各工段可回收的蒸汽差压能量
序号 |
用汽工段 |
贵溪冶炼厂(20×104t电铜/a) |
金隆公司(15×104t电铜/a) |
工作制度 |
||
压差(MPa) |
可回收能量(kW) |
压差(MPa) |
可回收能量(kW) |
|||
1 |
熔炼工段 |
0.2 |
46.6 |
0.5 |
10 |
连续 |
2 |
电解工段 |
0.7 |
520 |
1.1 |
609.7 |
连续 |
3 |
净液工段 |
0.7 |
650 |
1.1 |
225.1 |
连续 |
4 |
重油卸车 |
0.2 |
58.7 |
0.8 |
251.2 |
间断 |
5 |
重油加热 |
0.2 |
22.5 |
0.8 |
78.5 |
连续 |
6 |
干燥、收尘 |
0.6 |
70 |
0.8 |
65.9 |
连续 |
7 |
硫酸系统 |
0.6 |
20 |
0.9 |
17.2 |
间断 |
8 |
阳极泥处理 |
0.7 |
24.4 |
|
|
连续 |
9 |
氧化砷工段 |
0.2 |
34.7 |
|
|
间断 |
10 |
砷酸铜 |
0.6 |
56.1 |
|
|
连续 |
11 |
维修中心 |
0.6 |
75.6 |
|
|
连续 |
12 |
制氧站 |
0.3 |
41.7 |
0.5 |
24.8 |
间断 |
13 |
生活、采暖 |
0.6 |
168.8 |
1.0 |
83 |
间断 |
14 |
锅炉房 |
1.1 |
557.8 |
1.4 |
298.1 |
连续 |
15 |
合计 |
|
2346.9 |
|
1663.5 |
|
各工段的差压蒸汽能量是否回收、如何回收、在何处回收、回收后如何利用,应根据工艺用汽制度、用汽量波动程度、该工段动力设备负荷及动力设备负荷与工艺用汽的匹配性,并经技术经济分析比较后才能确定。但下列因素必须考虑:
1) 由于螺杆加工精度要求高,当回收能量小于100kW时,受加工技术及加工设备的影响,回收设备的单位功率投资较高,故不宜采用螺杆膨胀动力机;
2) 对间断用汽的工段,若间断不频繁且工艺用汽中断期间锅炉或蒸汽管网仍可向螺杆膨胀动力机供汽,则可回收蒸汽差压能量;若间断频繁,在工艺用汽中断期间大量放空背压蒸汽既造成能源的浪费还产生噪声污染或在工艺用汽中断期间停止向螺杆膨胀动力机供汽,使机组处在频繁的冷热交替状态,既影响机组寿命也不利于回收能量的应用;
3) 螺杆膨胀动力机回收的能量既可用于拖动转动设备也可用于拖动发电机发电,若用于拖动转动设备,则被拖动设备应在用汽设备附近且运行制度、功率、负荷变化规律与用汽设备运行制度、可回收功率、负荷变化规律匹配一致;由于,螺杆膨胀动力机具有良好的负荷及介质品质适应性,回收的能量用于拖动发电机发电时,发出的电能与厂区电网并网,实现热电联产;
4) 螺杆膨胀动力机是设置在用汽工段还是设置在锅炉房,要根据工厂的供汽方式(单母管制或多母管制或多管制)、总图布置(包括输送距离、同参数用汽工段间距等)、管理方式、工程投资等因素而定。集中设置在锅炉房可减少机组台数,减少单位功率设备投资,便于集中维护和管理,但背压蒸汽压力较低,密度减小,则输送管道管径增大,管网输送系统投资增加;机组分设在各工段,其优点与缺点正与前者相反。为此,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是解决机组配置的唯一正确方法;
5) 当可利用的蒸汽差压大于1.0MPa,应采用多级螺杆膨胀动力机串联工作,使每级动力机的蒸汽差压≤1.0M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