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对虾养殖中后期管理要点及预防措施

   2015-11-06 中国空分网天然气网10770

    在广大农户的细心照料下,南美白对虾基本平稳的度过了高发病,高死亡率的60天,但很多农户认为只要安全度过60天,对虾发不发病已不重要,可以随时上市了,不再担心排塘或死亡严重的现象了,然而现实就是这么残酷,因一丝侥幸心理而放松警惕就会带来严重的损失。

 

    在多年的技术服务过程中,笔者发现很多养殖户根本不懂得合理得管理与预防,以下是笔者经过几年得探索与实践总结得中后期管理得要点与预防措施,仅供参考交流。

 

    一、对虾体质及壳硬度

 

    养虾就盼着规格大、体质好、压秤多卖钱,可每每发现虾不是壳软就是体质不好,下网时间长或起网后有发白或死亡现象影响虾卖价。

 

    怎样提高对虾体质呢?

 

    1、投喂:合理得投料,土池精养建议前期一天4次投料,时间控制在2小时左右吃完,中后期1天3~4次,时间控制在1~1.5小时左右吃完为宜,吃食过程中定时检查料台,以便观察是否缺料或剩料,及时调整投喂量。一般建议早晚投料多,中午量要少一些(夜晚投料的也要相对少)。

 

    2、看料台:检查对虾吃料情况,另外检查对虾的粪便长度。粪便长而有黏性,说明对虾肠道感染,有肠炎症状;粪便细而长,说明对虾的胃和肝脏出问题造成消化不良;粪便颜色很深,说明饲料利用率低,饵料系数高。

 

    在饲料中添加“生命元、肝胆泰乐、高稳维西、黄金多糖“4种保健品,能有效起到保肝护肝,增强体质,增加免疫力,提高饲料转化率,预防肠炎疾病得作用。

 

    3、补钙硬壳:定期使用“应激硬壳灵+黄金多糖“能迅速得硬壳,游离钙更易于对虾吸收,特别是中后期雷阵雨,暴雨频发得夏季,雨前使用起到抗应激,补钙防止对虾应激性蜕皮。

 

    二、环境的变化以及水质指标的变化

 

    1、中后期养殖情况:中后期由于饲料的大量投喂,对虾密度大,池塘底部残饵粪便长期的累积,会导致底质恶化,氨氮、亚硝酸盐的升高,水体有害藻类的大量繁殖如裸藻、蓝藻等,从而使对虾出现厌食、浮头、纤毛虫寄生以及病害的爆发。另外要时刻关注天气的变化,连续阴雨、暴雨,雷阵雨均会引起水体藻类以及PH、氨氮,亚盐的变化,当出现该类天气的预防措施:

 

    增氧机24小时不停,辅助泼洒“原子氧“防止停电。

 

    使用“解毒灵、水博士“解毒,防止藻类应激死亡,产生藻毒素,水博士既能解毒又能起到稳水的作用。

 

    提前泼洒“应激硬壳灵+抗激灵+黄金多糖“减少对虾应激反应,预防对虾应激性蜕皮,减少死亡。

 

    2、调水:定期使用“水博士、活肥+优加益生菌(活力益水素)”(10天1次)定向培养硅藻等有益藻类,配合复合菌种使用立体调水,稳定藻类平衡,为对虾提供稳定的生活环境。当水比较或出现蓝藻时使用”纳米黑金+活肥+活力益水素(1袋1~2亩)+原子氧”来调节水色。

 

    3、底质改良:定期使用“强效底净+原子氧”(5天1次)分解残饵粪便,减少底部溶氧消耗,为对虾营造一个好的底部环境,减少细菌的滋生,有效防止疾病,寄生虫的感染。

 

    三、病害的防治

 

    虽说已经过了两大关,但中后期这个阶段发病率还是比较高的,而且只要出现游塘或死亡现象带来的损失都比较大,运气好的可以在虾刚发病就全部低价出售减少损失,有些因发现迟而造成虾全部死在塘底,所有这个阶段一定按“以防为主,以治为辅“的思路去预防,而对虾又不同于鱼、蟹类养殖品种,有虫杀虫,有病治病的方法去处理,对虾疾病一旦出现就不会是一种病症出现,要综合考虑分析,如一场雨后,对虾出现须发红,料台提起虾体色发白吃食量明显减少。

 

    在处理对虾疾病时一定遵循从“体质、环境、病原”综合考虑处理方案。

 

    四、注意事项 :

 

    1、蜕壳期间禁用消毒,菌种调水或大量进水,排水;

 

    2、出现游塘,死亡或病虾时一定仔细检查,确定病因再处理,做到对症下药,确保治疗及时;

  

    3、定期检查增氧机周围是否有死虾,如出现大量死亡建议直接卖虾;

 

    4、做好巡塘工作,要做到早晚各一次,喂料1小时左右各检查料台一次,仔细观察对虾的体表、吃食是否有问题(如甲壳溃疡,拖便,断须、体质不好趴边不动等),只要细心就能及时发现及早预防、治疗减少损失。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 admin
    加关注1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鲁ICP备120157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