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采购

发产品

  • 发布供应
  • 管理供应

杂交鳢苗种关键培养技术

   2015-11-06 中国空分网天然气网0
 

苗种培育是水产动物人工繁殖的关键阶段,对于大多数鱼类而言,仔鱼期被认为是整个养殖周期中最关键的阶段,生鱼苗种培育尤其如此。笔者通过一线实践经验总结了杂交鳢苗种的生物学特征及培育关键点,以供参考。

生鱼是对斑鳢、乌鳢等鳢科鱼类的俗称,目前养殖的品种主要有斑鳢、乌鳢和杂交鳢,顺德地区是我国生鱼养殖的制高点,平均亩产过万斤,养殖品种主要为杂交鳢,俗称杂交生鱼。杂交生鱼是以乌鳢(山东种或湖南种)为父本,斑鳢(广东种)为母本,通过杂交获得的子一代。杂交鳢具有生长速度快,成活率高,容易驯化为摄食人工配合饲料等杂交优势,目前养殖规模不断扩大。

苗种培育是水产动物人工繁殖的关键阶段,对于大多数鱼类而言,仔鱼期被认为是整个养殖周期中最关键的阶段,生鱼苗种培育尤其如此。即使在养殖水平最高的顺德区域,苗种培育成活率平均仅为2成,技术较好的养户成活率也仅为5成。因此,本文通过阐述生鱼苗种的生物学特性,思考并提出生鱼苗种培育的关键技术,以期为业者提供参考。 

一、生鱼苗的生物学特征

1、孵化出膜至放苗前的生长规律

刚孵出的仔鱼,全长约为4mm。体色呈灰黑色带棕黄色。体前段膨大,后部细小,形似小蝌蚪。此时鱼苗借助油球浮力,鱼体侧卧悬于水面,运动力微弱,偶尔做微弱的摆动,长时间保持侧卧状。此时鱼苗集群。

孵出后2天,全长约5.5mm,油球开始从鱼体的一侧转移到腹部正常位置,此时鱼苗体色发黑,集群,形成黑色的一团浮于水面。此时鱼苗仍很少活动。

孵出后3天,全长约6.5mm。身体很黑,下颚突出于上颚之前。此时,仔鱼尾部频繁摆动,运动能力增强,能做短距离的水平游动。仔鱼有负趋光性,喜集群在隐蔽的地方。

孵出后4天,全长约7mm,身体全黑。鱼苗集群朝一定方向沿池边游动。卵黄囊开始缩小。

仔鱼孵出后3-4天是用户从苗场拿苗的阶段,鱼苗通过充氧袋运输到放苗地点。

2、放苗后的生长规律

放苗当天(即孵化后第3-4天),鱼苗全身为黑色,全长约7mm,鱼苗卵黄囊开始消失,生鱼开始觅食,摄食小型浮游动物。鱼苗在离水面10cm左右的浅水层成群游动。

放苗3天后,仔鱼头部开始转变为黄色,眼睛先转变为黄色,俗称“小金眼”,之后头部全转变为黄色,成为“大金眼”。此时鱼苗全长为12mm,鱼苗在水层不同层面快速游动,大量觅食浮游动物,主要为活动力较强的枝角类。鱼苗听到响声,迅速散开,之后又聚集。鱼苗鳃上器官基本形成,开始吞吸空气,对低溶氧有一定的耐受作用。

放苗后8天,仔鱼体色全部转变为黄色,俗称“黄肉期”,鱼苗生长迅速,全长约3cm。集群现象消失。鱼苗开始主要生活在底层,仅在水体溶氧不足时,到水面吞吸空气。此时规格差异变大,残食现象开始发生,如果食物不足,大量鱼苗会被同伴摄食。

放苗后11天,鱼苗体色转变为青色,此时鱼苗全长为4.2cm,规格继续差异变大,部分生长速度快的个体体长达到5cm,规格大于平均规格1倍以上,主要摄食同类。此时需及时分筛,保持养殖水体中鱼苗规格一致,避免残食损失。此时鱼苗基本与成鱼体色、体型、习性一致。

3、夜间集群规律

鱼苗从孵出后即开始营集群生活,这种集群生活一直持续到7日龄左右。孵出后前3天,鱼苗在孵化池内,聚集在死卵或者池边,沿附着物缓缓游动。放苗后,鱼苗集群在水草或者光线较弱的区域,夜间更为严重,这种集群行为可能与亲鱼的护幼行为相关,但对养殖管理极为不利,大量鱼苗聚集,容易导致该区域氧气不足,而此时仔鱼的鳃上器官还未发育成形,仔鱼无法吞吸空气进行辅助呼吸,严重影响鱼苗生长发育甚至造成鱼苗窒息死亡。

4、消化道发育规律

生鱼出苗时,鱼体借油球的浮力侧卧在水面,此时头部腹面和身体腹面与卵黄囊愈合,口腔与口裂均未形成。消化道内部尚未形成管腔,消化道前部与卵黄囊愈合,末端伸至肛门处。

孵化后3天,仔鱼油球缩小,水温较高时已基本吸收完毕。仔鱼口腔、食道、胃、肠分化明显。但此时仔鱼还无法主动摄食浮游动物,胃肠道壁很薄。

孵出后5天,鱼苗胃内充满食物,食物主要为枝角类幼体。说明仔鱼开始摄食小个体的浮游动物。此时如果枝角类过大,仔鱼肠道无法消化,会导致鱼苗肠道堵塞,鱼苗死亡。

7日龄的仔鱼,胃腔变大、胃壁变厚,肝胰脏,幽门、贲门胃形成,胃内充满大量食物,且多为大型的枝角类。

12日龄后,胃壁肌肉结实、幽门盲囊形成,各器官发育完善,基本与成鱼器官一致。

从消化系统发育情况来看,可初步得出仔鱼的投喂策略:仔鱼出膜后1-3天,主要靠卵黄囊提供营养,无须提供食物;3日龄-5日龄,提供小型浮游动物,主要为轮虫、枝角类幼体,如果提供大型浮游动物,将会导致仔鱼摄食后不消化,肠道阻塞死亡。7日龄阶段可大量提供浮游动物,包括大型浮游动物,以满足鱼苗大量摄食的需求,减少规格分化;青身阶段仔鱼消化器官发育基本完善,理论上讲,此时进行冰鲜、饲料等驯食动作最为合理。

5、残食习性

生鱼属肉食性鱼类,习性凶猛,经常发生残食现象,残食是生鱼苗种成活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预防和减少残食是生鱼苗种培育一项重要技术内容。目前认为规格差异和饵料缺乏是残食发生的主要原因,而高密度养殖对残食起着诱导和促进作用。因此,预防残食应该从三方面入手:

一是生鱼在黄肉期之后,规格差异开始变大,应及时进行分筛,之后每2周分筛一次,避免规格差异过大带来残食损失;二是要提供充足的饵料供鱼苗摄食;三是培养时应注意放养密度不宜过高,或将围网培育改为大塘培育。

二、生鱼苗种培育关键技术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生鱼苗下塘之后生物学特征变化明显,了解这些特征将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探索生鱼的苗种培育技术。笔者多年在顺德区域的养殖户塘头实地跟踪研究生鱼苗种培育技术,认为生鱼苗种培育具有如下关键技术点。

1、预防集群缺氧

由于生鱼仔鱼具有极强的集群特性,在放苗后的前3-5天内要特别注意集群后造成局部缺氧的问题。目前常见的措施有:

1)在池塘边间隔2-3米堆一个小草堆,分散生鱼集群;

2)每天使用表面活性剂,降低池塘水体表面张力,减少局部缺氧的几率;

3)大量生鱼仔鱼聚集与一个角落时,使用光滑的脸盆将部分鱼苗搬离至敞水区域。

2pH值管理

刚下塘的生鱼苗对高pH值和高pH变化值都极度敏感。放苗前的池塘水质处理尤为关键,要保持池塘水质清爽,但不能过肥,藻类不能过于丰富,否则光照过强,水体pH上升快速,pH极易超过9.0,引起鱼苗大量死亡。因此,一般有经验的用户选择清水下苗。

其次,每天泼洒乳酸菌+葡萄糖液,有利于提高水体的呼吸作用,增强水体缓冲性能,减小pH值波动;如果pH上升过快,也可泼洒醋精,使pH稳定在8.5以内。放苗时注意测定鱼苗氧气包内水体的pH与外塘水pH之间的差异,两者之前pH差异大于1.0时坚决不能放苗,否则放下去1h内将有6-8成的死亡率,正确的方法是使用醋精将放苗区域的pH降低至氧气袋内的pH值,再缓缓放鱼苗下水,一袋无异常现象后再放其它鱼苗。

3、投喂管理

基于生鱼苗种的消化道发育特征和残食习性,生鱼苗种培育期的投喂管理是养殖管理的核心工作。生鱼苗下塘时,消化系统还未发育成熟,不能摄食大型浮游动物,因此放苗后3天内无需饲养,但此时应原塘大量培育枝角类,以供应充足的活饵料,一般使用乳酸菌发酵液每天泼洒一次,3天后可出现浮游动物高峰。3天后,摄食量增加,若此时原塘浮游动物枝角类密度过低,则需从外塘捞取水蛛补充,确保活饵料供应。

放苗8天后,可补充红虫、死水蛛、冰鲜等其它外源食物,食物务必充足,避免饥饿带来残食风险。3周以后,可逐步驯食开口饲料,逐步加大饲料比例,最终用饲料全部替代其它饵料。

4、分筛管理

生鱼在黄肉期(即放苗后8天左右)消化系统已经成熟,此时已经开始出现残食现象,因此,必须在黄肉期后进行严格分筛,顺德地区习惯在放苗后12-14天时进行第一次分筛,之后根据规格差异,每2周左右分筛一次,以降低残食率。

总之,生鱼苗种培育是一个系统的管理技术,深刻认识苗种的生物学特性将有利于指导养殖生产,带来更高的养殖效益。

作者:佛山市顺德区活宝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胡雄
          旺海饲料实业有限公司 邓一清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天然气网原创作品,作者: 天然气网。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kongfen.org.cn/news/show-9071.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入驻

企业入驻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权

入驻热线:

请手机扫码访问

客服

客服热线:

小程序

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产品

为您提供专业帮买咨询服务

请用微信扫码

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收获商机

微信扫码关注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