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茬粉碎还田技术

   2015-11-06 中国空分网中食网8990

    根茬粉碎还田技术主要应用于玉米作物,是在有深耕基础的地块,充分利用深耕后效,在不耕翻的年份,利用根茬粉碎还田机将站立在垄上的根茬(地上及地下10厘米内部分)直接粉碎,并均匀混拌在耕层中,一次完成灭茬、碎土作业,取代人工刨茬、畜力扶垄播种传统耕作方式,是与耕翻相配套的一项技术。

    1、灭茬机 灭茬机是一种由动力驱动的垄上灭茬整地机械。灭茬机工作时旋转刀片切削根茬及土壤,并把切削下来的根声及土壤向后抛掷与挡泥罩相撞击,使根茬及土块进一步破碎再落到地面,一次完成刨茬、切碎及垄上耕耙作业。

    (1)灭茬机构造。与小四轮拖拉机配套使用的灭茬机分液压悬挂和绳锁式两种。前者固定在小四轮拖拉机的后桥后面,工作起来可靠性差;后者使用可靠性好。前者通过小四轮拖拉机液压悬挂机构固定在拖拉机后面;后者通过绳锁及固定支架与小四轮拖拉机后桥6个螺丝紧固起来。垄上灭茬深浅,前者靠液压升降完成调节,后者靠钢丝绳伸长或者缩短来调节。它们的传动及作业机械均相同。灭茬机由机架、离合器总成、传动箱总成、刀片固定圆盘总成、刀片挡泥板组合件等组成。

    (2)灭茬机使用注意事项

    ①要经常注意观察灭茬机工作部件在运转过程中是否有杂音及金属敲击声,如发现有异常声音,就要立即停车检查,找出原因,排除故障后才能作业。

    ②地头转弯和倒车时,严禁工作,否则会造成刀片变形、断裂,甚至会损坏灭茬机。

    ③机组起步时,要先接合灭茬机离合器,后挂挡工作。同时,操作液压升降柄(或绳锁机构的绕把),使灭茬机刀片逐步入土,随之加油门,直至正常灭茬深度为止。禁止在起步前将灭茬机先入土或猛放入土,这样会使刀片受到冲击,致使传动部件损坏。

    ④每工作3-4小时,要检查刀片是否松动或变形,其它紧固件是否有松动。 ⑤检查时,必须停车,并将发动机熄火,确保人身安全。

    ⑥停车时,应将灭茬机着地,不得悬挂停放。

    ⑦田间转移或过沟渠时,要将灭茬机升到最高位置,同时,切断转动动力。如果转移距离转大,就必须锁紧固定。

    ⑧远距离运输或转移时,不准在灭茬机上放置重物或者坐人,以免发生危险。

    2、技术要求

    (1)作业时间。作业可选择在秋季作物收割后和春季作物播种前进行。春季作业优于秋季作业。因为,根茬粉碎还田技术的特点是利用非腐解有机物培肥土壤。如果在气温较温和的地区选择早秋作业,根茬就会有一定的腐解,从而分解和破坏土壤中的氮肥。春季作业就相对好一些,根茬经冬季风吹日晒,水分基本被蒸发掉,茬部干脆,容易粉碎埋在土壤中也不易腐解。另外,春季所有根系也失去活力,刚解冻(北方),土质较秋季疏松,能减小灭茬机的工作阻力。

    (2)准备工作。灭茬作业前,要有计划选定地块。要求地块较平坦,土壤中含水率要适合作业机械。清除田间的障碍物,填平沟坎。如果田间杂草太多又太高,就要割断,以保证机械的作业质量。

    (3)作物的留茬高度。准备灭茬还田的作物收获时留茬高度要适当。如果留茬太低,就会降低根茬培肥土壤的能力;留茬过高,又会影响灭茬机的作业质量。玉米和高粱等秸秆较粗的作物,留茬高度应在10厘米左右,小麦、大豆、棉花等秸秆较细的作物,留茬高度应在5厘米左右。

    (4)灭茬深度。灭茬深度要根据不同作物及其根系发达程度而定。玉米、高梁、棉花等作物根系发达,灭荐深度要达到10-20厘米,小麦、大豆等作物灭茬深度应为8一10厘米。

    (5)单体作业幅宽。单体作业幅宽应以不漏切根茬,不破坏垄界,又能替代一次较好的耕整地作业的条件为准则。根据各地区垄距的不同、单体作业幅宽以25-30厘米为宜。

    (6)根茬粉碎程度。根茬粉碎后,切断长度在5厘米以内的要占80%左右,5-10厘米的只能占20%左右,站立漏切的不超过0.5%.

    (7)粉碎根茬覆盖率。被灭茬机粉碎后的根茬,地表覆盖率不能超过40%,地下覆盖率不能低于60%.如果是同时配有起垄机装置的灭茬机组,那么整体碎茬覆盖宰要达到98%以上。

    (8)碎土率。就增加土壤的孔隙和通风透光性而言,灭茬作业的同时对土壤加工越细碎越好。一般应为90%一95%.

    (9)镇压保墒。秋季进行灭茬作业的地块,可等到来年春季顶凌镇压。春季进行灭茬作业的地块,可在灭茬作业一天后开始镇压。镇压可由机引V型镇压器或牲畜拉臃子完成。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 admin
    加关注1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鲁ICP备120157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