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换人”热潮推进国产机器人走向成熟

   2013-12-22 1110
核心提示:机器换人是实现企业长久发展的内在要求。现代制造模式,越是掌握全产业链,越能够产生高于单一产品的整体效益。要善于找准本行业
 “机器换人”是实现企业长久发展的内在要求。现代制造模式,越是掌握全产业链,越能够产生高于单一产品的整体效益。要善于找准本行业产业链的短板或缺失点,下游企业努力向上游发展,上游企业适当向下游扩张,都会产生新的经济增长点。要在技术改造中,努力攻克和解决产业链完整性的问题,发挥全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的优势。

  任何先进装备都不能替代企业的自主创新。一些企业通过对现有装备深入细致的改造,形成创新成果,大大提高了生产能力和质量水平;一些企业需求的装备市场上没有现成的产品,就联合科研院所共同开发,共享知识产权;还有一些企业通过技术改造生产出新的产品,调整产品结构。发现创新点,实现创新,对企业技术改造工作尤为重要。

  近两年,国家出台了扶持机器人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多个省份都成立了机器人产业联盟。按当前的发展趋势,国际普遍预测,2014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机器人需求市场。

  中国一直没有真正形成自主品牌并具备一定规模的工业机器人产业。与主要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速度慢、核心技术薄弱、市场份额和附加值较低。目前外资品牌的工业机器人产品占了中国国内市场份额超过90%。金模工控网首席研究员罗百辉介绍说,我国企业在减速器这一机器人关节部位的关键元器件普遍依赖于进口,这让我们整体上与国外先进水平至少还有一二十年的差距,建议国产机器人可以先在低端产品方面突破,以此推动规模化应用,积累经验后再向高端市场发力。

  2012年,国家工信部颁布《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装备迎来了战略性的发展契机。据总部设在德国的国际机器人联合会报告,中国是全球发展最快的工业机器人市场。从2005年到2012年,中国内地机器人销售量平均每年增加25%,2012年已达到2.7万个。该联合会预测中国工业机器人的市场需求会在2014年开始爆发,到2016年中国将成为最大的市场。

  人力成本的不断攀升加剧了市场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富士康的郭台铭早在2011年就宣布了“百万机器人计划”,而汽车、家电等多个行业内机器人早已实际投入使用。各地地方政府也纷纷推出相应产业发展计划,如浙江宣布在未来5年每年实施5000个机器换人项目,实现5000亿元机器换人投资,推动工业生产方式由“制造”向“智造”转变;重庆市政府则宣布要将工业机器人打造成千亿产业。此外,上海、天津、昆山、徐州等地都已设立机器人产业园,地方政府用真金白银支持机器人行业的发展。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 admin
    加关注1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鲁ICP备120157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