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2013-12-18 900

 (五)船舶工业运行有望触底回暖

  2013年,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和全球船运市场不振的影响下,造船完工量、手持订单量、经济效益和出口等主要运行指标均呈下行态势。但新承接船舶订单量大幅回升,标志着船舶工业触底回暖。1-9月全国新承接船舶订单3806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47.1%,四季度将基本延续前三季度的走势,预计全年造船完工量在4500万吨左右,新承接船舶订单还将呈现增长态势,可达到4500-5000万吨。

  预计2014年,随着世界经济的回暖,造船行业将迎来以新技术的应用和新船型的开发为前提的新一轮复苏。伴随着国际海事组织一系列新标准、新规范的出台,如新创能效设计指数(eedi)对船舶能效和排放提出更高的要求,未来船体设计制造向节能减排方向发展成为大趋势。在国内,国务院近期发布的《船舶工业加快结构调整促进转型升级实施方案(2013-2015年)》明确了七项主要任务,也将会大大加快船舶工业化解产能过剩、调整产业结构、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一些研发能力弱、转型慢的企业将被淘汰。同时,受海洋工程等行业发展的影响,船舶市场的需求会呈现结构性变化,lng船和节能环保型船舶和特种船舶、远洋渔船、渔政船,沿海以及内河大型船舶都将会有一定规模的需求。综上所述,2014年我国船舶工业将触底回暖,三大指标将有所增长。

  (六)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迅速

  2013年,经济结构调整、劳动力成本上升继续推动制造业产业升级,智能制造装备需求动力强劲。一系列推动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的政策不断出台,如“智能制造装备发展专项”、“关于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等,实施的政策累计效应不断增加,带动了工业机器人、高端数控机床、智能仪器仪表及智能化重大成套设备等产业的快速发展,使智能制造装备的产业化水平迈上新的台阶。

  预计2014年,以云计算、人工智能、3d打印等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革命将加快发展,以此带来的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加快将加大对智能制造装备的需求,产业规模将呈现出快速扩大的态势。从子行业的发展来看,随着制定智慧城市发展专项规划城市的增多,与智慧城市建设相关的装备,如物联网设备、智能交通设备等将迎来快速的发展。此外,智能电网在2013年将完成示范、技术统一、规划制定的过程,2014年将进入全面推广,智能电网装备行业也将步入快速发展通道。

  二、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一)企业经营压力仍然较大

  一是由于市场需求不足与同质化竞争并存,盲目抢订单的现象时有发生,2014年装备产品价格将持续2012年以来的低位运行走势,当月价格指数仍将呈逐月微降趋势。二是随着经济回暖,燃料、动力运输等购进价格将有所上升,装备工业采购成本也将缓慢上升。三是随着金融改革以及银行对装备工业企业的关注,大企业的融资环境将有所好转,财务费用及其中利息支出较2013年将有所回落,但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仍将面临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的问题。四是由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能源资源及环保成本等仍将上升。因此,2014年我国装备工业在营运成本高企与产品价格下跌的“双重挤压”下,企业生产经营压力仍然较大。

  (二)出口形势仍难积极乐观

  2013年,在世界经济复苏延缓、西方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战略推进、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我国装备工业虽存在一定的国际比较优势,但持续多年的出口高速增长已开始引发日益剧烈的贸易摩擦,贸易环境仍趋恶化。因此,虽然8月和9月连续两个月当月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速由负转正,分别同比增长2.25%和3.36%,但前三季度累计仍同比下降1.55%,低于全国外贸水平(8%)。

  进入2014年,由于国际经济复苏道路依然曲折,国际市场需求总体仍然偏弱,各国产业间竞争日益激烈,贸易摩擦形势依然严峻,我国装备工业产品出口面临的困难和风险依然较多。但在国家出台一系列促进外贸发展政策措施的背景下,我国装备工业出口贸易便利化水平将不断提高,同时不少企业主动转型升级,新的出口竞争优势将不断显现,预计2014年我国装备工业产品出口情况可能略好于2013年。

  (三)技术投入不足仍是创新的一大障碍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 admin
    加关注1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鲁ICP备120157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