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荒还将延续多久

   2013-12-05 1830

不要过高提指标

中国经济正处于发展转型和结构调整中,经济体制改革也进入深水区。回顾近年来天然气的发展,许多研究者都提到一个现象:对天然气的增长给予很高的期望、形成高指标的强大压力,但某些指标屡屡不能完成有的甚至要推迟一个周期(5年左右)才能实现。这说明我们对中国天然气、能源的形势和发展规律认识不够深入。换言之,应加强实事求是、有创新和预见的基础性研究。

笔者认为,在分析近期天然气生产形势时必须注意到我国所统计的天然气产量年增率已由两位百分数下降到一位百分数的事实。它受以下因素制约:一、常规气日趋成熟,部分老气田产量趋稳甚至降低,他甚至涉及投产时间并不长的主力气田。如鄂尔多斯盆地最大的常规气田靖边气田2011年产量46.72亿立方米,2012年开始下降,为43.98亿立方米;中石油西南分公司在四川盆地最大的大天池气田,2010年产量33.46亿立方米,2012年就降到27.73亿立方米。二、常规天然气由气层气和油田伴生气构成,后者的商品率偏低,井口产量随石油产量变化起伏,且在东部老油区呈降势。三、非常规致密气田产量在产量中的比例日趋增大,在中国气层气的主要产区鄂尔多斯和四川两盆地表现尤为明显,增产稳产的影响因素与常规气有所差别。四、其他非常规气(煤层气、页岩气)的增长需要一个逐渐加速过程,以适应中国地质条件的特殊性并形成相应的有特色的配套技术体系。五、产量基数快速增加,即使年增量有所增大但年增率值可能降低。六、我国不重视天然气商品率的统计和研究,在规划时往往把产气量当成向市场提供的实际商品量,从而从规划上就产生了约10%的供应缺口。从以上分析看,预测“十三五”期间产量增长时采用8%的年增率可能并不是一个低值。

以上的分析仅限于影响发展的一些资源本身的客观因素,而从中国国情出发影响油气发展更重要的是社会环境,是经济体制中的问题和市场经济发育不完善。这在煤层气、页岩气上表现尤为突出。

我国页岩气仅迈出了试探性的第一步。作为新设定的独立矿种,虽然许多规章和管理办法可借鉴常规天然气、借鉴美国页岩气的经验,但需更多的创新。首先是完成从地质勘探、储量审批、开发作业的整套规范和标准。这是难以一蹴而就的。目前需要集中力量先编制急需的各类草案或征求意见稿,经过一轮实际操作实践,争取在数年内形成包括管理体制环境监测在内的可作为工作指南和监管依据的规范规章并争取进入国标、行标系列。这一工作现已开始,如页岩气储量规范已拟出征求意见稿,初步反映是尚需做较大的补充完善。特别是针对不同类型(如海相、陆相、海陆交互相煤系等)的页岩气,对与常规气、致密气、煤层气紧密共/伴生时的页岩气应有不同要求。这之中有的是美国所未涉及的、有的是在常规油气亦无明确标准、规范可借鉴的。

顺便指出,这一类工作对煤层气、致密气等亦是不够完善的。上述的国家储量通报中对煤层气覆盖面很窄即是一例。致密气在美国等国家作为独立的非常规气种类际单独统计其储、产量。在我国却混同于常规气,特别是缺乏对大量运用水平井、压裂等技术体系的新规范系统(包括致密气储量规范),这对致密油气的持续发展亦是不利的。

油气改革能否在深水区破冰行,进成为中国油气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期待这一轮改革能在“十二五”后半期取得突破性进展,以求在“十三五”中期能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实施、在“十三五”后期可收获改革红利。正是由于对打破垄断、深化改革的进程还缺乏明晰的判断,对如何明显改变某些不利趋势也难以做出回答,本文中没做2020年燃气供应量、消费量、进口量的预测。

从这个角度看本文的预测值带有相当的不确定性,它只是进展比较顺利时的一种可能。如果体制改革的实施短期内难以收效,天然气产业链的各环节未能配套,则产量、进口量和消费量的预测值也会打折扣。反之,则各项指标有可能稍高。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 admin
    加关注1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鲁ICP备120157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