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地处欧洲中部,有三大河流流经德国,分别是流经德国西部的莱茵河、流经德国东部的易北河以及发源于德国但流经多个欧洲国家的多瑙河。其中,莱茵河流经德国的河段总长865公里,是德国境内最长的河流,也是影响范围最广的河流。莱茵河如今不仅是德国重要的航道之一,还是众多沿岸城市的水源。
但是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莱茵河河水仍受较严重的污染困扰。因为莱茵河流经的鲁尔工业区,是德国过去主要的重工业区。上世纪七十年代,由于鲁尔工业区的多数工厂直接将污水排入莱茵河,莱茵河的污染也达到了顶峰,河水发臭、变色,鱼虾绝迹,甚至莱茵河的支流也无一幸免。当时,莱茵河被称为“死亡之流”。之后经过治理,莱茵河的水质才有所好转,但是1986年,瑞士巴塞尔一家化工厂爆炸,直接导致约1250吨含硫、磷、汞等有毒物质的剧毒农药随着大量的灭火用水流入下水道,排入莱茵河。由于巴塞尔位于莱茵河上游,有毒物质形成70公里长的微红色飘带向下游流去,对莱茵河生态造成巨大的破坏。
上世纪七十年代,当时的西德政府开始重视环境污染问题,莱茵河的污染治理也被提上了日程。德国首先从源头上治理污染,关停鲁尔区大多数重污染企业或立法要求企业升级改造排污装置,以达到环保排污标准。鲁尔工业区于八十年代初期正式退出重工业区的舞台,逐渐向文化产业转型。同时,德国还通过立法,限制生活污水及农业用水的随意排放,减少非工业原因的水污染问题。除此之外,西德还专门成立了“环保刑警”,负责环境保护的刑事侦查,同时扩大已有的“水务警察”权限,在有权管理水上交通的基础上,同时赋予“水务警察”维护水源生态安全的权力。这是德国政府应对莱茵河污染的主要措施。
同时,1986年瑞士巴塞尔化工厂爆炸引发的莱茵河污染问题,也让国际间的水源治理合作受到重视。德国随后与瑞士、法国等国合作,在莱茵河不同区域设立监测点,随时监测水质的变动,同时建立了信息及时共享系统及应急机制,以应对突发污染事件。
经过三、四十年的治理,莱茵河现在的水质已经相当好,整条河流的生态也重归正常。目前,莱茵河也是德国主要的旅游观光之河,每年吸引全球无数游客前来观光游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