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不断改善
通过改革创新、优化调整,民营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富有创新和竞争能力的企业数量不断增多,创新型中小企业不断成长,业已成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要推动力量,在产业发展中起到生力军作用,在壮大县域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全市民营经济基本单位数达40万户,比2007年增加6万余户;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由2007年的1785亿元增至2012年的4960亿元,年均递增22%;占全市GDP的比重从2007年的53.2%上升到2012年的65.5%。
2012年,无疑是我市工业经济在过去多年发展中面临环境最为复杂、最为困难的一年,但全市工业战线同心协力,实现逆水行舟,取得一项项骄人成就。
编者按:
增加技改扶持力度
为帮助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提高产品层级和质量,去年我市新增2亿元技改扶持资金和5000万元技术创新扶持资金,支持了137个技术改造项目和110个技术创新项目,拉动企业投资162.8亿元、研发投入4.7亿元。
通过调研、走访、座谈等形式,帮助企业协调解决生产经营、项目建设和已竣工项目投达产过程中涉及的审批、征地、动迁、手续办理、市场开拓、税费减免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新安排1亿元专项资金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参与重大工程招投标、开拓市场、扩大销售。组织企业参加23届大连国际服装节、第十届中国软交会、轴承产业博览会等展会,推进区域间中小企业合作与交流,实现企业项目和产品对接。
全市工业企业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努力调整产品结构,开拓产品市场,为全市实现“稳增长”目标作出了贡献。作为经济先行指标的工业用电量,前5个月下降0.3%,从6月份开始实现正增长,全年工业用电量达到188.06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2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自7月份起先于全国止落企稳,6月—11月份连续6个月保持10.6%的增速。36个大类行业中,30个行业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长,19个行业完成增加值增幅高于全市平均增幅,11个行业增幅超过20%。其中食品、冶金、化工、木材加工、医药、纺织服装等行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较大。大连石化公司成为我市第一个销售收入超千亿元的工业企业。
按照国家规定,为确保核电安全运行,组织编制了大连市核事故场外应急预案,完成了市核应急指挥中心建设,建立了相对完善的核事故场外应急体系和执行程序,并通过了全省核事故应急联合演习的实战检验,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评价。
增强国际竞争与合作能力
去年我市继续推动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全年工业实际利用外资预计达到44.2亿美元,同比增长30%。
德国林德集团、美国辉瑞财务共享中心等高端项目落户,美国固特异、德国大众汽车变速器、日本帝业技凯等一批重大外资项目增资扩能。支持我市企业海外并购科技型企业,完成了傅氏双金属并购比利时利夫商业股份、鼎泰船机科技并购美国领航者豪华游艇等13个海外并购项目,并购总投资2亿美元。支持企业开拓海外市场,促进企业产品出口。组织企业参加“2012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澳大利亚国际机械制造周展览会”、“日本3D与虚拟现实技术展览会”、“第二十届北海石油展览会”等行业知名的国际性展会,4次展会共计接待了300多位厂商,与国外100余家公司进行了业务洽谈,达成意向合同金额3800万美元。
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和生产线
去年,我市继续抓好工业节能降耗工作,淘汰落后产能,全年关停了金格玻璃等3户企业落后生产线,淘汰了6户水泥企业18台3.0m以下水泥粉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