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采购

发产品

  • 发布供应
  • 管理供应

中国贫困地区低碳发展研究项目启动

   2012-09-25 0
导读

消除贫困的同时,能否实现生态环境良性发展的双赢?一场反贫困和促进低碳发展的项目实验正在开展。在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

  消除贫困的同时,能否实现生态环境良性发展的双赢?一场反贫困和促进低碳发展的项目实验正在开展。在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国务院扶贫办和美国环保协会的支持下,贫困地区低碳发展研究项目日前正式在京启动。

  国家发改委气候司战略规划处处长田成川在项目启动会上称,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严峻挑战,绿色低碳发展不仅是各国在经济发展中的重大政策导向,也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一个必然的选择。中国也毫不例外地将绿色低碳发展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包括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低碳应成为未来贫困地区发展的主要思路。

  国家扶贫办干部培训中心官员称,近年来,扶贫开发面对的社会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贫困地区的贫困问题多与生态问题等交织,继续沿用常规的扶贫手段难以奏效,需要开发创新性的工作思路和方法。

  由此,为激发贫困地区在低碳发展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调动国际和国内发达地区的资金、技术和人力资本等主动参与到片区扶贫开发中,贫困地区低碳发展研究项目日前已正式启动。项目由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主管、国务院扶贫办全国贫困地区干部培训中心承担、美国环保协会支持,旨在探求贫困地区脱贫与低碳发展的关系,探索贫困地区低碳发展的模式及评估指标体系以及促进贫困地区低碳发展政策体系的研究。

  与此同时《农业温室气体减排和市场机制在中国的实践》一书的问世,为贫困地区和农业地区开展农林业温室气体减排项目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所谓农林业温室气体减排,是指通过改变传统的农林业土地经营和管理模式以及改变牲畜饲养及粪便管理方式,显著地降低温室气体排出的做法。

  美国环保协会专家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事实上,贫困地区农林温室气体减排有着巨大的潜力。

  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指出,农业温室气体排放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35%,主要来源包括动物消化及其粪便处理产生的甲烷和一氧化二氮排放,水稻厌氧生长过程中产生的甲烷、农田过量使用氮肥产生的一氧化二氮排放、农作物秸秆焚烧和农田深耕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和工业相比,农业、农村的直接耗能虽然不多,但是落后的农耕技术以及农村粪便的不合理利用都会导致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因此,通过先进的设备、优良的技术以及合理的管理,中国农业、农村领域的温室气体减排潜力将会得到很大程度的发掘,农业、农村领域的碳市场已经逐步显示出了其为减轻气候变化影响的重要作用。

  据悉,在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四川省的部分地区,针对自愿性质的温室气体减排交易项目已经逐步展开。农民通过采用滴灌、农户沼气、在沙漠种植红柳、改变水稻田用水管理和精准施肥等方式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用减排量抵消了美国国际集团(A IG )2006年运营所产生的部分温室气体排放。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原创作品,作者: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kongfen.org.cn/news/show-3758.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入驻

企业入驻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权

入驻热线:

请手机扫码访问

客服

客服热线:

小程序

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产品

为您提供专业帮买咨询服务

请用微信扫码

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收获商机

微信扫码关注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