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造”
碱液电极投产
1月29日,从“成都氢谷”传来好消息:中国第一条量产级和标准化的绿氢电极产线在成都高分子新材料产业功能区投产,标志着成都氢源制备关键材料取得重大突破。此次“成都造”碱液电极正式投产,推动产氢能力提升3倍,综合能耗降低10%以上,将解决碱液制氢相对运营成本过高的问题,填补成都在绿氢装备材料领域的空白。
此次投产的碱液电极(JA系列)是国内绿氢材料技术领跑者——上海莒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在彭州落地的GW级电解水制氢催化电极工厂项目生产的首款产品,具有高电流密度、低能耗、室温启动的特性,电流密度最高可达11000A/㎡,产氢能力提升3倍,综合能耗降低10%以上,解决了碱液制氢相对运营成本过高的问题。
从项目签约到产品诞生,GW级电解水制氢催化电极工厂项目仅用了短短4个月不到的时间,这也是成都氢能产业加速推进的一个缩影。据悉,作为成都绿色低碳产业重要承载地,去年9月底,GW级电解水制氢催化电极工厂项目、绿氢供应中心和氢能装备研发中心、制造基地等,涵盖氢能、绿色低碳等领域,协议总金额超220亿元的23个项目在2022年成都(彭州)重大项目签约开工仪式暨成都氢谷发布会上完成签约,“成都氢谷”正式扬帆起航。预计到2030年,绿氢占比超过50%,基本建成服务成渝,全国领先、全球知名的绿氢输出高地,构建涵盖交通、发电、工业等领域的多元绿氢应用业态,氢能全产业链产值突破200亿元。
武侯区
力争全年新增
“四上”企业150家
1月28日,春节假期后第一个工作日,武侯区举行“建圈强链招商引智誓师大会”, 向全区发出拼经济搞建设、拼招商抓项目的动员令,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姿态,打好建圈强链招商引智攻坚战。
记者从会上获悉,今年武侯区提出全区经济增长6%以上、力争7%以上的发展目标。确保目标顺利实现,关键在项目,首要是招商。会议聚焦武侯区2023年建圈强链招商引智工作,明确了全年目标任务:突出重大项目招引,力争全年引进市级重大项目和高能级项目22个,完成产业化项目内资实际到位178亿元;深化外资招引攻坚,确保全年外商直接投资(FDI)不低于1.71亿美元,全年新增外资市场主体33家以上;强化本土企业培育,力争全年新增“四上”企业150家。
武侯区已经启动建圈强链招商引智“百日攻坚”行动。截至目前,已签约引进正威集团西部区域总部、北京运通好车西南总部、上海苏科高新武侯智汇港等重大和高能级项目10个,引进外商直接投资(FDI)418万美元,取得阶段性成果。
会上,武侯区8个经济部门、4个产业功能区管委会、11个街道办事处、3家区属国有企业,分别向武侯区委、区政府递交了一季度“开门红”责任状。武侯区还为20家“建圈强链高能级企业”授牌,为40名“建圈强链招商引智大使”颁发聘书。
龙泉驿区
做优做强
六大功能片区
29日,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举行“三个做优做强”工作动员部署会,专门研究部署龙泉驿“三个做优做强”六大功能片区开发建设相关工作。
记者了解到,东安湖活力城片区规划面积29平方公里,将以筹办大运、借赛兴城、示范引领,加快基础配套、公服建优、设施开放、场景营造,聚人气、树形象,打造公园城市示范区中的“示范区”。
龙泉驿主城片区则由三部分区域组成,规划面积38.7平方公里,将以有机更新、强基补能,加快基础设施更新、公服功能提升,打造烟火龙泉驿、宜居生活区。
洪河-青龙湖城市片区规划面积77.2平方公里,将以城市更新、综合开发,加快推动城市界面整治、待开发土地整理上市,打造“三生”融合新标杆、公园城市新名片。
龙泉驿汽车城片区由两部分组成,规划面积64.2平方公里,将以建圈强链、转型升级,加快推进开发区腾笼换鸟、闲置土地厂房整理攻坚,打造制造强区、开放高地。
锦绣天府片区规划面积75.6平方公里,将以全域规划、整体推进,加快推动乡村振兴基础设施和重大引领性项目建设,打造都市田园、乡村公园、乡村振兴新典范。
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片区规划面积271.3平方公里,将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生态保护培育、生态价值转化为主要任务,加快推动城市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和重大引领性项目建设,打造城市绿心、市民乐园、公园城市会客厅。
文章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