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获20亿注资,威马上市稳了?

   2023-01-12 大化工1780
核心提示:港股上市公司Apollo智慧出行与威马汽车进行双方战略并购,威马预计今年二季度以ROT(反向收购上市)的路径在香港完成挂牌;威马已获得新一轮总金

港股上市公司Apollo智慧出行与威马汽车进行双方战略并购,威马预计今年二季度以ROT(反向收购上市)的路径在香港完成挂牌;

威马已获得新一轮总金额超20亿元的注资,其中港澳地区某知名商业银行注资2.5亿元港币,世界500强正威国际注资5亿元人民币,雅居乐集团注资15亿元港币;

当前阶段,于威马而言至关重要。威马必须一鼓作气,完成上市,挺过这道坎。

在上市之路上磕磕绊绊的威马,终于看到了敲钟的曙光。

1月11日,港股上市公司Apollo智慧出行集团有限公司(下称:Apollo智慧出行)发布公告称,与威马汽车进行了双方战略并购,Apollo智慧出行的对价为每股0.55港元,威马交易对价为158.71亿港元(约为20.23亿美元)。

作为威马集团的实际运营主体,“威马上海”80.93%的股份由此次与Apollo智慧出行交易的目标公司“威马香港”持有,由此得出威马集团此次交易的估值为25.1亿美元。该交易对价及估值已经由上市公司和威马双方确定,不受挂牌时二级市场的影响。

在联交所发布的公告中,威马此次的估值逻辑参考了蔚小理及零跑在2021年的平均市销率,约为3.9倍,威马此次交易的市销率为3.7倍。

    

此外,威马此次估值的下降幅度也参照了蔚小理同期的市值跌幅,与2021年相比,威马估值下降了56%(2021年估值57亿美元),蔚来下降51%,小鹏下降71%,理想下降35%。

据知情人士透露,威马此次交易的估值符合当前行情。

据接近威马的人士透露,公告经香港联交所审核批准挂网,双方公司交易对价也经联交所审核同意,后续流程主要为Apollo智慧出行对威马进行尽职尽调,考虑到威马已于2022年5月31日递交A1招股书且完成3-4轮对联交所问题的回复,本来计划于2022年10月完成联交所聆讯,故上述尽职尽调具备已经香港联交所充分审核的材料为基础,计划可在2-3月内完成。

该知情人士乐观估计,威马具有极大可能性在本年二季度完成挂牌。

抱团求发展

亿欧汽车了解到,Apollo智慧出行(原力世纪集团)成立于2022年,旗下有EV Power、3D打印、设计、技术研发等业务。此外,Apollo智慧出行是一家具有德国超跑基因的电动汽车市场玩家,曾凭借全球首款全碳纤维量产超跑Apollo IE杀进赛车圈,该车售价高达300万美元,全球限量10辆,曾多次在上海进博会亮相。

2021年第四季度,威马汽车通过一系列换股安排,持有Apollo智慧出行28.51%股权,成为公司最大股东。威马汽车创始人沈晖成为Apollo智慧出行联席主席兼非执行董事,前威马核心创始团队成员戚正刚,出任Apollo智慧出行总经理、执行董事。

威马上市路径规划已久,如今与Apollo智慧出行进行双方战略并购,以RTO(反向收购上市)的路径完成上市,也算是水到渠成。

接近威马的人士表示,威马此次选择RTO(反向收购上市),是在考虑D轮投资人利益的基础上,充分参照了香港与美国已上市的造车新势力可比公司的市值变化,最大限度降低了因为二级市场的不可控性带来的对估值的非理性影响。

亿欧汽车了解到,此次二者战略合并后,Apollo智慧出行可借助威马在温州、黄冈两座全资质智能制造基地,通过多品牌协同布局,实现研发协同,技术及平台共享,与威马合作推出A@X量产高端电动智能轿跑,预计售价区间为60-80万人民币。

Apollo智慧出行总经理戚正刚曾接受亿欧汽车专访时表示,公司很早就在布局新能源,三四十万以下的车,硬件堆得已经差不多了,同质化竞争严重,当前最重要的是了解并满足用户的需求。

在他看来,从纯产品线角度来说,Apollo智慧出行选择的切入点在市场上是空白的,目前并没有对标对手,也没有学习对手,Apollo智慧出行需要去定义这个市场。

在EV这条线产品线上,戚正刚告诉亿欧汽车,Apollo智慧出行会有跑车,后续还会有Crossover、Sedan,预计每年能够推出一款车。

知情人士透露,预计这一新业务发展将提高公司的销量及品牌知名度,从而提升资本市场的认可和整体企业价值。威马也将补齐缺失高端品牌的短板,覆盖高端与大众消费级等差异化汽车市场。

注血20亿

上市前夕,威马亟需现金补血。融资能力超强的沈晖果然不负众望,为威马又融到了超20亿元的资金。

威马近日透露,已获得新一轮的融资,其中港澳地区某知名商业银行注资2.5亿元港币,世界500强正威国际注资5亿元人民币,雅居乐集团注资15亿元港币,总计金额超过20亿人民币。

亿欧汽车了解到,雅居乐集团也是威马D轮的最大投资方,现已超过百度成为威马的第二大股东。正威国际是国内最大的铜矿企业,意图通过此次投资威马,将业务从原材料向下游整车行业进行拓展,其与威马汽车的合作项目有望落地成都。

威马获得的这笔融资将用于增加现金储备,补充现金流和所需运营资金。这于威马而言,是救命钱不假。

据接近威马的人士透露,RTO完成即挂牌日,威马预计还将完成不少于5亿美元的股权融资。看来,上市已经成为了威马续命的关键。

威马的当务之急是必须完成上市目标,获得更多的融资渠道,来改善经营状况,完善产品架构,充盈研发资金,为智能电动汽车的下半场囤积更多粮草。

挺过去

当前阶段,于威马而言至关重要。威马必须一鼓作气,完成上市,挺过这道坎。

威马的基本盘并不差,曾一度与蔚小理齐名,是造车新势力第二梯队的头号车企,加上创始人沈晖拥有传统车企的管理运营经验,威马拥有生产资质的工厂,及源源不断的资金扶持,让威马在15-35万元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杀出了一条血路。

2021年,威马汽车销量为44152辆,较2020年翻了一番多,截至2022年6月30日,总交付量已超过10万辆。据乘联会显示,威马2022年1月-11月累计销量为29358辆,月均销量2700台左右。

2022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零售567.4万辆,同比增长90%。在处于上升期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威马今年的销量表现并不乐观,一方面是劲敌林立,对手太强,如比亚迪在2022年累计销量超186万辆,同比增长208.64%,成为头号黑马;一方面是威马内部原因,没有及时进行产品的优化迭代、系统更新、智能升级、渠道拓展等,同时威马的定位一定程度上较为模糊,没有明确的产品标签,令其在消费市场上逐渐透明。

身处当前境地,威马自是难辞其咎,但是威马打下的基础还在,积累的用户和品牌口碑还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仍处于上升阶段,威马就还有发展的希望、回旋的余地、上升的空间,及进入决赛圈的可能。

截至2022年6月30日,威马已建立由784家合作门店组成的销售及服务网络,包括541家WM Space(提供展示但不销售车辆)以及198家WM Store及45家WM Star(均提供展示及销售车辆),遍布中国247个城市。

威马汽车总收入也从2019年的人民币17.6亿元增长51.6%,至2020年的人民币26.7亿元,并由2020年进一步增长77.5%至2021年的人民币47.4亿元,一直处于增长态势。

持有基本盘的威马,仍有逆风翻盘的希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 admin
    加关注1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鲁ICP备120157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