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及2012年中国经济乃至宏观调控的关键词,“稳”已取代“快”成为主旋律。继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下“稳中求进”的方针后,在今年全国两会上,稳增长又成为各方热议与建言献策的最大话题。本报记者也就化工行业如何实现稳增长采访了多位业界代表和委员。
欲实现稳增长 先立足扩内需
多位代表委员认为,面对目前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我国化工行业的发展受到了诸多影响,部分子行业和企业的日子并不好过。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兖州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局主席耿加怀告诉记者,面对当前较为复杂的经济形势,化工行业要实现稳增长有较大困难。目前看来,有些行业无节制的发展造成了产大于需。而从下游需求看,国家刺激内需的政策又难以长久奏效。比如家电行业,老百姓不会年年换新电视,所以需求就不会稳定。而另一方面,企业的成本压力增加,比如人工成本上升、原材料价格上涨等。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滨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忠正认为,现在行业出现了增速放缓的情况。2011年全国氯碱行业的装置负荷仅为70%左右,多数企业都处于亏损状态。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鲁北企业集团总公司原董事长冯怡生也表示,今年化工大省山东的行业发展速度肯定会放缓,因为现在企业的日子比较难过。一方面外部形势错综复杂,另一方面产品需求已显现疲态。
尽管如此,代表委员们还是认为,行业要实现稳增长,首先要立足国内市场,通过扩大内需来保持稳定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辽宁奥克化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建民告诉记者,2011年,面对欧债危机和美国的“双反”调查,我国光伏产业陷入低谷。这些因素对奥克化学的太阳能多晶硅切割液产业也有影响。面对这种情况,奥克化学主攻国内市场,积极扩大内需。“虽然我国高速铁路建设速度有所放缓,但由于住宅和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速度的加快,去年我们高效混凝土减水剂的产量比上年增加了70%,公司销售额比上年增加了30%。这说明内需不仅是化工行业发展的潜力所在,也是摆在眼前的商机和发展动力。”朱建民说。
朱建民认为,要扩大内需,首先企业的产品要与当前市场需求充分对接,就他所在的企业而言,下游市场的建筑、水利等领域都是国内非常有前途的行业。对此,全国政协委员、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也表示赞同。他认为,发展和增长仍是中国经济的主旋律,因此,作为刚性需求的资源和能源消耗量将持续上升,新能源的国内市场需求量也将持续上升。这是企业扩内需的一个好切入点。
全国政协委员、传化集团董事长徐冠巨向记者介绍,传化集团早在10年前就探索了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互动,通过结构优化,企业形成了化工、物流等多元化对接。因此,面对去年国内外复杂的经济环境,传化集团依然保持了良好的发展速度。
“现在炼油化工产业最具前景和潜力的还是国内市场,因为美国和欧洲的炼油化工业已停滞不前。因此,我们为了资源可以适当地走出去,但也必须看清楚,石化产品的市场空间主要还是在国内。”全国政协委员、石化行业资深专家王基铭这样认为。
王基铭还表示,我国石化产品在国内有很多终端消费领域,比如在家电领域,不少化工材料还是靠进口。目前的关键是国内石化企业要更好的与下游企业紧密对接。“如果生产企业能和终端市场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根据他们的需求来开发新产品,而且质量是稳定的,能逐步替代进口,这就是很好的扩大内需机制。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国内企业抱团,通过技术升级、开发新产品新材料来应对国外产品的挑战。”王基铭如是说。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杭州市化工研究院院长姚献平也认为,只有把科技创新理念真正注入到从产品研发到市场接受的整个过程,企业才能实现稳增长。
提振实体经济 首推小微企业
要实现稳增长,就需要提振实体经济,这已成为多位代表委员的共识。他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纷纷表示,国家应出台具体的扶持政策,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特别是为小微企业、民营企业排忧解难。
据了解,我国实体经济中有相当数量的民营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这些企业分布各个领域,承担了保障就业、推动经济的重任。资料显示,2011年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非公经济总产值5.65万亿元,占比50.11%,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石化行业非公经济产值占比首次超过公有经济。因此,代表委员们普遍认为,要提振实体经济,特别要关注中小民营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