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号晚,光伏胶膜大王福斯特发布了一则不太常见的公告——公司财务人员误操作,把募集资金账户的钱划到了子公司账户上,没有造成重大损失,公司还补偿了一笔利息。
这则公告引起赶碳号兴趣,并不是这个事件本身,而是因为这则公告写得很有意思,从侧面体现了这家公司的治理能力、特别是危机公关与信披水平。笔者对这则公告的重点做了标注,后面会逐条拆解、分析。
杭州福斯特应用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募集资金账户操作有关情况的公告
杭州福斯特应用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根据业务开展需要,于2022年12月30日向全资子公司福斯特(滁州)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滁州福斯特”)划款2.84亿元,该笔资金应当由公司自有资金账户划出。
在进行款项划转时,公司财务人员已根据划款审批流程进行了发起和复核的内部审核程序,但由于2022年12月30日当天财务部门人员大多数新冠阳性病假休息,在岗的工作人员对自有资金账户和募集资金账户的敏感性相对较弱,加之由于该笔汇款属于母子公司间的内部款项划转,复核人员在进行复核时关注度不够,因此误将该笔资金从募集资金账户划出至滁州福斯特账户。
2023年1月2日财务人员在对账时发现上述划款操作失误,经确认后,已将全部资金2.84亿元以及期间产生的利息97,822.22元于2023年1月3日上午及时划回募集资金账户,未造成募集资金本金和利息损失。
上述募集资金账户划款操作失误在公司及全资子公司内部发生,并且滁州福斯特并未动用上述资金,全部资金及相应的利息已经全部归还至募集资金账户,未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事件发生后,公司及相关工作人员及时进行了反省,对相关直接责任人进行了内部问责。今后公司将进一步加强对募集资金的存放和使用管理,财务部门在做到对募集资金账户操作专人专岗的基础上,做好后备岗的专人培训,熟练掌握所有募集资金账户相关情况,操作募集资金付款时,增加一道复核手续,坚决杜绝类似问题再一次发生。
第一,标题用“操作有关情况”,而不用“误操作”,这是一种处理技巧。
此类公告当属强制性披露,按监管要求必须要披露的。但在每天浩如烟海的上市公司公告信息中,如果在标题之中,傻傻地用“误操作”这样的字眼,势必会引发投资者和公众关注,用“操作有关情况”,一般人可能就不会点开看了,只有平常关注福斯特的人才会注意到。
第二,公司列举了几条客观原因,得体而且共情。
一是“财务部门人员大多数新冠阳性病假休息”,这是最近的客观现实,应该能得到理解和谅解。
二是“在岗工作人员”“不敏感”造成的——因为是操作资金账户的财务人员,说成干这事的是“临时工”肯定不够严谨,投资者可以自行脑补,至少可以理解为“财务部门当天的值班人员”吧。所谓“不敏感”,其实是“不专业”,因为这是基本常识,说成不敏感就大事化小,而不要造成公司人员不够专业的外界印象。
三是“该笔汇款属于母子公司间的内部款项划转”,复核所以“关注度不够”。进一步解释原因,仿佛能说得过去。但实际上,财务职务就应该严谨、忠诚、专业,不存在内外有别。
四是公司在发现失误后,第一时间纠正错误,而且赔了近10万块钱的利息。钱不多,但体现了公司的价值观,不占这点小便宜。
第三,善后举措有情有理,令人信服。
大多数公司一般就会承认错误,加强内部管理、以后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云云。但福斯特不是:
一是公司层面反省,这是态度,合情;
二是问责,这是公司制度,有错必罚;
三是通过“加强管理”、“专人专岗”、“后备岗专人培训”、“增加一道复核手续”这四项令人信服的举措,来坚决杜绝类似问题再一次发生。这四项措施是真的经过认真思考的,而不是找个说法应付。即使再挑剔的人,应该也能满意吧。
通篇逻辑清晰,文字简洁,不拖泥带水。
没有组织可以不犯错。但犯了错误,怎样才能把对组织的影响减小到最低,甚至能够体现出诚意、善意和专业,同样的事,不同公司之间,水平真的相差很大。差的做法,在内行人看来,就像“自杀”。
赶碳号有些感慨,这篇公告如果出自一些巨头公司,自然正常不过,但完全ToB的光伏制造业也能做到,不太容易。观察一家企业,和观察一个人有点像,就是看细节。这篇公告,体现了公司管理甚至是文化的冰山一角。
福斯特这家公司,无论是其主业,还是林建华家族在一二级市场的投资都很厉害,也值得进一步研究,当然这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笔者想起一桩多年前的经典公关案例。在传统媒体为王的时代,没有一家企业不担心央视3·15,特别是快销行业。但麦当劳在当年央视暗访曝光后,用一则微博,在第一时间挽救了公众形象,也给当时的公关界上了一课。
在福斯特这事上,依稀看到了当年麦当劳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