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船集团2艘7500立方米液态二氧化碳运输船开工
11月21日,中国船舶集团旗下大船集团为挪威北极光公司建造的全球首制7500立方米液态二氧化碳运输船1号船、2号船同时开工。该船型专业服务于海洋碳运输与封存,由大船集团自主设计,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在该船型研发过程中,大船集团采用多种创新技术手段,引领该船型未来发展方向。
2、空气产品Rotoflow业务开启第四个全球中心
11月29日,空气产品公司Rotoflow业务于中国上海市青浦区设立全新解决方案中心,以更好地满足亚洲客户对透平机械的需求。据介绍,该中心将采用本地供应链,维修和服务旋转设备,为亚洲市场服务。新的解决方案中心配备了最先进的诊断、测试、动平衡和机加工设备, 还将提供设备组装、零件清洁、设备优化、故障诊断服务。
3、广西华谊能化工业气体岛项目智能工厂通过验收
12月1日,华谊集团智造中心组织专家组对广西华谊能化工业气体岛项目智能工厂进行项目验收。验收评审会上,专家组依照华谊集团《数字化项目管理手册》要求,对工业互联网平台、智能工厂门户、生产管理相关系统及智能工厂集成设计及集成管理、HSE相关系统、仓储物流系统等项目进行审议验收。听取各系统承建单位项目经理对项目建设及应用情况的汇报,及广西华谊能化各项目经理对系统用户报告的说明,在此基础上,仔细审阅项目建设文档,并向承建单位就项目内容、完成情况及后续运维等内容进行咨询。经专家组严格审核,认为广西华谊能化工业气体岛项目智能工厂各系统功能完备、参数合格,建设过程资料完整、规范,知识转移完成,符合华谊集团《数字化项目管理手册》和合同要求,一致同意通过项目验收。
4、林德工程上海远程支持中心启用
12月1日,林德工程亚太先进运行服务部(LAOS)上海控制室里的六块大屏同时点亮,标志着上海远程支持中心(RSC)正式启用,由林德自主开发的“林德云鹰”平台同步上线,由其提供的云服务正式开通。
5、中泰股份配套新能源行业空分装置调试成功
12月5日消息,近日,在业主方和杭州中泰股份深冷技术团队的密切配合下,双方合作的又一套深冷空分装置完成供气。该装置是一套GAN5000型双塔双冷凝制氮装置,配套于新能源行业,为业主在安徽地区的一期2.5万吨磷酸铁锂(锂电池正极材料)产线投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6、盈德气体与谦信化工签署合作协议
12月5日,谦信化工在荆与盈德气体签订一氧化碳供应协议,与中荆热能签订蒸汽供应协议。此次签约,对打通荆门高新区·掇刀区碳一化工产业“内循环”、延伸拉长产业链条、营造良好产业生态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7、液化空气剥离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业务
12月5日,液化空气宣布,其已签署协议,将其在特立尼达(Trinidad)和多巴哥(Tobago)的业务剥离给Massy Gas Products Holding Ltd.(MGPHL)。由于此次剥离,该业务的约30名员工将被整合到MGPHL。此次交易是液化空气集团战略的一部分,该战略旨在定期审查其资产组合,并专注于选定的快速发展领域和活动。
8、四川空分自主研制国内首套140L/h工业级氦液化成套装置及首台10m³液氦贮槽通过鉴定
12月6日,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在北京/成都/鄂尔多斯三地,以现场+视频方式组织召开了由四川空分设备(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自主研制的“集成高压氦气超低温纯化的工业级氦液化成套装置(140L/h工业级氦液化成套装置、10m³液氦贮槽)”鉴定会,鉴定会由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会长黄鹂主持。鉴定委员会认为,四川空分设备(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制的国内首套140L/h工业级氦液化成套装置和首台10m³液氦贮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主要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氦产品纯度和提取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打破了国外技术壁垒,对保障我国氦资源供应有重要意义,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9、新疆中泰煤化工项目批复
12月7日消息,近日,新疆中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资源化综合利用制甲醇升级示范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态环境厅批复。据悉,该项目位于吐鲁番市托克逊县同心工业园,占地83.15公顷,项目总投资599053万元,生产规模为年产精甲醇100万吨及副产品硫酸2.5万吨,氨水0.15万吨、工业氯化钠1.5万吨、芒硝0.3万吨。建设内容为空分装置(2*60000Nm³/h、装置采用液氧泵内压缩流程,空压机采用离心式压缩机电驱动)、气化装置、变换及净化装置、硫回收装置和甲醇装置,配套建设公辅工程、储运工程及环保工程等。该项目建设周期为20个月。
10、中科富海综合气体岛项目封顶
12月7日,北京中科富海低温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全资子公司中科富氦(中山)气体开发有限公司建设的综合气体岛项目封顶仪式在中山三角镇高平化工园区隆重举行。项目共分两期建设,一期主要包括50万方/年氦气分装和特气装置、400TPD液体空分装置与2000Nm³/h制氢装置。
11、杭氧股份子公司完善特种气体产品体系
12月8日,杭氧股份公告称,衢州杭氧特种气体有限公司进行增资扩股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截至挂牌公告期满,参与报价的A类、B类意向战略投资者各1名,经审计评估、竞争性谈判及协商,并经公司七届三十九次董事会审议通过,本次交易最终确定A类战略投资者——杭州原芯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以及B类战略投资者——杭州微同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和科改策源(重庆)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组成的联合体。杭氧股份同意原芯公司以其持有的浙江西亚特电子材料有限公司100%股权作价2.2亿元认缴杭氧特气新增873.9595万元注册资本,以其持有的杭州万达气体有限公司50.3%股权作价4,728.2万元认缴杭氧特气新增187.4038万元注册资本,增资价格为25.23元/元注册资本;同意杭州微同以货币2.09亿元认缴杭氧特气新增829万元注册资本,科改策源以货币4188.18万元认缴衢州杭氧特气新增166万元注册资本,增资价格为25.23元/元注册资本;同意杭州国佑资产运营有限公司通过不公开协议增资方式以货币4,995.54万元认缴杭氧特气新增198万元注册资本,增资价格为25.23元/元注册资本。
12、环派BOG提氦项目正式投产
12月10日消息,近日,环派新能源科技(连云港)有限公司300万立方米/天液化天然气BOG提氦成套装置一次性开车成功,氦气纯度99.9998%,设备稳定运行,目前已具备外销条件。本次依托正泰易达BOG气源的氦气提纯装置一期产能48万立方米/年,采用自有提氦技术。此次环派正泰易达提氦项目的成功投产标志着环派新能源具备大型提氦项目技术及建设能力。
13、西宁晶科氩气回收项目成功产气
12月16日,由上海联风总包EPC的西宁晶科氩气回收项目首次送气成功,成功解决了西宁单晶硅生产的最大成本——氩气。据悉,该套装置采用联风自主知识产权的第四代加氢除氧低温精馏除氮工艺,流程缩短,氩气纯度更高,尤其是氧氮等指标远低于国标,可延长坩锅使用寿命,相较于前几代氩回收技术,新技术的成本更低。
14、包钢液氧提纯项目启动
12月20日10点18分,由宝锐特气体有限公司投资在华北区域的首个项目包钢液氧提纯项目正式启动。宝锐特气体有限公司是由宝武清洁能源有限公司与浙江新锐空分设备有限公司共同投资组建的专业化气体公司,于2021年7月26日成立,宝武清洁能源有限公司持股61%,认缴出资12200万元人民币;浙江新锐空分设备有限公司持股39%,认缴出资7800万元人民币。
15、昊华气体在建项目12月竣工
昊华特种含氟电子气体建设项目计划于2022年12月竣工!该项目位于孟津区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属于省重点项目,总投资9.13亿元,总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新建或改造生产厂房及车间,建设生产装置及配套工程,新增年产三氟化氮3000吨、四氟化碳1000吨、六氟化钨600吨及其配套设施。该项目于2020年12月开工建设,计划2022年12月竣工。目前已完成项目总体进度的95%,计划年底前4600吨项目实现全面投产。
16、榆能化学空分装置进入单机试车
12月22日9时,陕西榆林能源集团陕西榆能化学材料有限公司煤制120万吨/年乙二醇一期40万吨/年煤制乙二醇项目合成气中心空分装置设备全面进入单机试车阶段,也意味着装置联调联试步入了实质性阶段。据悉,该项目空分装置采用法液空低温空气分离技术,为生产系统提供60000Nm³/h氧气、38000m³/h氮气以及仪表空气、工厂空气等,采用一拖二机组,将空气压缩后,经空气预冷、纯化、增压、膨胀制冷、换热、精馏等系统,通过精馏得到液氧、液氮产品,并经低温离心泵加压得到不同等级的氧气和氮气。
17、沈鼓中标宝丰能源6套11万空分压缩机组订单
12月27日消息,沈鼓集团中标全球单厂规模最大的煤制烯烃项目——宝丰能源260万吨/年煤制烯烃和配套40万吨/年植入绿氢耦合制烯烃项目6套11万空分压缩机组。宝丰能源260万吨/年煤制烯烃和配套40万吨/年植入绿氢耦合制烯烃项目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图克工业园区,项目总投资478亿,采用绿氢与现代煤化工协同生产工艺,烯烃总产能为300万吨/年,是目前为止全球单厂规模最大的煤制烯烃项目,也是全球唯一一个规模化用绿氢替代化石能源生产烯烃的项目。
18、湘渝盐化35000Nm³/h空分装置投产
12月28日,重庆湘渝盐化股份有限公司煤气化节能技术升级改造项目产业升级项目部35000Nm³/h空分装置顺利产出合格氧氮产品。项目投资15亿元在现有厂区南侧空地对现有煤气化装置进行升级改造,项目采用两台晋华炉,气化压力6.5MPaG,总气量为80000Nm³/h(CO+H2),取代现有的常压固定床气化。项目由中国五环工程有限公司EPCC总承包,新建磨煤制浆、空分、气化、变换、低温甲醇洗、液氮洗、氨合成、硫回收等装置,升级改造项目实施后合成氨总产能由20万吨/年增加至30万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