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2年2月底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受俄欧输气管道输气量急剧下降等能源供应危机影响,欧洲天然气价格呈现持续非理性上涨态势。8月26日,荷兰TTF天然气价格一度达到破纪录的350欧元/兆瓦时(约合26元/方)历史最高,虽然之后价格有所回落,但目前仍徘徊在120欧元/兆瓦时(约合9.6元/方)的高位,约是去年同期气价水平的两倍。
与欧洲国家天然气价格水平持续高位震荡相比,我国管制气门站价格自2018年实现居民与非居民门站价格并轨政策后,始终保持基本稳定(2019年增值税税率调整后有所下调),国内管制气门站价格上限最高的上海为2.45元/方(含税),新疆仅为1.24元/方(含税)。
国内管制气价格的“风平浪静”是否意味着欧洲天然气能源危机对我国影响不大?管制气价格的“绝对稳定”对我国天然气行业发展是好是坏?未来我国天然气市场化改革将何去何从?
隔岸观火,正处于“水深火热”的欧洲天然气能源危机,对我国有何影响?
首先,从天然气供应结构来看,根据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的《中国天然气发展报告(2022)》,2022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3690亿方(同比增长12.5%),其中国产气2076亿方(同比增长7.8%)、进口气1680亿方(同比增长19.9%),天然气进口依存度超过45%,达到历史新高。
我国进口气分为长协和现货两种,其中长协价格普遍与国际油价挂钩(约占进口气总量的80%)、现货LNG价格则随行就市(约占进口气总量的20%)。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1-9月我国进口气平均采购到岸成本为2.90元/方,同比增加1.10元/方(同比提高61%),1-9月进口气累计采购成本同比提高1230亿元,预计全年我国进口气采购成本同比增加额将超过1700亿元。
考虑到我国天然气进口依存度不断上升,并已深度融入全球天然气市场,未来受国际天然气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也只能会越来越大,在诸如欧洲天然气供应短缺等重大危机面前,我国无法做到独善其身。
居安思危,面对快速增长的国内用气需求与国际天然气市场价格的持续高位震荡,我国应如何应对?
从静态角度看,当前国产气产量能够满足超过一半以上的国内用气需求,国产气仍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保供“压舱石”作用。也就是说,国内开采成本相对较低的国产气资源,总体上是能够保障国内民生用气基本需求,这也是确保我国天然气能源安全的“底气”。
但从动态发展看,鉴于我国“富煤、贫油、少气”资源禀赋特征,我国能源消费一半以上还是要依靠煤炭资源,石油次之(约占20%),天然气较低(不足9%);与之对应,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较高(超过70%),天然气次之(超过45%),煤炭较小(约10%左右)。
考虑到未来我国天然气消费仍处于快速增长阶段,仅靠不足8%的国产气产量年均增速,将难以支撑我国两位数以上的天然气需求量增长。因此,深入推进国内天然气价格市场化改革,加大我国进口气引进力度,将是应对国际天然气市场变化、满足快速增长的国内用气需求、实现我国能源消费低碳转型的必然选择和必由之路。
深思熟虑,何为市场化?怎样利用市场化手段推动我国加大进口气资源引进力度?
所谓“市场化”,笔者认为可解释为“制度化的冲突解决机制”;也就是说,推进价格市场化就是要建立一套应对外部市场冲击、平衡国内供需关系的价格调整规则。当然,利用价格杠杆调节供需不一定就是涨价,而是在我国进口气平均采购成本的基础上,通过制定统一、客观、合理的调价规则,来实现天然气价格的有序动态调整。
这样做的好处:一方面是能够给予国内供气企业(特别是进口气供应商)一个稳定的预期,鼓励其签订天然气长期采购合同,规避短期现货市场波动带来供应中断和效益损失风险;另一方面,也有助于调动国内天然气供应积极性,促进形成国内供气主体多元化的市场竞争格局,为形成能够真实反映我国天然气供需状况的市场价格奠定基础。
此外,从天然气用户的角度来看,天然气降价不需要理由,但涨价一定要有个说法,尤其是在当前国内天然气供应相对集中的背景下,即使供气企业有充足的涨价理由(进口气采购成本上升等),也会引发社会对其成本上升原因的质疑。
综上所述,面对持续紧张的欧洲天然气能源危机,我国作为天然气进口大国无法做到“独善其身”,国内天然气能源发展在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保障民生用气稳定的情况下,还应更好发挥市场作用,通过市场化手段化解外部冲击。
当然,市场化绝对不是“一刀切”式的涨价,而是要建立起能够真实反映市场价值的、公开透明的价格联动机制,类似现行国内成品油定期调价机制一样,在满足既定条件后就该涨价涨价、该降价降价。为供需双方建立一个稳定市场预期,避免出现“局部理性而整体非理性”行为,有效利用价格杠杆调节天然气供需矛盾,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