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汽车销量一出,结果自然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最开心的当然是比亚迪,月销23万辆的成绩可谓一骑绝尘,把国内所有车企都远远甩在了身后。
即使把燃油车销量也算上,位列第二的吉利集团要想干掉比亚迪,也得再卖10万辆才行,更不用说那些明日黄花的传统品牌了。
蔚来、理想、极氪这些新品牌,也纷纷抓住了国补最后的小尾巴再创新高,大有群起围攻燃油车之势。
然而以往在燃油车领域一呼百应的BBA,却在新能源这边直接哑了火。
今年前11个月,宝马一通操作猛如虎。先是官降7万、随后直接“打骨折”,i3甚至顶着10万元的优惠,这才换来了今年4万多台的新能源销量,还不到自家燃油车的零头。
隔壁奔驰,更是来了一把前所未有的骚操作。
在第4次召回电驱动模块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的EQC之后,深陷口碑泥潭的奔驰,做出了一个勇敢的决定:
针对EQ系列发动史上最大幅度的官降,最高可达23.76万元。
要知道,即使是2018年调整关税的时候,奔驰最高的降幅也不过13.5万元。如此“大放血”,也说明今年仅卖出3.5万台新能源车的奔驰,是真的急了。
宝马奔驰惨归惨,至少靠着能免税的插混车型,相比去年同期还是增长的状态。
但奥迪可就没那么幸运了:南北奥迪加在一起,全年4位数的销量相比去年也几近腰斩,还没有极狐卖得多,降价都救不回来。
那么,到底是什么让BBA沦落至此?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降价大法”,又为什么失灵了?
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聊一聊。
买BBA,到底买的是什么?
“你得研究业主的购物心理,愿意掏两千美金买房的业主,根本不在乎再多掏两千。什么叫成功人士你知道吗?成功人士就是买什么东西,都买最贵的,不买最好的!”
“不求最好,但求最贵”的台词配上李诚儒老师的夸张演绎,不仅成就了电影《大腕》,也成了那些年房地产行业扶摇直上的真实写照。
这背后的道理,正是应验了100多年的凡勃伦效应在作祟。
简单来说,就是人们在买一件看起来很贵的东西的时候,无论它本身的价值是多少,只要它能彰显购买者的身份,那么价格越高,越容易引发哄抢式的购买。
最典型的,就好比货架上的名牌箱包和珠宝腕表。有些经典款甚至能胜过黄金,成为“黑市硬通货”。
不太典型的,像是一年一度的巴菲特午餐,就从2万美元的价格一路上扬。2022年和股神吃的最后一顿饭甚至拍出了1900万美元的天价,价格翻了快1000倍!
换句话说,人们买的并不仅仅是物质上的享受,还有社会心理上的满足。
就连碰瓷团伙,作案的时候也往往更倾向于找豪华品牌“以小博大”,只因豪车车主更容易揩出油水,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图片。
但豪华品牌之所以能称之为豪华品牌,可不仅仅是因为其华丽的内饰和昂贵的价格。再华贵的首饰盒,只要里面装的是弹球,也不可能会有人用钻戒的价格把它买走。
能够支撑品牌溢价的,只能是深厚的技术储备。
身为汽车发明者的奔驰,在超过百年的历史中,就发明过无数沿用至今的黑科技。
像是机械增压、8速手动/9速自动变速箱、氙气大灯、座椅通风/按摩、双层玻璃、夜视系统、主动悬架控制系统等等,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顶级豪华车型的专属。
目前几乎所有厂商都在宣传的ACC自适应巡航、车道偏离预警、语音识别等功能,也都是奔驰在上世纪90年代“玩剩下”的产物,领先了整整20多年。更不用说间接挽救了千万人生命的ABS防抱死系统和ESC车身电子稳定控制系统了。
就连内饰无比“简陋”的特斯拉,在业内人士眼里也是不折不扣的豪华品牌。
毕竟特斯拉三电、电子电气架构、智能驾驶技术上的领先优势实在是太大了,甚至大到了能用“科技定义豪华”的地步。
无论是BBA还是特斯拉,这些新鲜科技总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从旗舰车型逐步下放到入门车型上,从而让豪华品牌拥有了远超普通品牌的溢价能力。
再加上“开宝马、坐奔驰”等深入人心的营销,把购买豪华品牌和人生成功绑定在了一起。能掏得出这么多钱的人,往往也更加符合传统意义上的成功人士。
于是乎,一个完美的商业闭环形成了——因为买好车的人都是成功人士,所以买好车就会成为成功人士……图片
这个公式稳定延续了一百多年,直到电气化浪潮席卷而来。
时代变了,玩法也变了?
我们必须要承认的是,在燃油车时代,BBA们凭借着独步武林的先进技术,获得了很长时间的“版本红利”,也吃到了10%-20%的超高利润率。
但在电气化时代,BBA们发现,以前那一套玩法玩不转了。
这是为什么?我们用雷克萨斯、英菲尼迪和讴歌来举个例子。
这3家同为上世纪80年代进军北美市场的日系豪华品牌,都在全球打出了自己的名声,销量也都还不错。英菲尼迪和讴歌甚至还在国内找到了合资伙伴,准备大显身手。
但近年来,这三家的境遇可谓是冰火两重天。
那边厢,只采用进口方式卖车的雷克萨斯在国内实现了连续17年增长,甚至还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只好“被迫”加价卖车,订车也要等好几个月;
这边厢,苦苦支撑的英菲尼迪即使靠着7-8折的优惠力度,2022年也只有4位数的销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更不用说打骨折也救不了、只能退市收场的讴歌了。
从技术角度来看,这很好理解。
雷克萨斯手握独一无二的混动技术和最顶级的10AT变速箱,完全有得吹,加上进口车的身份和免费保养的售后政策,也更容易获得车主们的认可。
但英菲尼迪和讴歌在国产之后却没有任何令人眼前一亮的技术,就连发动机都在吃十年前的老本。因为卖不出去,所以只能降价求生。
但也正是降价,引发了又一个“完美”的商业闭环,彻底毁了英菲尼迪和讴歌。
这也就是凡勃伦效应的后半句:一旦某种奢侈性消费不再能撑得起自身的B格,来了一波大促销,不仅不会增加销量,反而会流失原本的老车主。
豪华品牌的新能源车,也完全符合这一规律。
社长在1年前走进奔驰EQ展厅的时候,对一位销售朋友说的话印象很深。他说,EQC首先是一台奔驰,然后才是一台电动车。所以巴拉巴拉……
或许奔驰的造车底蕴、以往的科技足以让这位销售朋友感到自豪,这也是职业素养的体现。但……如果没有任何技术创新的话,为什么要买一台BBA的入门级新能源车呢?
最终的结局就是EQC无人问津,优惠从最早的三五万到现在的15万,只能以比GLC还低的价格降价处理。
而更悲剧的是,即使旗舰级的奔驰EQS通过极低的风阻系数和极高的驱动效率做到了800+km的续航,奔驰依然无法得到大多数新能源用户的认可。
在燃油车时代,想要获得更新鲜、更舒适的体验,必须依赖于车企在硬件上的工程能力。这也是豪华最初的定义。
但在电气化时代,无论是“可见即可说”的语音控制、能在车里看电视/打游戏/K歌/午休的智能座舱、还是在未来解放驾驶员的无人驾驶,豪华所带来的体验感,正在被智能化所取代。
这时,BBA们以往行之有效的营销手段,在降维打击之下全部失效了!
就比如宝马i3,即使是“踩一捧一”地对比特斯拉Model 3和小鹏P7,也无法在销量上获得绝对优势。对比燃油版3系、想从燃油车用户进行转化,更是难上加难。
经销商在背负“负激励”的前提下,才不得不使出赔本赚吆喝的老办法,给宝马i3来了个接近10万元的“非官方降价”。不然,非砸在手里不可。
不过相比宝马,奔驰肯定是懂降价的。
在引发舆论危机之前,奔驰先行一步给EQ系列来了个全系官降,并且还根据发票价给老车主退还了差额,狠狠地赚了一波好感。
但这就犹如抱薪救火,降价清仓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被迫降价的BBA,还有未来吗?
豪华品牌的电动车,到底应该值多少钱?面对这个问题,或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答案。
但买了车的车主们,已经用真金白银投出了自己的选票。
真实的答案,是0溢价。
在北美,一台高配奔驰EQS 580 4 Matic的售价约为12.5万美元。加上15%关税、13%增值税以及一部分运输费用之后,差不多是120万元人民币。
这一价格,和车主到店能谈下来的最低售价几乎别无二致!
反观隔壁的奔驰G500,在算上税费之后奔驰依然“血赚”50万起,而且还能“一鱼两吃”,造车、卖车两头挣。
这也就意味着,电气化时代的奔驰,哪怕是最顶级的旗舰级车型,也已经和燃油车时代的品牌溢价彻底无缘。
此时此刻的BBA们,正在面临两难的境地。
一边是当下,凭借着现有的技术实力和产业规模,依然能依靠燃油车、或者过度期的混动车型,获得一直以来的高额利润;
此时选择all in电气化,不仅要面临高昂的研发费用,就连纯电工厂的花费都需要数十亿计,全都是不利于短期的长期投资行为。
另一边则是未来,电气化的趋势已经不可避免。如果再不加大投入,在燃油车时代领跑的优势必然会荡然无存。
在看到电气化趋势将会动摇自己的基本盘时,BBA终于知道急了。
12月8日,宝马集团宣布:要向着“电动化、数字化、循环减碳”的未来笃定前行,明年会在国内提供多达11款纯电车型,其中包括劳斯莱斯闪灵和纯电MINI。
而目前已有12款新能源车型在售的奔驰,也和宝马一样,提出了要在2030年之前实现全面电气化,其中50%为插电混动,50%为纯电。
这两位百年“冤家”,也再次不约而同地站到了同一起跑线上,为着同一个终点努力。
但可惜的是,2022年终于意识到要全面发力的BBA,已经落后这个时代至少5年了。
写在最后
不可否认的是,目前BBA在全球乃至中国依然有着非常坚实的基本盘。对于没有长期持有豪华品牌的人来说,BBA也有着莫大的吸引力。
但长远来看,BBA依然更像是硬件工程能力主导的“工程师思维”,有很强的技术研发能力,却很难深入底层逻辑,带着“用户思维”去思考如何提升用户体验。
被硬件思维掣肘、无法天马行空地发挥想象力,或许会成为BBA在电气化和智能化时代最大的硬伤。
放弃在原有赛道永远领先的幻想,接受换道竞争的残酷,是BBA们在未来必须要面对的事实。
不过社长倒是觉得,对BBA来说,更好的方案或许是适当放权给国内的产品和研发部门,放低姿态,去倾听来自用户的声音。
毕竟这里和50年前的德国一样,有着全球最领先的汽车产业链;
而且作为消费层次最丰富的全球第一大汽车消费市场,也有着适合新能源百花齐放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