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采购

发产品

  • 发布供应
  • 管理供应

年终至供需改善 煤炭价格承压

   2022-12-23 大化工0
导读

核心提示:11月份,我国国民经济顶住国内外多重超预期压力,经济景气水平虽总体有所回落,但仍保持恢复态势,总体运行在合理区间。2023年是全面贯彻

核心提示:

11月份,我国国民经济顶住国内外多重超预期压力,经济景气水平虽总体有所回落,但仍保持恢复态势,总体运行在合理区间。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中央政治局会议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均提出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在已落地的降准政策之外,宏观政策仍将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等多方面发力,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为做好今冬保暖保供工作,原煤生产企业持续加大增产增供力度。11月份,生产原煤3.9亿吨,同比增长3.1%,原煤生产增速加快,日均产量1304万吨,较上月大幅提高110万吨。当前,煤矿生产及运输流转的制约因素已开始减弱,后期煤炭市场的供需衔接将迎来修复性改善。

11月我国进口煤炭3231.3万吨,同比下降7.8%,环比增长10.7%。进入12月,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持续攀升,煤炭进口成本下降,国内电企对进口煤的招标继续活跃。但在国内煤炭生产不断放量的背景下,12月进口量同环比均增的可能性并不大,预计我国2022年进口煤总量将达不到2021年3.2亿吨水平。

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2021年下半年至今,国内煤炭供需偏紧格局持续,2023年在经济重启加速的背景下,煤炭下游消费预计将保持较高增长,煤炭保供工作压力仍存。另一方面,煤炭本质上是高碳能源,实现低碳化利用需要依靠科技进步,着力推进煤炭安全、高效、绿色、智能化开采,清洁、高效、低碳、集约化利用。

冬至节气在即,冷空气活动频繁,下游电厂日耗有所提升,但电厂库存可用天数维持在安全区间,电煤补库压力较往年明显缓解。当前国民经济保持恢复态势,但市场活力全面恢复尚需时日,工业用电需求阶段性偏弱,将部分对冲寒潮降温对电煤消费的拉动效应。在需求端未有明显增量的情况下,煤炭市场价格将继续承压,延续稳中偏弱态势。

11月煤炭市场运行情况:煤炭供应加速,煤炭市场价格承压

1、原煤生产加速,日均产量突破1300万吨

为做好今冬保暖保供工作,原煤生产企业持续加大增产增供力度。11月份,生产原煤3.9亿吨,同比增长3.1%,增速比上月加快1.9个百分点,原煤生产增速加快,日均产量1304万吨,较上月大幅提高110万吨。1—11月份,生产原煤40.9亿吨,同比增长9.7%。

图1 2019—2022年月度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
  
图2 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增速月度走势
  

2、煤炭进口量环比增加,全年进口量难达去年水平

11月份,我国进口煤炭3231.3万吨,较去年同期的3505.2万吨减少273.9万吨,同比下降7.8%,上月为增长9.0%;较10月份的2918.2万吨增加313.1万吨,环比增长10.7%。11月份煤炭进口额为434100万美元,同比降26.0%,环比增17.0%。今年1—11月份,全国共进口煤炭26241.1万吨,同比下降10.1%,降幅较前10月收窄0.4个百分点;累计进口金额3843570万美元,同比增长24.9%。

图3 2019—2022年煤炭月度进口量
  

11月下旬,全球动力煤价格普遍回涨,欧洲、南非、美国、哥伦比亚、澳大利亚动力煤价格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印尼低卡煤价格降、高卡煤价格涨。12月2日,欧盟成员国就对俄原油出口设置价格上限达成协议,以美国为首的七国集团(G7)和澳大利亚当日也联合声明,决定将价格上限设定为每桶60美元。国际能源市场争端不断,全球动力煤现货市场则大体沿袭了11月下旬以来的走势,价格继续普遍上涨,12月中旬涨势有所走弱。洲际交易所(ICE)交易的纽卡斯尔煤炭期货(Newcastle coal futures)合约价格再度波动上涨到每吨400美元以上,12月6日交易报收价达到408.8美元/吨。

受印度削减蒸汽电厂产能计划等因素影响,12月印尼动力煤标杆参考价(HBA)281.48美元/吨,较11月份的308.2美元/吨下降26.72美元/吨,降幅8.67%,降至7个月以来新低,较上年同期的159.79美元/吨上涨76.16%。进入12月,随着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持续攀升,煤炭进口成本下降,提振终端进口煤采购意愿。国内电企对进口煤的招标继续活跃,即期煤需求向好,货源偏紧,印尼动力煤价格上行。在国内煤炭生产不断放量的背景下,后期预计电厂将以按需采购为主,12月进口量同环比均增的可能性并不大。从目前的累计进口量和国内煤炭下游需求情况来看,我国今年进口煤总量将达不到2021年3.2亿吨水平。

图4 国际煤炭现货价格
  

3、电力生产增速放缓,火电同比增速回落

11月份,电力生产增速有所放缓,发电666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1%,增速比上月放缓1.2个百分点,日均发电222.2亿千瓦时。1—11月份,发电7.6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1%。分品种看,11月份,火电、风电、太阳能发电增速回落,水电降幅收窄,核电增速加快。其中,火电同比增长1.4%,增速比上月放缓1.8个百分点;风电增长5.7%,增速比上月回落13.5个百分点;太阳能发电同比持平,增速比上月回落24.7个百分点;水电下降14.2%,降幅比上月收窄3.5个百分点;核电增长11.1%,增速比上月加快3.7个百分点。

11月份,全社会用电量682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4%。其中,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分别为88亿千瓦时、4789亿千瓦时、1097亿千瓦时、854亿千瓦时。1—11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7858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分别同比增长9.7%、1.5%、4.1%、12.0%。

图5 工业增加值与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变化情况
 

4、货物运输持续保持高位,大秦线运输秩序有序恢复

11月,国铁集团继续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铁路运输,货物运输持续保持高位运行,全力保障国计民生重点物资运输。1至11月,国家铁路累计发送货物35.71亿吨,同比增加1.8亿吨、增长5.2%。今年以来,全国铁路充分发挥西煤东运、北煤南运、疆煤外运主要通道作用,大力开行万吨列车,畅通铁路与公路、港口等其他运输方式衔接,电煤保供成效显著。1至11月份,国家铁路完成煤炭运量19.1亿吨,同比增加1.43亿吨、增长8.1%,其中电煤运量13.5亿吨,同比增加1.6亿吨、增长13.2%,均创历史最好水平。截至11月底,全国363家铁路直供电厂存煤7500万吨,同比增长9.2%,平均可耗天数29.4天,同比增加3.8天,保持较高水平。

11月,大秦线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运输组织,在各方努力下,运输秩序有序恢复,日运量逐步回升。全月完成货物运输量2290万吨,同比减少39.99%。日均运量76.33万吨,环比增长26.60%。大秦线日均开行重车60列。今年1—11月,大秦线累计完成货物运输量36072万吨,同比减少5.43%。

大秦线运力恢复明显,环渤海主要港口调入提升至180万吨左右,调出延续低位,库存持续上涨,12月1日环渤海9港库存突破2300万吨,达2324.8万吨。随后,寒潮天气来袭,终端用户耗用得到一定提升,询货采购积极性有所增加;环渤海主要港口进出作业相对均衡,库存虽有波动但仍维持相对高位。12月16日,环渤海9港库存合计超过2204.6万吨,略高于去年同期。

图6 北方九港库存合计年度对比
  

5、沿海煤炭运价反弹后下行,整体位于相对低位

11月下旬,产地煤价连续下调压低发运到港成本线,北方港市场煤炭价格降幅有所扩大,下游电厂长协发运稳定,日耗压力偏低。海运煤炭市场商谈氛围维持偏淡表现,货盘释放较少,沿海煤炭运价下行。11月底,寒潮天气来袭,带动煤炭日耗小幅提升,存煤可用天数呈下降趋势。需求回升带动终端寻货积极性增加,北上派船有所增多,环渤海港口锚地船舶数量回升至120艘左右,叠加短时大风封航影响,船舶周转放缓,沿海煤炭运价低位小幅反弹,但月末在行情因素作用下,运价反弹情况不及预期。本月中旬以来,北方港锚地船舶数量增多,运力供应增强,终端下水需求一般,加之近期国际海运市场呈现震荡态势,船东报价支撑不足,沿海煤炭运价重回下行走势。12月19日,海运煤炭运价指数OCFI报收于846.09点,处于近年来低位。

11月22日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报收于近期低点1149点后,在海岬型船和巴拿马型船运价指数上涨带动下重回上升通道,11月30日上涨28点,至1355点,触及11月11日以来高点。12月16日,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上涨32点,至1560点,当周累计上涨12.6%,为自9月23日以来最大涨幅。

图7 海运煤炭运价指数(OCFI)
  
图8 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BDI)
  

6、疫情防控持续优化,煤炭供应平稳

近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全国疫情防控措施迎来进一步优化。晋陕蒙主产区煤矿开工率呈恢复性上行,煤炭产量下降、运输受阻状况得到明显改善,货源向下游消费端转移效率加快,煤炭供应形势将逐步趋向常态化。据调度数据,12月1—15日,全国煤炭产量1.9亿吨,日均产量1251万吨,全国统调电厂电煤库存1.76亿吨、可用24天,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温暖过冬提供了坚实可靠保障。

7、寒潮天气影响有限,煤炭市场价格承压

11月下旬,我国大部分地区迎来寒潮天气,气温普遍下降10摄氏度左右,带动煤炭日耗小幅提升,存煤可用天数呈下降趋势。在需求回升带动下,环渤海港口煤炭价格止跌反弹,但寒潮对北方地区影响较大,对南方影响较小,终端需求释放有限,仍以消库为主,煤价反弹受限。进入12月中旬,一方面,随着产能释放加快,主产地产量不断增加,而非电企业因临近年底开工率提升缓慢,水泥厂当前开工率仅40%左右,需求相对疲软,坑口价上涨时间进一步被压缩;另一方面,终端电厂库存高位去库,日耗虽季节性回升,但长协充裕,市场煤采购量稀少,同时临近年底,在需求持续偏弱背景下,贸易商出货意愿提升,报价松动,港口价承压小幅下行。19日环渤海港口市场5500大卡、5000大卡、4500大卡分别报价1330~1360元/吨、1150~1170元/吨、990~1010元/吨。

图9 中国电煤采购价格指数(CECI采购经理人指数)
  

煤炭后市展望:宏观政策调整,煤炭价格稳中偏弱

1、宏观政策调整,经济延续恢复态势

11月经济数据整体低于市场预期,反映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工业增加值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大幅下滑;中国采购经理指数回落,其中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制造业PMI)、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非制造业PMI)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48.0%、46.7%和47.1%,低于上月1.2、2.0和1.9个百分点,我国经济景气水平总体有所回落。

11月底至今宏观政策开始转向,一是防疫政策优化调整,不断提升防控的科学性、精准性,有利于畅通经济循环、促进市场需求恢复;二是房地产融资三支箭齐发,虽然从融资放松到房地产投资筑底回升仍需时间,但房地产产业链有望趋势性好转。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中央政治局会议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均提出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在已落地的降准政策之外,宏观政策仍将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等多方面发力,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图10 中国制造业PMI
  

2、深化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确保能源安全保供

随着北方地区陆续进入冬季供暖季,能源需求大幅攀升。当前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各有关方面充分发挥煤电油气运保障工作部际协调机制作用,全力加强统筹协调,提前做好各项工作,推动能源保供稳价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方面持续深化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做实做细保暖保供各项工作。一是确保能源安全保供。进一步挖掘在产煤矿扩能增产潜力,指导产煤省区和煤炭生产企业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保持稳定生产,确保煤炭供应平稳。二是确保群众温暖过冬。健全煤炭、天然气、电力多能互补的综合应急调度机制,强化调度安排,着力提高能源顶峰能力。三是确保经济社会发展用能需求。组织做好电煤、电力中长期合同签约履约工作,指导督促供需企业抓紧衔接资源、签订合同,切实保障今冬明春煤炭电力供应平稳和价格稳定。多措并举,切实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合理用能需求。

3、优化煤炭产运结构,推进煤矿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12月15—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指出,加强重要能源、矿产资源国内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提升国家战略物资储备保障能力。而近期发布的《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提出,优化煤炭产运结构,推进煤矿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优化建设蒙西、蒙东、陕北、山西、新疆五大煤炭供应保障基地,提高煤炭铁路运输能力。

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2021年下半年至今,国内煤炭供需偏紧格局持续,2023年经济重启加速背景下,煤炭下游消费预计将保持较高增长,煤炭保供工作压力仍存。另一方面,煤炭本质上是高碳能源,实现低碳化利用需要依靠科技进步,着力推进煤炭安全、高效、绿色、智能化开采,清洁、高效、低碳、集约化利用,统筹做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这篇大文章。

4、元旦将至,煤炭市场价格稳中偏弱

当前,煤矿生产及运输流转的制约因素已开始减弱,后期煤炭市场的供需衔接将迎来修复性改善。而临近年底,主产地大部分煤矿已完成全年生产计划,部分煤矿开始停产检修,短期内煤炭供应面临收缩。进入2023年1月,新的生产周期开始,各煤矿生产积极性将提升,加之增产保供政策持续发力,预计国内煤炭供应将逐步回归高位。

另一方面,冬至节气在即,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频繁,大部地区平均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低,下游电厂日耗有所提升,电煤消耗加快,后续采购需求或有所释放。但电厂库存可用天数维持在安全区间,同时在长协货源稳定保障及进口煤到岸补库的情况下,电厂库存整体消耗有限,电煤补库压力较往年明显缓解。

当前国民经济保持恢复态势,但市场活力全面恢复尚需时日,预计短期内工业用电增速将较为缓慢。工业用电需求阶段性偏弱,将部分对冲寒潮降温对电煤消费的拉动效应,沿海电厂日耗增量受限,观望心态明显,对高价市场煤的采购意愿不高。在需求端未有明显增量的情况下,煤炭市场难有明显起色,煤炭市场价格将继续承压,延续稳中偏弱态势。

(本报告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电联官网、中国煤炭市场网、WIND、煤炭江湖)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大化工原创作品,作者: 大化工。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kongfen.org.cn/news/show-29007.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入驻

企业入驻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权

入驻热线:

请手机扫码访问

客服

客服热线:

小程序

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产品

为您提供专业帮买咨询服务

请用微信扫码

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收获商机

微信扫码关注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