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世锦:减碳与增长的矛盾是绿色转型中的最大挑战

   2022-12-22 大化工1250
核心提示:在12月20日举行的2023《财经》可持续发展高峰论坛上,多位专家就推进减碳与绿色转型、构建绿色金融体系建言。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

在12月20日举行的2023《财经》可持续发展高峰论坛上,多位专家就推进减碳与绿色转型、构建绿色金融体系建言。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在发言中表示,减碳与增长的矛盾是绿色转型中的最大挑战。如何在保持较高增速的同时稳住、降低碳排放以至实现碳中和目标,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

刘世锦认为,中国应该、也必须走一条“增量优先、以新代旧、激励创新、市场驱动”的转型之路。在他看来,减碳类型可以分为三种,衰退型减碳、增效型减碳与创新型减碳。

刘世锦提出“创新型碳替减”概念——依托绿色技术替代而相对减少的碳排放。创新型碳替减在减碳的同时实现增长,把二者的冲突关系转化为协同关系。能源增量部分的碳替减可以降低全局的碳排放强度,存量部分的碳替减可以降低全局的碳排放总量。

“碳替减是实现碳排放‘双控’的重要抓手。”刘世锦认为,因此应该加快制定以碳排放“双控”为目标、减碳与增长双赢的五年规划和远景规划。

他同时建议实施进取型的减碳战略。该种战略有三大支柱体系。第一个支柱是建立全方位支持绿色技术的创新型碳替减市场;第二个支柱是形成区域自主减排责任体系;第三个支柱是加快以碳核算、碳账户为重点的绿色微观基础设施建设。

“我们需要两个创新,一个是技术创新,一个是制度和政策创新。在绿色创新方面,应该鼓励地方经济基层、企业和个人充分发挥积极性、创造性,通过积极探索,找到有创意、可落地、能管用的政策和做法。”刘世锦表示。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自“十三五”规划将“构建绿色金融体系”提升到国家战略以来,中国不断推进绿色金融体系建设,发挥绿色金融服务于绿色经济发展的职能。

在这一过程中,绿色交易所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如何才能更好地发挥交易、融资与支持作用?

“积极发展绿色投融资等绿色相关服务,助力企业实现双碳目标,是北京绿色交易所的重要任务和使命。”北京绿色交易所董事长王乃祥表示。

北京绿色交易所于2008年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是气候司备案的国家自愿减排交易机构、北京市政府指定的碳交易试点交易平台,成立十四年来已经发展为国内领先的环境权益交易平台之一。

2021年11月,《国务院关于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推动北京绿色交易所在承担全国自愿减排等碳交易中心功能的基础上,升级为面向全球的国家级绿色交易所,建设绿色金融和可持续金融中心。”

据王乃祥介绍,北京绿色交易所一直在持续完善碳定价、碳量化和碳金融等方面的核心能力,服务社会低碳转型、助力经济绿色发展。

其中,在碳定价方面,北京绿色交易所作为重要的碳定价中心,2013年以来已经顺利支撑北京市完成了9个年度的履约交易,北京市碳配额成交量和成交价格一直稳居全国前列。北京绿色交易所正在积极推进建设全国自愿减排交易中心。全国CCER注册登记系统和交易系统已经开发建设完成,符合条件的绿色项目产生的减排量可以通过北京绿色交易所进行集中交易。今年11月份,北京绿色交易所还引入了碳排放的竞价机制,收到良好效果。

在碳量化方面,北京绿色交易所十多年来一直在推进自愿减排标准与方法学、碳核算方法和减排算法开发,开发备案了两个国家CCER方法学,还开发建设了企业碳账户和绿色项目库系统,可以实现企业碳排放的自动核算和动态监测,同时引入碳排放表现评价、绿色分类等级评价和ESG评价等多维度绿色评价体系。

在碳金融方面,北京绿色交易所一直在积极参与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建设,接下来,将依托企业碳账户体系和绿色项目库平台,帮助企业开展碳核算、绿色评价和环境信息披露,在此基础上打通与绿色金融的对接渠道,更好地服务企业的绿色投融资和低碳发展。

“未来,北京绿色交易所将持续深化绿色定价、绿色量化和绿色资金配置三大核心能力,为加快推进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加快实体经济绿色复苏不断贡献平台力量。”王乃祥称。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鲁ICP备120157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