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数月争论,欧盟终于就天然气价格上限达成一致。
12月19日,欧盟各国在布鲁塞尔举行的欧盟能源部长会议上同意,将天然气价格上限定在每兆瓦时180欧元,限价自2023年2月15日开始实施。一旦气价过高触发价格干预,可持续至少20个工作日;反之,如果气价连续三个工作日低于每兆瓦时180欧元,价格干预将自动停用。
协议的达成,与在关键时刻转换态度投下赞成票的德国关系巨大。但分歧意见仍在,匈牙利投票反对,荷兰和奥地利则投出弃权票,两国担心这会扰乱欧洲的能源市场,危及欧洲的能源安全。
此事一出,引发国际社会强烈关注。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回应称:这是对市场定价过程的破坏,是对市场进程的违反。任何“上限”的提法都是不可接受的。莫斯科需要时间准备应对新制裁,但反之措施肯定会出的。
上限条件降低约三成
据欧盟理事会轮值主席国捷克共和国的工业部长乔泽夫·西克拉介绍,根据协议,当欧洲天然气交易中心荷兰产权转移设施(TTF)即月交易的天然气价格,连续三天超过188欧元/兆瓦时(约合人民币13.96元/立方米),并在同一时期较全球液化天然气(LNG)现货参考价高出35欧元/兆瓦时(约合人民币2.49元/立方米)的情况下,价格上限将被触发。
当天然气价格上限被触发时,即月、三个月和一年期交付的TTF天然气合约,将不被允许以高于参考LNG价格35欧元/兆瓦时的水平进行交易。
根了解,欧盟将从明年2月15日开始实施所谓的天然气市场纠正机制,为期一年。这项临时措施旨在防止价格出现极端波动。
捷克工业部长表示,该价格上限不是固定的,而是动态的。
据大宗资讯机构ICIS报道,上限触发后将动态调整,有效期至少为20天,超过“动态竞价上限”的交易将不被允许。例如,LNG价格降至143欧元/兆瓦时以下,价格上限将保持在178欧元/兆瓦时(约合人民币13.2元/立方米)。
上述消息公布后,TTF天然气即月期货结算价跌近9%,报107欧元/兆瓦时(约合人民币7.93元/立方米)。这一价格较今年8月26日的高位跌68.5%,较2020年同期16.95欧元/兆瓦时的水平仍高出5.3倍。
需要注意的是,此次决定的天然气价格上限,较此前欧盟委员会提议的水平降低约三成,此前定价275欧元/兆瓦时被认为触发条件很苛刻。
11月22日,欧盟委员会提议,当即月TTF结算价在两周内超过275欧元/兆瓦时(约合人民币20.28元/立方米),且该价格比LNG参考价格在连续10个交易日内高出58欧元/兆瓦时,对天然气价格设置275欧元/兆瓦时的上限。
这一价格被认为设定的太高,或难以触发限价机制,因此招致很多反对意见。有欧盟外交官表示,他们原本预计最低限额在每兆瓦时150-180欧元(约合人民币10.65-12.78元/立方米)左右,并在一年内多次启动上限,“否则,我们将在纸面上设定一个实际上永远不会生效的上限。”
仍有多方不满
天然气上限协议的达成,解决了俄乌危机以来欧盟在能源政策方面的一个主要争议。
此前,由欧洲第一大经济体德国,以及荷兰和丹麦牵头的国家呼吁谨慎行事,避免过度干预市场。而比利时、意大利、希腊和波兰等国则希望以更激进的工具来遏制天然气价格。
从投票结果来看,此次天然气上限调整后,此前持不同意见的国家最终都选择了同意。
德国总理朔尔茨此前曾表示,价格降低可能会使生产商将天然气出售到其他地区,减少对欧洲的供应。德国之所以最终同意了限价,前提是各方同意若欧盟面临天然气短缺或天然气需求激增等情况时,将暂停价格上限。
而反对方来看,奥地利和荷兰弃权,只有匈牙利继续投票反对。
匈牙利外长西雅尔多表示,匈牙利仍不支持对天然气价格设置上限,这种对市场的干预或将导致欧洲能源短缺问题进一步加剧。
此外,欧盟这一项举措,也引发了俄国及诸多机构的不满。
据俄新社报道,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表示:“这违反了市场定价,侵犯了市场程序,任何提到价格上限的说法都是不可接受的。”
TTF天然气合约运营商洲际交易所(ICE)市场运营商也警告称,如果欧盟同意对TTF天然气价格设置上限,它将考虑将其天然气交易中心迁至欧盟以外地区。
ICE还表示,担心TTF价格上限将对市场的稳定造成破坏,以及对金融市场的稳定性构成风险。该机构将评估是否能继续公平有序地运营荷兰TTF天然气枢纽交易市场。
目前,虽然限价已初步达成,尽管今年冬天之前欧盟各国成功地填满了储气库,但欧洲的能源危机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事实上,明年冬天欧洲的情况可能会更糟,届时俄罗斯的管道天然气供应将减少更多。根据国际能源署最近的一份报告,如果俄罗斯的天然气供应降至零,而中国的液化天然气需求反弹至2021年的水平,则欧盟2023年的天然气供需缺口可能达到270亿立方米。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的欧洲经济智库Bruegel的估计,欧洲家庭和企业的总能源成本已经增加了1.06万亿美元(1万亿欧元)。如果欧洲各国政府除了提供财政支持之外什么都不做,并且如果他们支付价格上涨,那么这笔款项将占欧盟年度GDP的6%。
对于欧盟来说,在出台了“伤敌一千”的限价政策后,很难做到不“自损八百”。面对这样的困境,欧盟的政治家们仍需要绞尽脑汁寻求新的解题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