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柴油荒略有缓解

   2022-12-06 互联网中国空分网1050
核心提示:今年以来,全球柴油短缺问题有愈演愈烈之势,多地出现柴油供应不足,价格也有不同程度的上涨。由于柴油多用于重型汽车和农业机械,其价格上涨波及物流行业和农业,引发了下游行业对于柴油荒的担忧。目前,这一问题已经有所缓解,但随着欧盟禁令生效,柴油后市

今年以来,全球柴油短缺问题有愈演愈烈之势,多地出现柴油供应不足,价格也有不同程度的上涨。由于柴油多用于重型汽车和农业机械,其价格上涨波及物流行业和农业,引发了下游行业对于柴油荒的担忧。目前,这一问题已经有所缓解,但随着欧盟禁令生效,柴油后市如何发展仍需观察。

 

欧美柴油价格已有回调

 

今年以来,全球柴油价格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其中,以欧美柴油的价格提升最为明显。高企的柴油价格走势与原油价格走势背离,造成了柴油与原油的价差也处于高位。

 

根据美国汽车协会和石油价格信息服务网站的数据,美国汽油价格今年累计上涨了约14%,但同期柴油价格上涨了约50%,一度在10月到达每加仑5.35美元的高位。不过,美国能源信息署(EIA)最新数据显示,1115日至21日当周,美国公路用柴油价格回调至每加仑5.23美元。在欧洲,德国、法国同期柴油价格均为1.91欧元/升。

 

虽然欧美柴油价格目前仍处于高位,但与10月的价格相比已有小幅下滑。1115日至21日当周,美国柴油价格连续两周下滑,降幅接近3%;德国的柴油价格比10月同期降低了10.75%

 

与飙高的柴油价格相比,国际油价从今年6月中旬后就已经转入跌势。今年10月以来,纽约原油期货价格维持在90美元/桶,到11月末,更是跌破80美元/桶,几乎回到今年1月的局面。这导致柴油相对原油的溢价达到高点。根据EIA的数据,10月运往纽约港的柴油批发价格较原油的溢价已经达到了创纪录水平。国际能源署(IEA)介绍,10月全球柴油价格和裂解价差分别比去年同期高出70%425%。相比之下,布伦特原油价格同期仅上涨了11%

 

除美国和欧洲外,南非和韩国也有柴油荒的报道。由于南非柴油发电较发达,该国已提出限电令。韩国的柴油短缺则引发了物流行业的大罢工。

 

供需关系是柴油荒主因

 

从目前的市场情况看,供需关系是造成今年柴油高价的最主要因素。

 

从供应方面看,欧美柴油供应仍处于偏紧状态。自2020年夏季开始,疫情造成需求锐减,叠加低碳政策出台,导致全球各大炼油企业加速关停炼厂,全球炼能整体下滑。市场人士统计,2020年至2022年中,全球每天有380万桶原油一次加工产能关闭。关停的炼厂和投资普遍转向生产低碳燃料或者可再生能源。

 

受炼厂产能下滑影响,欧美柴油库存始终处于低位。截至1124日当周,阿姆斯特丹鹿特丹安特卫普(ARA)中心柴油库存为近6年以来低位;另据EIA数据,截至1118日当周,美国以柴油和取暖油为主的馏分燃料油库存量达1.09亿桶,仍处于2008年以来低位。EIA在近日发布的11月短期能源展望中称,美国馏分燃料油库存平均水平比其预测的2023~2027年的5年平均水平低17%

 

然而,在需求方面,2022年中期以后,随着欧美社会生活全面恢复,物流业和电力行业的需求使得下游对柴油的需求恢复,但因为此前的产能压减和行业转型,供应跟不上目前的需求,自然导致柴油价格的上涨。其中,在美国,受柴油荒影响最大的,正是物流业发达同时依赖燃油发电和供热较多的东北地区,该地区柴油库存比前5年的柴油库存低点还低40%

 

柴油荒局面正在改善

 

11月以来,欧美柴油荒已经有所缓解,柴油价格已经有所下降。柴油荒的原因在于供需关系,各国也同样从供需关系入手,改善柴油荒的局面。

 

美国要求炼油企业投资加大生产。目前,美国政府已要求炼油商自愿停止出口,在冬季之前重建库存,并向美国东北部增加汽油和柴油交付。否则,美国政府将向炼油巨头加征暴利税,也不排除对柴油出口进行限制。此外,柴油与原油创纪录的价差也促进了柴油产量的恢复。根据EIA的数据,在107日至1118日的6周时间里,美国馏分燃料油库存增加了300万桶。这一增幅虽小,但与每年这个时候下降的正常趋势相反,表明高企的价格和放缓的经济正开始重建库存。欧洲方面,截至1124日当周,ARA中心柴油库存环比上升4.19%。据OPEC最新月报,欧洲16国炼厂今年10月的开工率为80.01%,较9月下降3.83个百分点,但比去年同期增加了0.71个百分点。

 

不过,欧洲面临的情况与美国略有不同。欧洲柴油价格的上涨,也有拒绝产能大国柴油的因素。根据IEA发布的11月石油市场报告,截至10月,欧盟国家的产能大国柴油进口量减至56万桶/日。但当125日成品油禁运令生效后,欧盟需要寻求100万桶/日的柴油、石脑油和燃料油替代量,欧洲炼油业必须加紧补足缺口。除本地炼油外,中东和印度成品油将是欧洲最现实的选择。其对柴油市场影响如何,还需观察后市。

文章来源:中国化工报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 admin
    加关注1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鲁ICP备120157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