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隆基绿能在第十六届中国新能源国际博览暨高峰论坛上宣布,已收到德国哈梅林太阳能研究所(ISFH)的最新认证报告,隆基绿能自主研发的硅异质结电池转换效率达到26.81%,创造目前全球硅基太阳能电池效率的最高纪录。
这是继2017年日本公司创造单结晶硅电池效率纪录26.7%以来,时隔五年诞生的最新世界纪录,也是光伏史上第一次由中国太阳能科技企业创造的硅电池效率世界纪录。
还记得汉能吗?
宣布这个指标的,是隆基绿能中央研究院副院长徐希翔博士。
徐希翔是何许人也?他曾是汉能的首席技术官。
还记得汉能吗?
汉能集团由李河君于1994年创建,此后历时八年在云南丽江建成了总装机量300万千瓦的金安桥水电站,这是国内首家由民企控股的特大型水电站。
2009年,汉能开始第一次转型,李河君将主赛道从水电转移到硅基薄膜发电产业。
2015年,汉能被迫第二次转型,在香港上市的汉能薄膜发电被做空,20分钟内蒸发1400亿港元市值,公司随即被香港证监会停牌调查。汉能失去了公开融资渠道,不得不暂停硅基薄膜技术发展。同时,将下游目标市场从大型地面光伏电站转移到分布式、户用光伏领域。
2018年,汉能全面实施第三次转型。汉能管理层认为,薄膜技术已发展成熟,下游市场将迎来销售高峰,押注移动能源新市场。
2019年8月2日,徐希翔博士领衔的汉能成都研发中心发布了一项新的研究成果,6吋SHJ电池转换效率达到24.85%,成为新的世界冠军。
但是由于汉能的没落,徐博士及其团队被隆基整体挖走,迎来了成果爆发期。事实上,徐博士在隆基的26.7%的成果,是他和李沅民博士在汉能的研发基础上更进一步的结果。
这不仅仅属于隆基,是一份凝结着中国最优秀的光伏企业和光伏科研工作者全部心血的成果。
什么是异质结?
所谓异质结,就是不同材质的结层,不同的层使用不同的材料,可以吸收不同频谱的光,从而可以极大的增强电池组的效率。
异质结电池最早由日本三洋公司于1990年研发成功,并被注册为商标,后续进入异质结领域的企业为了避免专利纠纷而纷纷采用了不同的称谓,比如HJT/ SHJ/ HDT等,虽然英文名称和缩写略有差异,但是其含义都代表本征薄膜异质结电池。
从结构上来说,一般是以N型硅片为衬底,在正面依次为透明导电氧化物膜(简称TCO)、P型非晶硅薄膜,和本征富氢非晶硅薄膜;在电池背面依次为TCO透明导电氧化物膜,N型非晶硅薄膜和本征非晶硅膜。
此外,异质结电池在制造工艺流程上也较为简洁,薄膜都是通过沉积的方式形成,最后通过丝网印刷或者电镀工艺在电池两面制备金属电极,再经过低温固化工艺,完成异质结电池的制造。
在转化率较高的材料中,异质结相对比较容易量产,环境影响也较小。
钙钛矿凉了吗?
那么问题来了,污染严重转化又不太稳定的钙钛矿路线,会不会凉了?
其实不会。
异质结在实验室里实现的指标,不一定能很快的转化为商用。在向商业化量产的转型中,有可能遇到各种不确定因素,说不定一个不经意的变革,某一种技术就实现了突破。
对于隆基这种体量的企业来说,任何一个可能的路线都不容许错过。
隆基总裁李振国撰文称,随着先进技术的应用和新技术的突破,商业化晶硅电池效率将持续提升。未来10年,晶硅电池仍会是光伏行业的主流技术,但要实现高于28%的电池效率,仍需深入理解影响电池光电转换效率的因素,并探索可有效控制这些因素的途径。如果在未来几年里钙钛矿电池的寿命和大面积效率损失问题能够得到有效改善,那么钙钛矿/晶硅叠层电池有望成为未来的高效率电池主流。
2020年至今,隆基分别在TOPCon、HJT等不同技术路线上连续11次打破光伏电池转化效率世界纪录。
这就叫:饱和式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