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提出,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大油气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力度。油气增储上产是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近年来国内油气企业的首要工作。
2019年5月,国家能源局主持召开“大力提升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工作推进会”。会上国家能源局提出“石油企业要落实增储上产主体责任,完成2019—2025七年行动方案”的工作要求,业界称之为“油气增储上产七年行动计划”。该计划提出之后,三大石油集团及延长石油纷纷调整各自的油气勘探开发部署计划,持续加大上游发展力度,凝心聚力向着油气增储上产目标冲刺。
如今,该计划执行时间已经过半,落实情况总体良好,原油产量止跌回升,天然气产量平稳增长。结合二十大报告的要求和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油气增储上产七年行动计划的内涵更加丰富,战略地位也将更加突出。
一、油气增储上产“七年行动计划”是保障国内油气需求,稳定多元油气供应结构的重要手段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在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将长期扮演重要角色。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新型工业化下的油气需求还将保持增长。不久前出台的原料用能以及新增新能源消费不纳入能耗控制指标的政策就是考虑到了工业化发展的现实需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等战略实施均需要强大的工业化支撑。工业化将拉动交通及石油化工材料需求,继而拉动油气需求。
综合国内外多家机构的预测,我国的石油需求峰值预计在2030年前后来临,天然气需求峰值预计在2040年前后来临。对标预测结果,我国的油气需求还未到峰值,扩大国内油气生产规模可以增强自给能力,保障能源安全。
目前各机构在开展油气需求预测时有一个重要的假设是油气作为交通能源将被新能源逐渐替代且替代过程顺畅。如果在这一过程中出现替代时间点延后,那么油气作为主要交通能源的地位还将持续,对油气需求峰值预测也就需要做出相应后延调整。
对新能源车替代化石能源车辆的不确定性预判更多着眼于未来。近两年发生在欧洲并在一定程度上波及全球的“能源荒”就有一定的代表性。在欧洲出现能源危机之后,各国的政策均有不同程度的调整,煤炭等化石能源包括油气有所回归。我国提出“双碳”目标之后,一些地方的执行也曾出现偏差,“运动式减碳”现已纠偏。做好国内油气勘探开发这篇文章虽然不足以完全满足国内油气需求,但能有效提高自给能力,有了稳定的国内油气产量,进口也有底气,能源安全更有保障,能源供应也相对安全。
二、油气增储上产“七年行动计划”是应对波诡云谲、风高浪急的国际市场环境,确保油气安全底线需求的现实选择
基于国内油气资源禀赋现状,国内的油气自产能力不能满足消费需求仍将长时间持续。满足油气需求就需要从海外市场获得资源,这就必然涉及到海外市场风险引发的能源安全问题。世界进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频发,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屡现惊涛骇浪。石油天然气作为大宗商品,其市场运行自然会受市场波动的影响。不确定性事件对油气市场的冲击最直接影响往往是引发油气供应的不稳定。
新冠肺炎疫情及俄乌冲突对油气市场的影响就比较大,疫情的发生抑制了油气行业的投资导致其后备产能不足,使得经济出现恢复势头时需求上扬而供应能力不足从而拉动油价上扬,供需面变化是油气价格变化最基本的逻辑。
2022年俄乌冲突之后,欧美制裁俄罗斯导致全球油气市场运行更加复杂,制裁降低了欧洲自俄罗斯进口油气的规模,同时不少欧洲国家转道中东、美国等地寻求新的天然气气源,从而打破了原有的油气市场均衡。制裁与对抗造成不同地区之间油气短缺与过剩并存。我国作为油气需求大国,目前的油、气对外依存度分别超过70%和43%,在动荡的市场环境下要有高度的风险意识。实施油气增储上产,确保国内产量稳定就是风险意识的体现,是坚持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底线思维,保障油气领域底线需求的有力实践。
笔者认为外部市场出现重大风险、油气供应面临中断情景下的石油需求可以视为底线需求,具体包括农业、工业用油、公务交通用油、化工用油(满足国内经济发展必需的国内化工产品用油);将民生用天然气、北方城市供暖、化工和交通、采掘业和设备仪器制造业用气定义为天然气底线需求。通过对比可以发现,按此定义确定的油气底线需求与目前国内油气生产供应基本能够匹配。换而言之,只要保证国内油气生产,便可保障底线需求用油气。
三、油气增储上产“七年行动计划”加快了我国油气勘探开发向深水、深层及非常规领域进军步伐,推动了中国油气工业技术进步,对实现油气工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从发展趋势看,陆上深层、深水及非常规油气是今后油气勘探开发重要领域和方向。油气增储上产七年行动计划的实施在稳定住国内原油产量保持在2亿吨/年附近、推动天然气产量稳定增长的同时,也加快了石油公司通过技术进步进军深层、深水及非常规油气的步伐。在我国陆上油气勘探开发实践中,埋深超过3500-4500米的地层被称为深层;水深超过500米的海洋油气勘探称为深水。目前国内油气勘探的作业深度已经普遍超过这个水平。中石化顺北油气田位于塔里木盆地中西部,储层平均埋藏深度超过7300米,油藏具有高温、高压等特点,中石化在该地区的定向井井深最深已达到9300米。中国石油在西南油气田安全钻至9010米井深完钻,创造了中国陆上最深气井纪录,这些记录堪称“地下珠峰”。中海油在海南发现的宝岛21-1气田位于海南岛东南部海域深水区,最大作业水深超过1500米,完钻井深超过5000米,同样涉足超深水油气。除深层深水油气之外,国内的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也在快速推进,目前中石油、中石化、延长集团等已在国内建立起涪陵、川南、昭通、大港等一定数量的页岩油气基地。石油工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技术进步史。国内向深层、深水及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进军是石油工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技术积累达到一定水平之后的产物。随着七年行动计划的深度实施,石油公司加快了国内石油工业技术创新,相应的技术创新投资与机制创建也在跟进。从这一点看,七年行动计划对推进技术进步功不可没。
四、油气增储上产“七年行动计划”催生勘探开发新模式
油气“七年行动计划”增储上产过程中催生了一些新的上游发展模式,表现为国内石油公司形成战略联盟的力度在不断加大。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形势以及资源条件,石油公司通过强强联合及资源共享方能降低勘探开发成本,提高效率,壮大发展实力,以更好适应波动的油价,更好地在能源保供中发挥作用。近期国内石油公司进一步推进相互之间的业务合作,持续拓展合作领域。油气增储上产“七年行动计划”是时代的产物,在疫情不确定性以及地缘政治局势复杂多变的形势下,其时代内涵将进一步丰富。从历史角度评价,油气增储上产七年行动计划推动了技术进步,创新了经营模式,将成为保障能源安全、助力我国端稳端牢能源饭碗的重大战略举措。
不确定性形势下补齐能源安全的短板是硬道理,七年行动计划的实施是我国为补短板而努力的具体体现,是争取战略主动的硬措施。
(原标题:二十大能源关键词③ | 落实好油气增储上产七年行动计划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