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食品级气体标准亟须完善‎

   2011-11-29 1450
核心提示:本报讯 目前我国食品用气体生产及监管漏洞百出,除二氧化碳(CO2)外,其它食品用气体的生产和使用几乎都没有标准可依,更缺乏行

本报讯 “目前我国食品用气体生产及监管漏洞百出,除二氧化碳(CO2)外,其它食品用气体的生产和使用几乎都没有标准可依,更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管,为食品安全埋下隐患。”11月17~20日在广州召开的中国工业气体工业协会2011年年会上,专家疾呼我国应尽快完善食品用气体标准体系建设,完善监管手段。

  中国工业气体工业协会秘书长洑春干在会上表示, CO2是应用较为广泛的气体食品添加剂,其标准经过几次修订已与国际接轨,生产也需经过认证,但监管方面却存在很多漏洞。譬如,食品级CO2多由工业排放气回收、净化而得,原料变化多样等。

  此外,我国仅对食品级CO2生产企业进行认证,未对分装企业和使用者进行认证。据不完全调查,目前街头小商店使用的瓶装CO2中,80%以上为工业CO2。部分小规模饮料生产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也使用工业CO2替代食品级CO2,而工业CO2对人体健康存在危害。

  食品安全事关重大,对食品级气体的有效监管更是必不可少,而标准是有效监管的重要依据,欧美国家对于食品级气体都有一套先进的检测技术和严格的监管机制。

  以可口可乐公司为例,其对食品级二氧化碳的要求和控制非常严格。该公司要求二氧化碳供应方每年都要将原料气送交监管部门进行技术检测,每个季度都要将产品样品送交检测部门检验。2010年送样达到80次之多。另外,可口可乐亚太分析中心每年还要对可口可乐瓶装厂的每个储罐进行抽样检查和全面分析,2011年这样的抽样将达到70~80次。由于每次抽样的数据都要与标准挂钩,因此可口可乐公司很容易就能知道产品是否合格。在可口可乐2011年第一季度对供应商的评分中,20%的供应商不及格、50%的供应商合格、30%的供应商优良。由于有严格的标准,检测结果一目了然。 (晓可)来源海南日报)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 admin
    加关注1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鲁ICP备120157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