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为苹果顶级供应商的立讯精密,也进入了汽车领域,而且一出手就是百亿,入股奇瑞汽车。
2 月 11 日晚, 立讯精密(SZ:002475)砸下 100.54 亿元,从奇瑞控股第一大股东青岛五道口手中,收购19.88%股份,成为第四大股东。另外还获得奇瑞股份7.87%、奇瑞新能源6.24%股权。
这是富士康之后,电子消费类代工巨头再次进入造车领域。此前,郭台铭一口气推出了三款公司自主研发的电动新车,向业内秀了一波“肌肉”。
电子制造类企业纷纷转型造车,折射的是电子代工模式势微、新能源产业链崛起的趋势。同时,也隐含着代工巨头们的焦虑。
富士康、立讯精密、蓝思科技等代工企业,曾是备受市场瞩目的苹果产业链明星。然而过去两年,代工和苹果概念的热度降温,它们不得不纷纷寻找新的立足点和增长点。
作为苹果代工巨头,立讯精密的市值,已从2020年的最高点蒸发掉了1/4约1100亿元,市场对苹果产业链的价值已在重估。
兴也苹果,衰也苹果。过度依赖苹果代工的立讯精密,必须 “自立”。它该如何把握一个新的时代,又能否摆脱“中年焦虑”?
“女王”大手笔
在中国代工企业中,立讯精密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它的创始人、董事长王来春,被称为“中国代工女王”。她曾为富士康员工,后来创办立讯精密,也干起了电子代工,并进入了行业前列。
市场没有料到,立讯精密和奇瑞的合作,居然如此大手笔。100亿,差不多是立讯精密一年半的净利润。
据公司财报披露,2020年全年归母净利润为72.25亿元,而2021年前三个季度的归母利润和为46.90亿元,二者相加也挣出给奇瑞的“嫁妆钱”。
这笔钱并非直接投资造车。按照合作协议,除了股权投资,立讯将与奇瑞组建合资公司。合资公司的股权结构是3/7开,其中立讯精密与奇瑞新能源将分别出资5亿、11.67亿元。
在2月13日的投资者会上,王来春表示,立讯精密不造整车。奇瑞擅长整车业务,合资公司将由奇瑞主导,立讯精密会在业务、客户等资源上出力。双方一同开拓整车 ODM 模式。
不同于OEM,ODM(原始设计制造商)模式拥有更多的自主权,生产者还负责设计与研发。王来春的目标是,成为汽车零部件 Tier1 (车厂一级供应商)中的头部选手。
王来春认为,Tier1的市场规模几乎是车企总产值的70%。全球4大Tier1厂商博世、日本电装、采埃孚、麦格纳收入规模都在300亿美金以上。 而中国公司在这个领域目前并不突出,她希望用3-5年,合资公司能跑到前列。
事实上,在本次合作之前多年,立讯精密在汽车领域已有布局,也取得了一些成就。
去年 8 月,立讯精密在机构调研时表示,公司在高压、大电流等汽车电源解决方案,以及相关汽车线束、电子模块等产品服务方面业内领先。旗下客户有长城、众泰、宝马以及奔驰等品牌客户。
但汽车业务在立讯精密的营收占比很小。2021 年半年报显示,主营业务中消费性电子占比达到了83.9%,营收404亿元;而汽车相关的占比仅有3.68%,营收 17.74 亿元。
此次与奇瑞合作后,立讯算是正式进入了汽车的主流视野。而对奇瑞而言,也急需新的业务和模式突破。
事实上这两年奇瑞就在悄悄搞代工,奇鲁汽车、瑞腾等新冒出的小品牌,都是奇瑞客户。
看起来,双方的联姻是建立在资源互补之下,一道携手进军ODM造车这片蓝海。
此外,奇瑞纠结已久的股权问题、与青岛五道口的混改瓶颈也得以破解。王来春大手笔接盘后,青岛五道口的持股下降到26.89%,芜湖市建设投资重回第一大股东之位。
对王来春和奇瑞创始人尹同跃双方来讲,他们希望这是一次互相取暖的双赢之举,但合资合作的未来,仍然有待检验。
转型的焦虑
2017年底,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库克访问了立讯精密的昆山工厂。事后他公开发文:“他们超一流的工厂,将了不起的精良工艺和细思融入AirPods的制造。”
市值近3000亿的立讯精密,是规模仅次于富士康的 Apple 产品代工生产商,是其供应链上的重要伙伴。长期为苹果组装 iPhone、iPad、AirPods 等产品,这意味着其代工制造水平处在行业尖端。
但代工从来都是一把双刃剑。随着手机等电子产品接近饱和,以及苹果引入更多的代工供应商,将产品制造分给不同的篮子,一众代工巨头近年来增收不增利越来越明显,他们都感受到了危机。
与同类企业相比,立讯精密对苹果的依赖程度更高。2020年,苹果占立讯精密收入比重高达69%,比同为苹果供应商的歌尔股份和蓝思科技等都高。
2021年前三季度,立讯精密收入810.13亿元,同比增长36%,主要仍为苹果耳机和手表等业务。不过归母净利润录得46.9 亿元同比增幅仅为0.21个百分点。远低于市场预期,利润的增长显露疲态。
代工巨头纷纷骑驴找马,另寻他路,汽车产业成为他们关注的重点。
去年中,富士康宣布联手吉利控股成立合资公司,很快又成立了电动车品牌 Foxtron,推出了三款纯电车型。郭台铭表示,将为全球汽车及出行企业提供代工生产及定制顾问服务。这与立讯精密的ODM模式非常接近。
转型汽车意味着,代工巨头们寄望摆脱苹果产业链低利润率的同时,也能拉高公司的估值。更关键的是,要摆脱对苹果的重度依赖,获得更多自主权。
然而,代工巨头选择的新赛道,看似光鲜靓丽、前景十足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个十足的“吸金兽”,需要非常重度的资金投入。
目前来看,立讯的百亿投资可能只是张“入园门票”。对于造车这场持久战,公司的弹药库是否充足?
从历年财报来看,长期依赖融资的立讯精密并没有十分丰厚的家底。入股奇瑞系押宝汽车,有点“背水一战”的意味了。
不过立讯精密并非像恒大汽车一般“白手起家”。除了自身电子制造的特长,与奇瑞的联姻算是抄了一条近道,既能分散风险也能各取所长。目前新能源ODM造车模式这条赛道上,同台竞技的选手并不多。
中信证券提出,苹果、华为、小米等纷纷入局造车,初期即使部分选择自建产线,但考虑到长期产线capex投入的经济性和合理性,后期有望复制部分手机产业分工模式(即ODM或OEM方式生产),并重塑产业链格局。
国泰君安表示,立讯精密将在合资公司和奇瑞品牌的支持下,打破原有成长曲线,迅速成长为全球汽车电子重要玩家,成为全球汽车 Tier 1 头部企业。
可以说,立讯和奇瑞手中底牌成色不差,选择的路线较为明朗。但在高手如林的新能源造车里,如何“抢得”一杯羹,就得看这对组合的本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