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煤炭供需偏紧,价格高位运行,煤、电矛盾加剧,火电上市公司大面积亏损,净利润同比大幅下滑。即便清洁能源装机量占比超半的火电企业也未能幸免。
号称中国“五大”的发电集团,其旗下上市公司近日纷纷预告2021年的业绩,合计亏损274.85亿-312.58亿元。
“五大”的上市公司大唐发电、华能国际、华电国际、国电电力、上海电力2021年业绩预告已经全部发布完毕,据统计,与上年同期相比,五家公司利润合计下滑280.69%-305.50%。每次公告发布,都堪称一次比惨大会。
不只是“五大”利益受到不同程度的侵蚀,其它火电企业情况也不妙:豫能控股、浙能电力、粤电力A等共16家上市电企发布的2021年业绩预告,净利润无一例外,全部下滑。
上涨的煤价vs受损的利润
火电企业的亏损原因,无一例外指向煤价上涨。
在火电企业的市场影响因素中,煤炭价格的影响度达到70%。多家上市公司在公告中解释称,业绩亏损系煤炭价格持续上涨抬高成本导致。
豫能控股表示,由于煤炭价格持续大幅上涨,公司发电燃料成本同比增加约32亿元(重组后口径),收入与成本出现倒挂,导致火电企业大面积亏损,公司毛利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下降;
中国电力表示,去年下半年煤价急速上涨,同期上网电价却并未同步上调;
国电电力表示,经初步统计,该公司入炉综合标煤单价约890元/吨,同比上涨约五成;
上海电力表示,该公司去年累计煤折标煤单价约1097元/吨,同比增幅达67%,增加其全年燃料成本约53亿元。
2021煤炭市场价格不稳,而涨价是绝对的主旋律。截至2021年底,秦皇岛动力煤市场价较2020年底上涨幅度已超过20.17%,价格绝对水平也已突破828元/吨。而在2007年至2020年,动力煤的最高价格也就在1000元/吨左右。
火电企业的盈利状况,与煤炭价格的涨跌紧密相关,两者呈现出明显的负相关关系。上图显示的动力煤价格,其实早就预示着2021年火电企业将开展“比惨大会”。而在各大火电企业的半年报、三季报中,也纷纷将煤价上涨列为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
被动的局面vs主动的转变
被动的周期性价格波动,已经让火电企业们有了浓浓的危机感,纷纷开启转型之路,同时,也在其它因素上不断发力。
电价和煤价,火电企业一个都控制不住。电价由国家有关部门说了算,煤价则实现了市场化。火电企业貌似可以在发电量上下功夫——亏钱就少发电,赚钱就多发电。实则不然:“五大”作为央企,除了履行经济责任,还需要履行社会责任和政治责任,为国发电,义不容辞。据上海电力统计,“2021年全年,公司完成合并口径发电量597.42亿千瓦时,同比上升21.57%,其中煤电完成413.55亿千瓦时,同比上升15.23%,”粤电力A、长源电力等机组发电量也实现同比上升。
有些企业通过转让股权来缓解亏损压力。去年四季度,国家电投一口气转让多家亏损火电企业的股权:山西中电神头第二发电有限责任公司60%股权、中电神头发电有限责任公司40%股权、辽宁东方发电有限公司50%股权、赤峰平庄热电有限责任公司44.79%股权、中电投汕头松山热电有限公司90%股权、中电投石家庄高新热电有限公司51%股权……
传统能源清洁化、清洁能源规模化发展,并逐步从电热生产向用户综合用能服务转变,成为火电企业的当务之急。
2021年,传统电力行业的清洁能源占装机规模不断提升。去年,上海电力控股装机容量为1905.31万千瓦,清洁能源占装机规模的55.24%;2021年12月30日,华能国际公告,拟设立合资公司华能唐山曹妃甸清洁能源有限公司,同时还将签订《关于华能十里海100兆瓦复合型光伏发电项目之合资协议》……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与公告相继到来的,往往是上市企业股价的飘红。
能源清洁化、低碳化、智能化是时代趋势,是发展目标,也是缓解传统电力压力的有效手段。未来,这些曾经的发电豪门崛起为新能源企业,并不是不可能。
(图片来源:veer图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