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已然过去,留给2022年的三大关注已经开题。关于尺寸之争,终究是避免不了的。
从2019年初隆基推荐166,到2019年中中环210横空出世;从2020年6月出现“隆晶晶”182阵营,到2020年11月,对抗出“天天升”210阵营。
两大阵营唇枪舌战,谁胜谁负先放一旁,大尺寸的概念却已生根,似乎一夜间那140GW的158老产能就灰飞烟灭,166产线也再无人提起,资本只会在182和210间徘徊。
158.75、166、182、210,过去一年,战绩如何?
“大”势已定
从尺寸变化的历史来看,十五年前的125,到十年前156开始逐渐占据主流,到五年前演化到158.75、161、163,到三年前隆基主推166,到两年半前中环210横空出世,到两年前隆基再推出182,尺寸变大的趋势已经基本被业内认可。
无论182和210如何争执,各种LCOE计算都证明了“大”尺寸组件降低系统成本的优势;无论大家怎么想把硅片尺寸之争与大组件之争区别开来,当大家不停地争论哪种大更好时,163以下的尺寸逐渐开始淡出市场。
根据集邦新能源的最新市场报告,2021年163以下尺寸的市占率小于15%,其中158.75约占一半,预计2022年163以下尺寸的市占率将在2%以下。而在2020年,158.75和166还旗鼓相当,不分上下。
从硅片报价上似乎也能窥出一隅:中环1月26日的最新硅片报价显示,158.75硅片每片的价格竟然比166硅片单价还高。
即便隆基1月27日的最新报价中,158.75每片价格仍高于166,但如果算单位面积价格(也可视作每瓦价格),照样已经倒挂。
可以说,硅片的“大”势,已是势不可挡。
“大”势一般
尽管尺寸变“大”的趋势已经势不可挡,但变“大”的速度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快,或者说很一般。
按照中国光伏行业协会2021年年初的预期,2021年大硅片182+210有望占全部出货量的50%,500W+、600W+高功率产品将快速导入市场,158.75mm硅片预计市占率在5%左右,160-166mm会是2021年的主流,占45%左右。
但前文提到,集邦新能源在2022年初对市占率的预测中认为,2021年182+210仍只有46.3%的市占率,166占比37.6%,约是210的一倍,但即便加上160+,也只会在42%左右,不到45%。而158.75仍占到市场的8%左右。
可见,大尺寸的市占率并不及预期。如果说上述年底的预测还只是略微不及年初的预期,那么近日关于182和210出货量的数据则更能说明一切。
近日根据媒体报道,2021年210组件出货量大约为26GW,182组件的出货量大约是38GW。以一月份媒体预测的2021年全球组件出货量195GW为基数,182+210占比32.8%,不到1/3。
158.75硅片的价格已然出现倒挂,说明硅片企业生产158.75已经不如生产166划算,毋庸置疑,“大”趋势下,166显然是2021年的最大赢家,而158.75也没有想象中走得那么快。
“大”势谨慎
在尺寸的“大”趋势下,市场的选择显然非常谨慎。
PV-Info 2021年组件出货量排名已经出炉,TOP10企业隆基、晶澳、天合、晶科、阿特斯、东方日升、韩华QCELLS、First Solar、尚德、正泰组件出货量约160GW+,按照全年组件出货量195GW来测算,占比头部企业占比近八成。如果再算上唐山海泰、亿晶、锦州阳光、爱康、协鑫、腾晖、中来、英利、中节能这十家中游企业,估计要占全球出货量的90%以上。
2021年全球182和210组件出货量合计64GW,不到全球出货量的1/3。这其中隆晶晶和天天升作为两大阵营主力军的总出货量在130GW左右,尽管天合有16GW超过2/3的出货量都是大尺寸,但大尺寸在两大阵营自己的出货量中也只占了一半。
而韩华Q CELLS基本不会掺和大尺寸,First Solar一心做薄膜,更不会碰大尺寸,也就是说,隆晶晶、天天升之外的数十家光伏组件厂,182/210大组件的出货量几乎忽略不计!
很明显,大尺寸叫嚷了一年,在老产能不舍得放弃,新产能路线不定的情况下,成本为主、现金为王,除了头部企业扩产时在做坚定的选择,其它二线和三线企业还在尽最大努力地回收老产能的折旧。
166能在2021年的市场上独占鳌头,适逢其会!
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2022年的市场或许会放弃158.75,但绝对会让166再飞一会儿。
(图片来源:veer图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