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虎年的正月初六,中国女足在2022年亚洲杯决赛中上演了惊天大逆转,在落后两球的不利局面下连扳三球,最终3:2力克韩国队,时隔十六年再次登顶亚洲之巅。
女足姑娘那种无畏艰险、永不言弃的拼搏精神令人折服。而中国女足这场史诗级的大逆转,不禁让人想起了中国光伏行业对傲慢的美国佬的超级大逆转。
0:2
中美光伏竞赛的上半场:差距远不止0:2
1839年,法国科学家贝克勒首先发现了“光伏效应”,西方国家率先开启了在光伏领域的研究工作;1954年,美国科学家洽宾和皮尔松在美国贝尔实验室成功研发出世界上第一块单晶硅太阳能电池,使光伏发电技术商业化落地成为可能。20世纪70年代,受到石油危机的影响,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加大了对于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美国政府通过出台太阳能发电计划,以及成立太阳能开发银行,极大促进了光伏产业的发展,并于1978年建成了100kW的光伏电站。
在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光伏产业不断取得突破式进展之时,反观中国,却仍是一片荒漠——1839年,我国尚处于贫穷落后的封建社会之中,科学研究更是无从谈起;1954年,刚刚经历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中国,百废待兴;20世纪70年代,我国的科研工作因文化大革命而不得不陷入停滞状态。在光伏产业的发展初期,中国与美国的差距,恐怕远不止0:2。
1:2
施正荣凭一己之力将中美之间的技术差距缩短15年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光伏产业在政府的推动下正式起步,但受限于人才匮乏以及薄弱的经济基础设施,光伏产业的发展举步维艰。2000年,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博士、师从马丁·格林教授的施正荣回国创立了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这为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曙光。
施正荣在澳留学期间,年纪轻轻便成为了光伏领域家喻户晓的人物。凭借过人的天赋以及对光伏技术的独到见解,他成功攻克了硅薄膜在玻璃上生长的难题,并研发出多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技术,在短短几年内已经坐拥10余项太阳能电池技术发明专利,还被任命为澳大利亚太平洋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由于在澳大利亚的发展空间有限,志存高远的施正荣毅然决定回国发展。就在施正荣回国前夕,他的澳洲朋友还调侃道,这是大鱼游进了小池塘。
回国后,在无锡市政府以及其它八家国有企业的帮助下,尚德的第一条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生产线于2002年9月正式投产,并于次年实现盈利。随后几年,尚德在施正荣的带领下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营收规模超过百亿美元,成为全球三大组件巨头之一,并于2005年登陆纽交所。施正荣的成功,也吸引了众多有志之士投身光伏领域,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也由此步入了快车道。
正如友人所说,施正荣的确是一条“大鱼”,他几乎凭借一己之力,将中美光伏产业之间的差距缩短了至少十五年。不过,中国并不是小池塘,而是汪洋大海。
2:2
朱共山力排众议进军硅料环节并成为“世界硅王”,填补了中国在光伏产业链上游的空白
施正荣与尚德的成功,并未完全扭转中美光伏产业之间的差距,在技术壁垒、资本壁垒更高的硅料、硅片乃至设备等产业链上游环节,中国企业依然需要依赖进口。在2022年“光能杯”的演讲中,施正荣回想起当年的窘境,也是感慨万千:“15年前,我到美国、欧洲找那些大佬们买多晶硅,他们的回答非常统一,‘对不起,单子都清给欧美的企业了,你们没有了。’当我问他们什么时候有货,可不可以给我们签订长单时,他们的回答是:‘付一亿美元的预付款,我们两年以后厂建好了,就给你供货’。”
2006年,看到了光伏产业链上游国产化空白的协鑫集团创始人朱共山力排众议,决定进军已经被国外企业垄断了几十年的硅料环节,江苏中能硅业就此成立。成立之初,朱共山便将技术研发奉为企业安身立命的基础,在他的心里,作为追赶者的中国光伏企业,技术实力至少要与美国企业打成平手,才有可能在市场中与之抗衡。皇天不负有心人,在朱共山的努力下,协鑫成功研发出行业领先的冷氢化技术,其不仅解决了硅料生产中的环境污染问题,还显著降低了生产成本,使公司在周期性特征显著的硅料市场中,拥有了决定企业命脉的成本优势。
此外,受益于硅料价格的飙涨,协鑫非常幸运的在进军硅料环节之初便赚了个盆满钵满。在2008年硅料价格进入下行周期后,手握大量现金、坐拥成本优势的朱共山选择逆势扩产,并于2009年进军硅片环节。到2011年末,公司的硅料和硅片产能分别达到6.5万吨/年和8GW/年,位居世界第一。在技术、成本、产能等多重优势的加持下,协鑫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世界硅王”。
朱共山和协鑫的成功,使得中国光伏产业在进入壁垒最高的产业链上游不再受制于人,这为日后实现对美国的全面反超,打下了坚实基础。
3:2
面对美国政府的“双反”政策,中国政府挺身而出,助力中国光伏人在技术研发上不断取得突破,最终将美国佬远远甩在身后
中国光伏产业在短时间内的迅速崛起,深深刺痛了美国等西方列强的神经。就像2:0领先的韩国队被扳平后,向中国女足发起了疯狂的进攻,并险些在终场结束前绝杀中国队。
2012年,美国商务部宣布对中国产晶体硅光伏电池及组件征收18.32%至249.96%的反倾销税,以及14.78%至15.97%的反补贴税,随后欧盟也加入“双反”阵营。由于欧美市场是中国光伏企业的重要收入来源之一,“双反”法案的出台使得大量中国光伏企业相继宣告破产,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迎来了至暗时刻。
不过,就像中国女足门将朱钰和后卫王晓雪在伤停补时阶段力保球门不失一样,中国政府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先后发布《太阳能发电发展十二五规划》、《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以及《关于发挥价格杠杆作用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通过政策扶持光伏行业的发展,并开启了光伏度电补贴时代,中国光伏产业也因此获得了休养生息的机会。
有了中国政府的支持,大难不死的中国光伏人完全卸下了包袱,全身心的投入到技术研发之中。随后,由隆基股份等企业主导的更具成本和效率优势的单晶技术路线开始逐步替代原有的多晶技术路线,同时PERC电池技术也将电池转换效率提升到了新高度,传统的BSF铝背场电池逐步退出历史舞台。此时,还沉浸在过往辉煌历史之中无法自拔的美国企业,已经开始掉队。
随后几年,中环股份又推出了具有颠覆性意义的210大尺寸硅片,通威股份、隆基股份、晶科能源、天合光能等企业在N型电池领域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保利协鑫能源“十年磨一剑”的颗粒硅技术愈发成熟......技术领域的突飞猛进,使得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一骑绝尘,而美国难以望其项背。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我国硅料产能约占全球的75%,硅片产能约占全球的97%,电池片产能约占全球的81%,组件产能约占全球的76%。在索比咨询公布的2021年全球组件出货量排名中,前六位均为中国企业,CR6更是接近80%!
时至今日,美国企业无论是技术研发实力,还是产能规模,乃至品牌知名度和营销网络,均大幅落后于中国企业。中国光伏产业仅仅用了15年时间,就实现了对美国的大逆转!就像中国女足仅仅用了27分钟,就逆转了韩国队一样。
写在最后
虽然近期美国政府宣布延长201关税法案至2026年,但这已经无法改变中国光伏产业雄霸全球的事实。中国光伏人,用智慧与勤劳,吹响了中美光伏竞赛的“终场哨”。如今的美国光伏产业,不过是强弩之末罢了。未来,中国光伏产业的竞争对手,只有自己。
(图片来源:veer图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