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源太火了,未来规模高达2.5万亿!北京冬奥会成产业分水岭

   2022-01-25 互联网中国空分网1390
核心提示:氢能源赚足眼球,将在北京冬奥会大放异彩。1月21日,北京冬奥组委在新闻吹风会上公布了冬奥会火炬接力点位。此次冬奥会早已对氢能推广和利用提前做好了

氢能源赚足眼球,将在北京冬奥会大放异彩。

1月21日,北京冬奥组委在新闻吹风会上公布了冬奥会火炬接力点位。此次冬奥会早已对氢能推广和利用提前做好了布局。开幕式上使用氢燃料点燃北京冬奥赛场的主火炬,大量使用氢燃料电池车,以减少污染物排放。

据北京冬奥组委会公布的数据,本届冬奥会将示范运行超1000辆氢能源汽车,配备30多个加氢站,是全球最大的一次燃料电池汽车示范。有多名业内人士表示,此次冬奥会或将成为氢能在国内加速落地应用的分水岭。

业内人士介绍称,冬奥会为氢燃料电池汽车和加氢站示范推广提供了诸多重要场景。各大氢能企业竞速冬奥会,助力举办绿色冬奥。此外,中石油、中石化、国电投等也都投入交通干线沿线加氢站建设。数据显示,中国石油在北京冬奥赛区已建成4座加氢站,冬奥期间供氢能力将达到5500公斤/日,可为近千辆氢燃料电池车提供服务。

氢能源被誉为21世纪最具发展前景的二次能源。

氢气燃烧的产物是水,分布广泛,被普遍视为终极清洁能源。据国际氢能委员会预测,到2050年,氢能将承担全球18%的能源终端需求,创造超过2.5万亿美元的市场价值,燃料电池汽车在全球占比将提升至20%-25%。

尽管中国氢气应用量大,但氢气和氢能仍有所区别,前者属于一级能源直接应用,后者则属于二级能源应用。中国氢能产业链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但发展速度和市场潜力都极具优势,未来可期。

氢能源风起

作为低碳清洁能源的细分赛道,中国氢能源投资规模近年保持增长态势。2018年,燃料电池行业开始商业化运营的导入期,当年氢能产业投资总额为850亿元。2019年,氢能产业投资规模翻倍至1805亿元,2020年虽受疫情影响仍保持在1000亿元以上。

2021年的增长更为明显。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1年12月,氢能源燃料电池相关投资项目约85项,投资总金额约1857.13亿元。与2020年名义总投资额超1600亿元相比,2021年投资总金额已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已高于2019年的1800亿元。一名业内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介绍,“新能源行业有一点风向转变,在上游的制氢环节是2021年投资力度最大的环节。”

投资去向以产业园区和企业直投为主。在不确定性较大的情况下,企业直投和产业园区依旧是氢能源行业发展的主要形式,这也延续了资金方一贯的投资方式。不过,时代周报记者亦注意到,百亿元级投资项目大多来自中国能建、大唐集团等资金实力雄厚的央企,民营投资的项目大多不到百亿元。

业内人士认为,燃料电池的机会更多集中在商用车领域。现实中,相比起纯电动汽车只需要动力电池技术的突破,氢能燃料电池汽车需要的不止是燃料电池技术突破,还包括氢气制造、存储、运输等环节发展,涉及全产业链的协作,成为氢能源发展较慢的原因之一。

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曾给出自己的判断。他认为,氢燃料电池汽车要想与纯电动汽车竞争不太可能,现在纯电动汽车市场已经爆发,中长期看也不太可能改变为燃料电池汽车。不过,欧阳明高也指出,燃料电池仅是氢能的一部分,是先导部分、引领部分、核心部分,他对氢能和燃料电池总体前景仍保持乐观。

有业内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氢能应用不局限在燃料电池领域,包括储能、工业等领域也可以发挥更大作用。氢能源行业的未来充满想象力。

二级市场上,同花顺ifind的氢能源指数从2019年开盘的995.956点,一路上涨至2021年的最高点2186.897点。阳光电源、隆基股份、美锦能源、厚普股份进入氢能源指数表现最好的10只成分股列表。

氢能源产业链加速完善

氢能的种类可以分为三种:灰氢、蓝氢、绿氢。

灰氢是通过化石燃料燃烧产生氢气,污染最大;蓝氢是增加了碳捕捉、碳封存技术,但本质仍然是化石燃料燃烧产生氢气,污染比灰氢要小一些;绿氢则是通过光伏、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方式进行电解水制氢,全程零碳。由此可见,光伏企业切入氢能赛道具有先天优势。

阳光电源和隆基股份两家光伏企业均在2021年跨界,切入氢能赛道。2021年3月,隆基股份与上海朱雀嬴私募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共同出资3亿元,成立西安隆基氢能科技有限公司。三个月后,阳光电源成立合肥阳光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此后,晶科科技、保利协鑫能源等光伏企业也宣布进军氢能,主要方向均为发展光伏制氢。

投资电解水制氢设备成为资本共识。据不完全统计,中国能建、中石化、大唐集团、国家能源集团等企业投资的氢能源项目多为制氢项目,而这些项目的投资金额从数十亿元至数百亿元不等。

尽管氢能源投资项目不少,但真正落地的商业项目还是少数。业内人士透露,当下氢能源行业真正在投钱的主要是大型国企、央企和政府,并没有看到很多基金公司。基金公司投资是市场风向标,如若行业投资较少出现基金公司身影,那或许意味着该行业离市场化仍有一段距离。

时代周报记者了解到,包括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在内的30余个省市级政府已相继出台氢能发展规划,包括氢能技术研发、装备制造、市场运营等多方面都被列入氢能发展规划中。

在各地“十四五”规划中,超过10个省市将氢能纳入,包括广东、甘肃、河北、山东、内蒙古、陕西、吉林、广西等省份。整体而言,氢能源行业的潜在投资机会广泛,业界也对氢能源投资活跃度保持乐观,在资本和政策“双重护航”下,氢能源产业链有望进一步加速完善。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 admin
    加关注1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鲁ICP备120157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