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乎被问到一个问题:为什么比亚迪纯电车型国内市场卖不过特斯拉?
前一段时间,在分析2021年手机销量的时候,发现海军水军黑粉混战中,有一个有意思的事,世界销量第一的手机品牌,是三星,华为和小米都曾经阶段性第二,iPhone13出来后,苹果是第二,然后是一堆中国品牌拼刺刀。
如果按照国家排名呢?
中国品牌是当仁不让的第一名。
电动车市场也是类似,特斯拉虽然牛逼,但中国电动车品牌加起来,对特斯拉也是碾压级别的(其实比亚迪算上混动只比国内销量,也是超越特斯拉的)。
乘联会数据,2021年1-12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总量达到了331.2万辆,同比增长181.0%;零售量达到了298.9万辆,同比增长169.1%。其中,12月的新能源乘用车批发月销达到50.5万辆,同比增长138.9%,环比增长17.8%;零售销量达到47.5万辆,同比增长128.8%,环比增长25.4%。
12月份单月新能源车渗透率21.34%,环比+1.39pct;全年新能源车渗透率15.7%,同比+9.7pct。
新能源车对传统燃油车的替代,势不可挡了。
这300多万辆新能源车中,绝大多数是国产品牌。
这就有意思了,为什么中国的品牌做的这么多?大部分品牌的销量都还不错?
原因很简单,中国庞大的消费市场,已经足以支撑起中国品牌多元化健康竞争发展。
但是,消费者选择一个进口大品牌的时候,只有特斯拉可选,这也导致了特斯拉的品牌效应,作为进口品牌的唯一选择,越做越大。
这已经和油车时代,出现了本质的区别。消费者想选一个进口大品牌油车的时候,几乎每个价位都有很多选择。
电车时代只有特斯拉可选。
奔驰的EQ系列和宝马的I系列压根不经打,在市场上几乎可以忽略。
这说明,中国电车的整体市场的活跃成长,这种情况下,比亚迪目前的对手其实不是特斯拉,而是国内的新势力和拼命转型的传统车企。
整体来说,中国的电车品牌之间,是竞合关系。大家相互竞争的同时,还需要通力合作,依托世界第一大汽车市场的庞大需求,把产品做好,把市场做活跃,把市场做大,把绝大多数外国品牌堵在国门外,甚至还要卖出去,占领全世界。
根据工信部公布的数据,2021年全年实现新能源汽车出口31万辆,同比增长3倍多,超过了历史累计出口总和。
其中有一半左右来自于特斯拉,另一半是蔚来、小鹏、上汽等品牌。
欧洲一些国家新能源车转型的决心非常大,挪威的电动车渗透率已经高达90%,可以说是辆新车就是电动车。
几家造车新势力,都把自己的车卖到了挪威。
还有一件有趣的事,比利时最受欢迎的家用电动车,是上汽MG的一款车。这款车虽然在国内很少见,却荣获了比利时汽车协会年度最佳家用电动车大奖。
表面上冲在前面的,是新能源车品牌,但背后支撑这些产能的,是庞大的产业链。
可喜的是,和传统燃油车时代不同的是,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完整的新能源车产业链。
很多人担心引进特斯拉和几十年前引进合资品牌汽车一样,市场换技术,只失去了市场,却没得到技术。
但新能源车时代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一方面特斯拉承诺100%国产化,并且确实落实到位,2021年底,特斯拉的国产化率已经达到了90%左右;另一方面,比亚迪和造车新势力们,已经掌握了核心技术。
中国整个新能源车产业,从电池到电机甚至到外观设计,都将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事实上,除了车联网智能化的部分外,从某种意义上讲,电动车的技术含量要低于传统燃油车。但技术路线是由市场决定的,中、美、欧主导的新能源车市场,正在彻底改变汽车工业。
这个变革过程中,受益最大的,是中国企业。
尤其是以宁德时代等公司为首的新能源产业链的龙头企业,不仅在中国市场呼风唤雨,甚至在世界新能源市场,都是比较重要的角色,这在传统燃油车时代,是从未有过的。
德国车企中,其中90%的动力电池都来自中国。
这就是换道超车的优势: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上。
甚至由于中国的市场空间巨大,起跑的更快。
(图片来源:veer图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