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燃煤问题一度引发广泛关注。我国是煤炭资源大国,煤炭产量稳居世界第一。但是在今年,我国煤炭市场并不平静,价格高企,煤炭资源出现短时紧缺。
为此,国家也是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让煤炭供需紧张的状况得到了有效缓解,动力煤价开始从历史最高点持续回落,那么眼下煤炭供应最新情况究竟如何?
精准保供 煤炭供应已回稳
当记者来到中煤平朔集团的一座露天矿时,这里正在全力增产保供。记者看到,一个原本负责拉石头的车队,现在也加入了采煤作业的队伍。
中煤平朔集团安太堡露天矿生产矿长 张永华:年初定的产量任务是1800万吨,后来根据保供的需要,计划年底产量是2060万吨。
通过增加采掘队伍、压缩交接班时间等手段,这家煤炭企业已安排所属7座生产矿井在年初计划的基础上增产700万吨。按照要求,四季度起,全国所有煤矿要满负荷生产,力争煤炭日产量达到1200万吨以上。那么煤炭企业增产出来的煤炭能否及时运送出去呢?
当记者抵达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一场由铁路、港口、煤炭企业、电厂多方组成的协调会,正在进行。
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货运部主任 李书:每天上午9时,了解一下煤矿生产、装车设备、气候变化和对铁路的其他方面的要求,包括港口的要求。我们通过三级对话、三级联动实现了精准掌握,精准保供。
截至12月13日,全国363家铁路直供电厂存煤7195万吨,较9月底增加4213万吨,增长141.3%,平均可耗天数达25.5天,较9月底增长11.5天,全国所有铁路直供电厂存煤可耗天数已达15天以上。
紧急求助 10月电煤需求集中告急
目前煤炭供应已经趋稳,那么今年以来煤炭市场到底经历了什么?这样一场突如其来的煤炭短缺,究竟是哪些因素引发的?
“请求支援电煤供应!”……这是山西芦子沟煤业公司收到的一封传真。从落款上可以看到,发出这封公函的是河北一家发电企业,日期是今年10月初。根据公函的内容,这家电厂用来发电的煤炭已经所剩无几,只够两天的用量,因此紧急发出了这封求助信,希望煤炭企业尽快给他们供煤。
然而让人不解的是,在我国为了保障电力供应安全,明确要求电厂的存煤量不得低于7天,各大电厂都需守住这条安全底线。如此大规模的电厂存煤告急究竟是如何发生的?
煤炭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个被动局面要从今年3月说起,从那时起,不少电厂就在维持着低库存,可当时的情况并不是因为缺煤补不上库,而是电厂不想补库。
山西怀仁中能芦子沟煤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李元军:一般3月底,正常的北方供暖期一停,各电厂就开始补库存了。该补库存的这个月份,没补库存,就促使了煤炭市场的紧张。
太原煤炭交易中心总经理 谷天野:你不能是每天“吃”多少进多少,有些电厂库存不实不真,本身就较低。
按照惯例,每年三四月份,下游电厂应该趁着淡季买煤补库,可今年的情况却是“该补的月份没有补”“吃多少进多少”,这让这家煤炭企业有煤却卖不掉。而更让人想不通的是,今年三四月份,是全年煤价的最低点,为何电厂不趁着便宜多买点儿煤补充库存呢?
存煤量不达标 电厂为哪般?
煤炭企业认为,在三四月份许多电厂都预判,今年的煤炭价格还会降低,因此都在等待一个更低的价格,所以才没有及时补足煤炭库存,造成煤炭短时期紧缺。那么,事实究竟是怎样的呢?
这间电厂的储煤场最高库存8万吨,当库存达到5万吨,就能满足自己的7天的发电需求,也就是国家规定的电厂最低存煤量。
华电朔州热电公司总经理 李宁:因为在供热期快结束的一个情况下,按照以往的规律,这个阶段应该是一个煤价下降的一个趋势,所以这时候我们的库存的策略是保持一个相对较低库存,希望是控制进煤的成本,在更低的一个点来补库存。
而记者走访的另一家电厂,情况也十分相似。在负责人向记者出示的图表上,粗线是每月煤炭价格,细线是进煤量。可以看到,在今年三四月份煤价较低的时候,这家电厂的进煤量也处在低位。
山西省能源局副局长 王茂盛:今年,电力企业对市场这个判断可能也出现了一些偏差,一直说预计价格要下滑,但是实际上一直在增长,一直没有补。
而整个行业的共识,也更加让电厂对于煤价走低的趋势深信不疑。这是一份记者找到的一家金融机构在去年年底发布的“煤炭行业2021年策略报告”,其中明确提到“长期来看,碳中和政策可能导致煤炭需求下降”“煤炭产量与价格难以出现长期的大幅上涨”。
另一方面,2020年我国清洁能源的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比上年提高了1个百分点,煤炭消费量占比同比下降了0.9个百分点。无论是金融机构还是统计数据,都让市场预期更偏向于煤炭量价双双走低。
用煤需求叠加 燃“煤”之急出现
正当观望之中迟迟没有补库的电厂还在盘算着何时买进低价煤炭的时候,夏季用电高峰和冬季供暖前的集中储煤,让市场上的煤一下子成了香饽饽。9月份,山西、内蒙古等地的煤炭主产区再现排长队运煤的车队,各路资本开始纷纷涌入市场,在这样的情况下,煤价开始快速上涨。
电力调度系统显示,电厂在夏季迎来了发电高峰。可此时,日常发电所需的4500大卡动力煤却几乎一煤难求,如何找煤让电厂负责人犯了难。
华电朔州热电公司副总经理 王夙:通过市场化采购,供应商基本上不报价,他也找不到量。比如提十万吨的需求量,采购下来能有五六万吨,但是这个时候价格也上升了。
与此同时,一些人乘机开始了囤积居奇、倒买倒卖的把戏。晋陕蒙等煤炭主产地一些煤矿周边存在大量未办理相关手续的无证照存煤场所,为不法贸易商囤积煤炭提供便利,严重扰乱煤炭市场正常经营秩序。煤炭价格在各路资本的推波助澜之下越抬越高。而此时,正值各大电厂的冬储煤补库期,本就低库存的电厂愈发束手无策。
接连经历了迎峰度夏和冬储煤两个需求旺季,让各环节的煤炭库存明显下滑。2021年9月末,全国煤炭企业存煤4800万吨,环比下降2.3%、同比下降25.0%;全国火电厂存煤约0.8亿吨,环比下降18.4%、同比下降44.5%,存煤可用约13天。煤价高企、供应不足,有的供电企业竟然出现无煤可烧的尴尬局面,少数地区拉闸限电,严重影响生产和生活。
山西省能源局副局长 王茂盛:到四季度的时候,我们发现好多电厂库存不足,最后导致供应紧张,大家又遇到这种冬季供暖,市场上也要抢煤,所以10月初就出现了煤炭供不应求。
立足基本国情 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
就在刚刚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针对能源问题有着这样一段论述:“要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增加新能源消纳能力,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那么在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下,煤炭产业该往哪儿走?如何在转型过渡期保障能源安全?
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专家 周大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个长期努力的结果,不要毕其功于一役,我们目前能源还是一个没有完全完成工业化的过程,所以我们现在看来能源消费在短期内还是会总量有所增加。从化石能源为主,向非化石能源转换方面,要持续地、长期地做努力。
今年出台的“双碳”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制定出了能源转型的时间表。到2025年,我国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到2030年,达到25%左右;到2060年,这一数值达到80%以上。并要求“十四五”时期严控煤炭消费增长,“十五五”时期逐步减少。
当前,中国的能源结构正由煤炭为主向多元化转变。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天然气、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煤炭消费所占比重下降0.2个百分点。
传统能源逐渐退出,新能源加快发展,是大势所趋。2020年中国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56.8%。
眼下,新能源的替代水平仍待提高。光伏风电等都有连续性较差、存在地理限制、容易出现短期内过剩或短缺的问题,稳定性不足,实际发电小时较少。针对这一现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开出的药方是“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
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专家 周大地:新能源现在主要的问题还是要加快发展,第二个新能源也要及时技术进步,要加强储能各方面的这种适应能力,能够使我们电力稳定性能够得到保障。火电要进行所谓清洁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以后可能还要脱碳。碳捕捉碳封存技术,各方面还需要更多的探索,技术的创新。
(图片来源:veer图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