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电厂之所以采用烟囱对其燃烧产物进行高空排放,是为了污染物的有效扩散,以减小对地面居民生活的直接影响,而捕集压缩后的二氧化碳只能储存在地下,一旦扩散,没有向高空的快速扩散条件,其潜在的威胁之大是显而易见的。大规模技术减排要处理的二氧化碳的体积非常大,二氧化碳气体又具有很强的沿地面的扩散能力,从战略角度讲,这种扩散能力很可能使二氧化碳的储存点成为战争时期敌方攻击的目标。所以我认为大规模储存二氧化碳的战略危险非常巨大。
碳捕集最终目的是什么
中国工程院院士倪维斗:
碳利用应放在首位
如果单纯考虑碳捕集后封存,不会产生任何的经济效益,反而由于增加了监测、运行等成本,无论是对于政府还是企业,都难以长期负担这部分成本。如果从二氧化碳的利用入手,使电厂或其他碳源捕集的二氧化碳能够产生经济效益,则可以相对容易地延伸碳捕集的产业链,对于政府和企业来讲更易于实施,使得碳捕集的可行性更强。因此,要想推广碳捕集就得将碳利用放在首位。
中国石油大学二氧化碳实验室主任彭勃:
二氧化碳驱油最现实可行
碳捕集要想大规模推广,目前最现实可行的办法是用于油田驱油。3吨二氧化碳可以驱出1吨油。利用二氧化碳提高石油采收率,可获得较好的回报,是目前碳捕集推广最现实可行的第一步。一般油田的实际采集量只能达到勘探量的一半,还会有大量的石油夹杂在岩层之中,油田勘探公司会把水蒸气灌入地下,“挤”出那里面的石油。而二氧化碳驱油技术可以取代水,且还能让40%的二氧化碳代替藏在岩层里的石油留在缝儿里,起到了部分碳封存的效果。既减排了二氧化碳,也能多产石油。
二氧化碳驱油技术在美国已经运用了20多年,近几年国内油田也开始研究这项技术。如中原油田濮城一废弃油藏就通过试验二氧化碳驱油再获新生。该油藏已连续14年综合含水达到98%以上,用水驱油已无经济价值。2008年6月开始进行二氧化碳驱油试验,井组日产油从0.6吨上升至15.9吨。截至去年3月,累计注入二氧化碳1.23万吨,累计增油3272.7吨,预计实施二氧化碳驱油后井组采收率可提高7.9%。
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院长许世森:
碳利用就是减排
应该这样想,假如不在工厂安装碳捕集装置,那么工业生产中需求的二氧化碳从何而来?可乐、啤酒大家还是要喝的呀!它是不是要通过别的方式例如烧天然气或者利用其他燃料专门来制造二氧化碳?其实我们等于是循环利用了一部分二氧化碳,肯定对于整个总量来说是起到了减排效果。二氧化碳在大气层里是很少的,只占了1%都不到。假如不捕集,就得费劲去生产,安装碳捕集是变废为宝。
绿色煤电有限公司研发工程师刘宇:
鼓励扩大碳需求量
目前利用量太小。二氧化碳的工业用途非常广泛,但用量却并不大。中国目前二氧化碳的年消费能力是200万~250万吨,而一个几十万千瓦的燃煤电厂1年所能捕集的二氧化碳的量差不多也是100万~200万吨。换句话说,一个电厂的捕集量,就能与全国的消费量持平。整个长三角地区,每年对二氧化碳的利用量也仅15万吨,仅上海石洞口电厂每年所捕获的10万吨二氧化碳就已经满足这个中国最发达地区消费总量的2/3。那么,越来越多的被捕集的二氧化碳,应该怎么办?所以,应该鼓励扩大碳需求量。市场会刺激碳的开发利用。 (本专题由原小瑛整理)
神华集团近年也在积极探索CCUS技术,目前已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建成国内第一个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的工业化示范项目。图为去年6月该项目的奠基现场。 (CFP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