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采购

发产品

  • 发布供应
  • 管理供应

机床再制造市场遇冷 期待政策支持

   2011-06-30 0
导读

自工信部、发改委等11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推进再制造产业发展的意见》以来,再制造的概念受到持续关注,机床再制造作为与汽车零部

自工信部、发改委等11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推进再制造产业发展的意见》以来,“再制造”的概念受到持续关注,机床再制造作为与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并列的三大再制造领域之一,引起行业极大关注。但机床再制造市场发展并非一帆风顺,甚至让人觉得推进速度有些缓慢。中国机电装备维修与改造技术协会理事长兼机床再制造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魏连成表示,“机床再制造,尤其是机床再制造的产业化,目前面临政策和市场两方面的制约。”

再制造,机床后市场

机床再制造无疑契合了循环经济、绿色环保的发现理念,因此近年来热度不减。根据数据统计,再制造与制造新品相比,除了性能上不输外,还可节能60%、节材70%、节约成本50%。因此,再制造不仅可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也能同时获得不可估量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魏连成指出,按照目前国内市场机床保有量800万台、每年设备淘汰率2%估计,每年淘汰量达到16万台,实际上形成了很大的再制造市场基础。

重庆大学制造工程研究所副所长曹华军教授对机床再制造技术有较为系统全面的研究,他指出,机床产品应该有一个销售-维护-再制造的完整链条,借用汽车后市场的概念,机床再制造应该属于机床后市场,并将形成较大的利润空间。与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不同的是,机床再制造大多是创造性再制造,实现功能升级、数控化,不属于恢复性再制造,体现出较高的附加值。

维修改造仍是主流

目前,在中国从事机床再制造的主要力量是专业机床再制造企业,实际上是机床维修改造企业,此外还有机床制造企业及数控系统制造企业,这三类企业构成了当前国内机床再制造的主体。

而我国机床再制造业务仍然停留在维修、数控化改造的阶段。“尤其是以大重型机床的维修改造为主,这样显然很难形成批量化、产业化。”魏连成认为,相比于欧美成熟的再制造产业,我们的大重型机床的维修改造处于再制造的初级阶段。

据魏连成介绍,目前国内市场上的设备维改企业有几百家,来自于两个系统:近年来很多企业改制后都把为主业服务的机修车间、分厂等副业分离出去,成立了独立公司;同时,一大批专业技术人员纷纷组建民营维改公司也应运而生,他们共同形成了目前的机床维修改造行业。

实际上,作为工信部机床再制造试点单位的武汉华中自控技术有限公司和同样作为联盟成员的济南新吉尔科技有限公司就分别与武汉重型机床集团和济南二机床集团有渊源。

机床制造企业从事再制造业务有很大优势,但现实的情况是,由于新机床的市场形势非常好,这些企业往往没有精力从事再制造业务,也担心再制造产品影响新机床的销售,因此多数机床制造企业甚至对再制造业务存在天然的抵制。这正是魏连成所说的市场制约。

循环经济的政策导向

目前,美国、日本和德国等发达国家的机床工业已不景气,但机床改造却成为新增长点。这对我国机床工具行业而言,是十分值得借鉴的。

美国有300多家专业从事机床再制造的企业,分类极细,对大型多功能机、齿轮加工机、金属切削机床都有专业公司负责再制造,并提供售后及质保。欧美各国已形成了较完善的旧件物流体系,再制造商通过各种渠道回收废旧机床,评估价值、重新设计、制造完成后打上“再制造”标签,重新进入市场销售。这实际上避免了国内多数用户担心的再制造产品“假冒伪劣”的嫌疑。

再制造产品被当做“假冒伪劣”产品影响企业信誉是多数机床制造企业十分担心的。这实际也反映出再制造产品定位、监管、认证等体系仍然缺失或不清晰。知识产权、税收等政策问题也确实是当前企业再制造积极性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是再制造企业增值税中的销项税额难以抵消。

业内多认为相关部门应该从循环经济的角度加快推进机床再制造产业发展,鼓励机床制造企业进入再制造市场,推进机床再制造产业化,尽快给予明确的优惠政策支持,如税收优惠、财政补贴。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原创作品,作者: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kongfen.org.cn/news/show-1783.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入驻

企业入驻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权

入驻热线:

请手机扫码访问

客服

客服热线:

小程序

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产品

为您提供专业帮买咨询服务

请用微信扫码

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收获商机

微信扫码关注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