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药“污染门”:折射“原料药大国”现实困境

   2011-06-24 5740

  哈药总厂始建于1958年,是中国重点抗生素生产基地、国家大型一级制药企业,现有员工近万人。这样一个大型企业竟排污扰民多年,并且一直难以解决。

  今年54岁的岳实现,是哈尔滨市郊县居民,去年在哈药总厂不远处购买了一套价值44万元的商品房,如今成了他心头最大的一个负担。“房子守着一条臭水沟,一到夏天药厂就经常向外排废气,臭烘烘的根本不敢开窗户。儿子在市内打工,因为房子周围味道不好也不愿回来,现在就我和老伴偶尔来这儿住一阵,因此房子也没装修。药厂排放的怪味真是坑苦我们了。”岳实现说。

  岳实现说的臭水沟便是哈尔滨市学府路附近的何家沟,目前承担着哈药总厂的污水排放任务。多位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的老居民说,从前何家沟内流淌的还是清水,他们还在里面洗过澡,可是后来水质开始发生变化,味道也越来越大,时间长了还觉得头晕。最近一段时间,何家沟的污水有时是黄色有时呈黑色。

  在距离哈药总厂不到十公里的范围内,还有多所拥有上万师生的大学,数万名师生同样饱受“药厂怪味”的煎熬。“一到夏天就会经常有一股奇怪的味道笼罩在校园上空,简直太难闻了,再加上天气闷热,感觉非常不舒服,也不知道这怪味闻久了对身体有没有伤害。”黑龙江大学教师史维国抱怨说。

  记者:“这里空气中充满了臭味”

  按照当地居民指引,记者沿着何家沟找到了哈药总厂的排污口,这里空气中充满了臭味,出水口流出的黄色污水,与来自何家沟上游的黑色浑水在此处交汇,泾渭分明,十分醒目。

  据了解,哈西地区怪味并不是最近一段时间才有,至少困扰当地居民有二三十年之久,夏天感觉尤其严重,居民曾经多次向政府部门反映这一情况。遇到天气不好时,这股怪味可以飘散到市区内更远的地方。

  《经济参考报》记者近日从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三道街来到哈药总厂附近的何家沟附近,只见一条细长的河沟中流淌着黄色液体,气味刺鼻,河岸周边,垃圾遍地。按照当地居民指引,记者沿着何家沟找到了哈药总厂的排污口,这里空气中充满了臭味,出水口流出的黄色污水,与来自何家沟上游的黑色浑水在此处交汇,泾渭分明,十分醒目。

  当地一家媒体记者介绍说,哈药排污扰民情况,最近几年多家媒体都对此事有过报道,有的报纸甚至推出了系列追踪报道,药厂和当地政府也表态要“治理污染”,但“药厂怪味”一直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黑龙江省政协委员、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超声科主任田家玮曾连续几年联合多名政协委员上交提案,分析了药厂怪味的危害,并提出了“整改、搬迁”等一系列建议。

  田家玮说,她在药厂对面的哈尔滨医科大学住了约30年,对这个情况非常了解,药厂排污情况很早就存在,这十年来愈演愈烈。她在2008年当上黑龙江省政协委员后,曾经多次反映哈药总厂污染问题,2011年更是联合100余名政协委员要求药厂进行搬迁,政府部门每年都给予回复或者来电话说明情况,但污染治理情况并不明显。“如果政府不下决心,不下大力度整治,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厂方:气味治理“持续投入和改善”

  哈药集团制药总厂环境保护部部长韩洪彬坦承,“气味治理有一定的难度”。国家有两个气体排放标准,一个是“排放口标准”,一个是“厂界标准”,根据监测,他们排放的气体的指标均低于这两个标准。

  据哈药总厂副厂长马杰介绍,怪味的来源是硫化氢等次生污染,硫化氢是在处理污水的时候产生的,他承认,怪味确实对周边群众的生产生活产生了影响。

  马杰说,“我们企业在气味治理上从未间断,环境治理的费用逐年提高,以前每年5000万元左右,2011年环境治理的预算达到7000万元。”

  据他介绍,2004年,哈药总厂开始上马气味治理设施,先后建立了多座气味处理设施。2009年和2010年,哈药总厂又投入1900余万元,将生物处理系统进行封闭,将气味收集处理、高空排放。“随着投入增加,气味污染显著改善。近十年是一个持续投入和改善的过程。”马杰说。

  哈药集团制药总厂环境保护部部长韩洪彬坦承,“气味治理有一定的难度”。国家有两个气体排放标准,一个是“排放口标准”,一个是“厂界标准”,根据监测,他们排放的气体的指标均低于这两个标准。

  对于有居民反映最近哈药总厂污染加剧的问题,韩洪彬解释说,今年3月以来,经环保部门批准,哈药总厂污水处理厂进行了设备检修。虽然采取了减产等措施降低污染物排放,但污染物排放浓度仍然比从前升高不少。

厂方:闻不到怪味“基本做不到”

  “人的嗅觉很灵敏,达到国家标准千分之一的怪味就能闻到。我们一直尽力在做,但要想让居民闻不到药厂的怪味,这个很难,基本做不到。”马杰说。

  《经济参考报》记者在哈尔滨市环保局了解到,2009年1月到2011年2月,在线监测的哈药总厂排放的废水的C O D (化学需氧量)平均浓度始终在121-277之间徘徊,据环保部门介绍,这些年来该企业一直处于“低污染排放”的状态。

  至于“怪味”,据哈尔滨市环保局监察支队支队长彭旭介绍,多年来,市环境检测中心站多次组织对哈药总厂的专项监测,结果表明硫化氢多数达标,只有2009年8月12日晚9时至12时的一次监测,硫化氢超标1.37倍。而另外一个指标臭气浓度,历次监测均超标20倍左右。

  环保部门一直对哈药总厂的污染情况进行监测。2004年以来,哈尔滨市环保部门督促哈药总厂建设了7套气味处理设施,用以处理气味污染。

  即便如此,药厂周边居民对药厂的气味改善感觉并不明显,还是不断投诉。一位在附近住了30年的老住户告诉记者,哈药总厂的怪味很久之前就有,近十年愈演愈烈,丝毫看不出改善,有的人甚至出现了头晕、恶心的症状,多次投诉也没有效果。

  “人的嗅觉很灵敏,达到国家标准千分之一的怪味就能闻到。我们一直尽力在做,但要想让居民闻不到药厂的怪味,这个很难,基本做不到。”马杰说。

  应对:应加大污染违法成本

  安邦咨询集团医药行业研究员边晨光认为,忽视了环保,只考虑经济利益的企业是短视的。制药企业生产的药是用来治病的,但企业同时污染了环境让人得病,“这很可笑”。

  有关专家认为,环保是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从国家角度来说,必须有严格的、能够有效实施的法律法规,而且必须得到严格执行,不让企业钻空子。一个企业违规“成功”,很多企业就会效仿。

  哈尔滨商业大学药学院院长金哲雄说,原料药生产排放的怪味气体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治理的难度也比较大,一般都在边远的地方,甚至是在山沟里面生产。哈药总厂“污染门”事件反映出,个别企业只考虑自身的经济利益,在环保上不想多投入。

  安邦咨询集团医药行业研究员边晨光认为,忽视了环保,只考虑经济利益的企业是短视的。制药企业生产的药是用来治病的,但企业同时污染了环境让人得病,“这很可笑”。对于制药企业来说,环保是一种社会责任,不能只考虑企业自身的经营销售,只顾赚钱,给子孙后代留下沙漠和臭水沟。

  据哈尔滨市环保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些年哈药总厂在污染防治上做了一些工作,但总体投入严重不足。产能在增加,相应的污染防治设施没有跟上。另外,违规违法问题处理不够有力,企业的污染违法成本低,客观上“纵容”了企业的污染行为。有关人士认为,每年几百万元的“排污费”,对于一年产值几十亿元的企业来讲,可以说是“九牛一毛”。

  专家认为,企业自身要履行社会责任,增强环保意识,增加环保投入,做到产能与相应的污染防治设施匹配。同时,有关部门应当更加严格地执行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加大处罚力度,才能有效督促企业进行污染防治。“现在有法规,但是这么多年治理还见不到明显效果,这值得深思。”边晨光说。

  进展:迫于压力药厂启动搬迁计划

  6月5日,“世界环境日”。哈药排污扰民再次被媒体曝光,并在互联网的推动下,迅速演变为全国热点,而这次舆论风暴似乎比从前来得更为猛烈。在舆论压力下,黑龙江省及哈尔滨市开始介入要求哈药总厂关停高排放、高污染车间和项目,增加对气味、污水治理项目和设施运行的投入,确保污染处理设施正常稳定运行。

  6月14日,哈药总厂与哈尔滨市阿城区政府正式签订合作建设哈药总厂新厂区项目协议。哈药总厂将按照“局部搬迁,分步实施,产业转型,根治污染”原则,大力发展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一期工程预计投资20亿元,引进环保新工艺、先进设备,确保生态环境不受影响。

  “这次新厂建设不是简单的厂区迁移,而是"产业转型和提档升级",达到老厂区无法实现的工艺技术水平和环保治理水平。”哈药总厂厂长吴志军说。

  6月16日,哈尔滨市举行哈药总厂超标排放整改情况通报会:目前哈药总厂治污整改效果逐步显现,废水、废气排放已初步达标,还需进一步加强治理。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 admin
    加关注1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鲁ICP备120157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