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基本实现复工复产、3月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9%、4月上中旬发用电量增幅由负转正……近期,工业经济运行呈现积极变化。
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指出,当前中国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但国外疫情仍在扩散蔓延,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剧,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工业经济运行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形势仍不容乐观。但从长期趋势看,疫情的冲击和影响是阶段性的、总体可控的,不会改变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
主要工业指标有较明显改善
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黄利斌介绍,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8.4%,其中前两个月同比大幅下降13.5%;工业产能利用率仅为67.3%,同比回落8.6个百分点;1-2月份企业亏损面达到36.4%。
应对冲击,一系列逆周期宏观调控政策及时推出。黄利斌指出,随着政策效果逐步显现,主要工业指标出现较明显改善。3月份规上工业增加值下降1.1%,降幅比前两个月收窄12.4个百分点;一季度制造业投资下降25.2%,比前两个月收窄6.3个百分点;3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从2月份的35.7%回升到52%。
新经济新动能表现抢眼。互联网应用在满足人们正常生产生活需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一季度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2%,移动互联网流量在去年同期增长129.1%的基础上再增长39.3%,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5.9%。产业发展方面,一季度集成电路、自动售货售票机、电子元器件产量分别增长16%、35.3%和16.2%。
在黄利斌看来,一系列变化彰显中国经济的巨大韧性。“随着扩大内需政策安排的落实,有利因素会进一步集聚,市场预期和信心会进一步增强,将为实现制造业全面复产达产提供更加有力支撑。”
汽车产销形势有望好转
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汽车产业上下游产业链条长、涉及面广,受疫情影响较大。
根据工信部数据,一季度中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347.4万辆和367.2万辆,同比分别下降45.2%和42.4%。新能源汽车一季度产销量分别为10.5万辆和11.4万辆,同比分别下降了60.2%和56.4%;其中,3月份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同比降幅是56.9%和53.2%,比2月份有所收窄。
为促进汽车消费,一系列新措施接连出台:将年底到期的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和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延长2年;中央财政采取以奖代补方式,支持京津冀等重点地区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柴油货车;对二手车经销企业销售旧车,从5月1日至2023年底减按销售额0.5%征收增值税。
同时,各地加快出台促进汽车消费的政策措施。黄利斌介绍,“随着前期受到抑制的消费需求逐步释放以及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有关政策的落实,汽车的产销形势将进一步得到恢复甚至好转。”
力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当前,全球疫情对世界经济的巨大冲击在进一步发展演变,对中国的负面影响还在进一步深化,要以更有效的措施把损失和影响降到最低程度。”黄利斌表示,将千方百计为制造业复工复产达产创造有利条件,努力畅通产业链供应链循环,为经济恢复提供有力保障。
黄利斌介绍,工信部已推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强化对中小微企业帮扶支持,组织“一对一”驻企协调、“点对点”帮扶指导,推动发挥龙头企业的牵引作用。截至目前,已通过线上平台、线上培训等方式,为20多万家中小企业享受优惠政策提供方便;1-3月份清理拖欠民营和中小企业账款288亿元;92家龙头企业共带动上下游40余万家中小企业协同联动复工复产。
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4月21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开工率和复岗率分别达到99.1%和95.1%,其中湖北省分别达到98.2%和92.2%。
文章来源:长江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