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场的预期中,2020年的首次降准到来了。2020年1月1日,央行发布消息,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降低社会融资实际成本,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020年1月6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
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降准是全面降准,体现了逆周期调节,释放长期资金约8000多亿元,有效增加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稳定资金来源,降低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资金成本,直接支持实体经济。此次降准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有利于实现货币信贷、社会融资规模增长同经济发展相适应,为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并且用市场化改革办法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有利于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进一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对于降准是否有利于缓解小微、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降准增加了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仅在省级行政区域内经营的城市商业银行、服务县域的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和村镇银行等中小银行获得长期资金1200多亿元,有利于增强立足当地、回归本源的中小银行服务小微、民营企业的资金实力。同时,此次降准降低银行资金成本每年约150亿元,通过银行传导可降低社会融资实际成本,特别是降低小微、民营企业融资成本。
同时,央行有关负责人强调,此次降准与春节前的现金投放形成对冲,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仍将保持基本稳定,保持灵活适度,并非大水漫灌,体现了科学稳健把握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稳健货币政策取向没有改变。
实际上,市场对本次降准早有预期。2019年12月2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成都考察时指出,“国家将进一步研究采取降准和定向降准、再贷款和再贴现等多种措施,降低实际利率和综合融资成本,推动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明显缓解。”多位分析人士此前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均认为,央行会在近期宣布降准。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降准意在降低实体经济资金成本,选择1月初作为时间窗口主要基于两方面原因,一是因为临近春节,市场资金需求量大,特别是银行的现金需求规模要高于往常;二是2020年1月份地方债有望集中发行,叠加银行年初信贷投放规模较大因素,这些都需要大量中长期资金注入,降准可以向银行释放低成本资金,为市场提供充足的流动性。
“此次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符合市场预期。”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鉴于2020年1月份有6000亿元逆回购陆续到期,叠加缴税、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春节期间的现金需求等因素,通过降准释放的8000亿元资金一方面可以满足上述流动性需要,另一方面释放低成本长期资金有利于降低银行资金成本,引导银行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预计2020年1月20日新一期LPR报价会出现小幅下降,1年期LPR为4.1%,5年期以上为4.75%。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预计2020年1月20日1年期LPR报价将下调5个基点,2020年或将还有1次至2次全面降准。他指出,根据新LPR报价机制,商业银行每月在LPR报价过程中,除了参考MLF利率外,还要在此基础上进行加点,而加点主要考虑银行资金成本、风险溢价水平和信贷市场供需状况。伴随此次降准推动银行资金成本下行,1月20日1年期LPR报价有望恢复5个基点左右的下行态势。此外,综合考虑2020年宏观经济发展态势,预计除了本次全面降准外,今年央行还有可能再实施1次至2次、共计1.0个百分点到1.5个百分点的降准操作。而在此期间,为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央行还有可能实施2次左右的定向降准。其次,为体现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加大,2020年央行除了将继续动用降准这一数量型工具外,还有可能延续2019年11月5日开始的MLF利率小幅下调过程,“量价并进”将是今年货币政策实施的一个重要特征。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