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钢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采用钢渣水淬等自主知识产权新技术,将每年产生的300多万吨废渣回收利用,不仅在原来存放钢渣的地方腾出4万多平方米土地,而且在原来存放污泥的地方建起一座1750立方米的高炉。在技术装备改造中,济钢开发了钢坯在线直送新工艺,采用国内领先的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钢坯直接进入轧钢,流程更短,效率更高,占地更少。
济钢土地办的同志告诉记者,济钢通过大力实施节约集约用地战略,内涵挖潜,实现了节约集约用地与规模效益增长的双赢。与2000年相比,济钢的钢产量提高2.4倍,实现利税提高3.1倍,而厂区占地面积仅增加了15%,生产负荷达到了1067吨/亩,处于行业领先水平。2006年,济南炼油厂被授予山东省节约集约用地先进企业称号。
相比济钢,济南炼油厂离老城区距离较近,企业扩能改造受到更严重的制约。该厂坚持“依托老厂,扩能改造,少征土地;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少用土地;严格管理,综合利用,少占土地”,走出了一条有特色的节地发展之路。
围绕装置布局紧凑化、一体化,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济炼所有新建装置都要经过土地使用论证,所有工艺流程都要进行设计优化,尽量减少土地空间的占用,而且对有原料互供的装置,实施一体化建设,形成联合装置格局,既减少了岗位人员,也减少了土地占用。该厂将50万吨/年延迟焦化装置、120万吨/年柴油加氢年装置、2万立制氢装置这三套装置进行统一布局,与同行业同类装置建设土地占用相比至少节省一半。
“十一五”期间,济炼规模不断提升,总量持续做大,原油加工量由180万吨/年提高到410万吨/年,增长128%。济炼先后对常减压、聚丙烯、丙烷脱沥青、气体分离、汽油催化重整、硫磺回收等十几套装置进行了大规模的扩能改造,做到了规模扩大,用地不增。
目前,济炼总用地面积为177公顷,投资强度为2250万元/公顷,建筑密度为35%,产值5724万元/公顷,实现了土地使用的规范化、效能化。由于在节地挖潜方面作出的突出成绩,2006年济南炼油厂被授予山东省节约集约用地先进企业称号。
产业聚集:项目向园区集中,从选商引资中“生”地
为改变工业招商引资项目遍地开花、浪费土地资源等不良现象,历城区积极扶持工业项目走产业聚集的路子,充分发挥土地利用集聚效应,在高起点规划用地和合理进行功能分区的基础上搞好配套设施建设,提高投资吸引力,形成了工业向开发区集中的格局。
济南临港经济开发区是1993年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的省级经济开发区,因济南国际机场坐落于此而得名。几年来,开发区变招商引资为“选商引资”,严控入园项目投资强度和经济指标,并对经营不善的现有项目,协调企业通过合作、出租或转让的方式,盘活存量土地。在一个工业园区,不到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引进了30余家收益高的项目,其中最大的采埃孚转向机(山东)有限公司占地仅50亩,生产、办公、仓库都集中在面积6300平方米的一栋建筑内,平均每亩土地实现利税超100万元。
采埃孚商用车转向机(山东)有限公司是世界500强企业之一,该公司创建于2005年10月,先期投资1.4亿元,注册资本8410.75万人民币,2010年销售收入约7.9亿元,利税额1.8亿元。公司为扩大生产,在不增加土地的前提下,连续追加投资,投资总额增至4.06亿元,投资强度达到812万元/亩。
在开发区欧洲工业园区,记者了解到,随着济南临港经济开发区的全面成熟,该园区已基本无产业用地可供。如今,他们正积极鼓励企业“零增地”扩张,通过鼓励企业利用厂区内存量土地改建、扩建厂房或实施厂房改造加层,提高土地利用强度,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让园区的每一寸土地生金长银。
产业聚集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高效益、高产出拓宽了新路,释放出巨大的聚集效应。在济南市2009年的综合考评中,临港开发区土地开发程度、工业用地产出效益、土地利用监管绩效、土地供应市场化程度都达到了100%,土地利用集约度综合分值达到了95%以上。
“要健康发展,必须走节约集约之路。今天对现有土地资源利用不足,将来就会成为历史的罪人!”宫承义说,为达到集约用地的目的,每年年初区政府都对用地项目进行排序,优先保证投入产出强度大、低炭环保的项目用地并控制用地规模。凡不符合土地总体利用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及国家产业政策的,不列入年度供地计划,同时历城国土资源分局为用地单位搞好服务,通过服务增强用地单位对政府的信任度;并通过宣传提高用地单位节约集约用地的积极性。
区委书记李胜利认为:“在新增指标之外,土地仍然大有文章可做。规划实施好了,比新增用地贡献要大的多。”他告诉记者,历城区经济发展的后劲已经凸显,严格的土地管理并没影响经济发展,今年以来区级财政始终保持30%以上的增长,在济南名列前茅,这都源于严格规范的管理,侧面也反映出土地产出率、利用率更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