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农业农村部、财政部、生态环境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应急管理部、人民银行、税务总局等10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生物天然气产业化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了我国生物天然气发展的方向、目标、任务和政策框架,明确提出生物天然气作为绿色低碳清洁可再生燃气新兴产业,将纳入国家能源体系,要强化统筹协调,发挥市场作用,建立产业体系,以产业化方式推进发展生物天然气产业,到2025年产量超过100亿立方米,2030年超过200亿立方米。
生物天然气是以农作物秸秆、畜禽粪污、餐厨垃圾、农副产品加工废水等各类城乡有机废弃物为原料,经厌氧发酵和净化提纯产生的绿色低碳清洁可再生的天然气,同时厌氧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沼渣沼液还可生产有机肥,不仅保护生态环境,还能助力生态循环农业。
发展生物天然气对我国能源发展意义重大。 “十三五”以来,我国天然气消费增长较快,进口依存度快速提升,2018年进口天然气9038.5万吨,大幅增长31.9%,对外依存度升至45.3%,成为全球最大的天然气进口国。发展生物天然气,有利于增加国内天然气供应,提高能源安全保障水平。生物天然气项目主要布局于具备资源和市场条件的县域,利用当地城乡有机废弃物,能增加农村气源供应,加快替代农村散烧煤。生物天然气对城乡各类有机废弃物进行规模化处理和利用,能有效解决粪污、餐厨垃圾以及秸秆露天焚烧等引起的污染问题,保护城乡生态环境。生物天然气在生产过程中伴生的沼液沼渣还能生产高品质的有机肥,有利于减少化肥使用量、改良土壤、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生物天然气开辟了可再生燃气产业,将加快我国生物质能开发利用的转型升级,推动新能源从发电向燃气领域扩展延伸。
我国政府非常重视发展生物天然气产业。2016年12月,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提出“以沼气和生物天然气为主要处理方向,力争在‘十三五’时期,基本解决大规模畜禽养殖场粪污处理和资源化问题”。2018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提出“实施生物天然气工程”。2018年12月,国家能源局向各省及九家央企下发了《关于请编制生物天然气发展中长期规划的通知》,首次将生物天然气纳入能源发展战略及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提出将建立优先利用生物天然气的发展机制。本次出台的《指导意见》,为我国生物天然气产业化发展指明了方向和目标。
中国具有发展生物天然气的良好条件。我国天然气消费量增长较快,需求缺口大,为生物天然气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而作为人口大国和农业大国,可用于生产生物天然气的有机废弃物资源丰富,每年可收集农作物秸秆量近9亿吨,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每年产生粪污20.5亿吨,年产餐厨(含厨余)垃圾2.5亿吨,保守预测生物天然气可开发特气网潜力大约为2500亿立方米。
生物天然气在我国发展了10多年,但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规模较小,没有形成完善的产业体系、技术支撑体系和政策体系。截至2018年底,我国生物质能发电累计装机1781万千瓦,生物天然气总产能约为5760万立方米。农业农村部在2018年底至 2019年初对中央财政资金支持的64个生物天然气项目的追踪调研结果显示,在运项目只有22个,还没有成功的规模化应用项目,项目建设仍处于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经验、探索自身市场发展路径的过程中。
尽管如此,但国内市场各地对发展生物天然气积极性很高,2019年全国首批申报的生物天然气产业化示范储备项目有489个,涉及25个省(市),总投资约900亿元。《指导意见》提出了多项促进生物天然气产业化发展的政策措施,如将生物天然气纳入能源管理体系,纳入促进天然气协调稳定发展工作方案、天然气产供销储工作方案、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规划方案,制定生物天然气优先利用政策措施等。这些政策的落地,将为我国生物天然气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强大的政策支持是推动我国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独特优势。随着《指导意见》提出的促进生物天然气商业化发展的政策措施的落实,我国生物天然气产业的发展将快速起步。
文章来源:中国石化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