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由中国机械通用零部件工业协会与上海钢联电子携手主办的“钢铁与机械基础零部件产业链高峰论坛”在苏州召开。中国机械通用零部件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王长明表示,我国与国外机械主机制造方面的差距已日趋缩小,但是在零部件的生产方面还是有很多长期依赖进口,“中低端过剩,高端不足”的现象明显。
目前行业主要是受“原材料、生产工艺、机械装备”等这些因素的制约,其中高端产品的原材料供应问题比较突出。
王长明建议,需加强零部件生产企业与冶金材料企业间的沟通,把特种材料的开发列入共同的发展规划,此外由于零部件生产对原材料(钢材)的需求有“品种多批量小”的特点,因此在将来“需要建立一个沟通平台,将需要同一品种钢材的企业联合起来,在形成一定的批量后再向钢铁生产企业进行采购。
中国特钢企业协会顾问胡名洋表示,“十二五”期间钢铁发展存在着难点,比如增长动力减弱、节能减排要求提高、资源压力越来越大等等。特钢企业在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上要在“不宜复制”上下功夫,用技术差异营造核心竞争力。同时,他认为,区域差异是最易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应花气力在“地区十二五规划”中找出钢铁的特色需求。
在当天的会议上,上海钢联副总裁、首席分析师贾良群作了一场有关“中国钢铁市场展望”的报告。贾良群认为,当下一些影响中国钢市的负面因素正在加速发酵,高产量、高库存、高成本等“多高”阶段还未真正过去,另外,宏观经济紧缩的压力以及金融市场的不利预期等负面因素影响,市场在二季度后期存在着下调的客观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