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型铸锻件行业长期存在的“缺少优质阀门锻件”的问题即将成为历史。
由中冶京唐精密锻造有限公司联合清华大学,利用自主技术制造的世界首台预应力钢丝缠绕40兆牛多向模锻压机(注:压机的最大垂直压制力为40兆牛),成功锻造出6?真空阀体。
“这次是带着期盼和圆梦的心情来到唐山的,我们一直盼望着中国能有自己的多向模锻。”长期致力于我国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工作的原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总工程师、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会长隋永滨高度评价这项重大技术突破。
二十二冶解决了大口径高温高压锻造阀门生产的技术瓶颈,为核电和超超临界火电阀门的国产化找到了一条自主创新的技术路线。
据悉,中冶精锻公司120兆牛多向模锻压机现已启动,将于2012年底建成投产。“我们将加快对300兆牛多向模锻压机的研发,满足最大口径核电和超超临界火电阀体锻件国产化的需求,逐步打入国际市场”,中冶精锻公司总经理刘恩国向中国工业报记者表示。
填补国内空白
目前,我国阀门制造行业在高端技术上与国际最高水平仍存有较大差距。“一是缺少优质的铸锻件;二是高端阀门的检测手段落后。”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阀门分会秘书长宋银立说。
为了满足核电、火电、石油以及石化行业的需求,我国每年需进口30亿美元的大口径高温高压锻造阀门。而小口径锻造阀门虽然可以自主化生产,也是采用自由锻或整体锻造的工艺,再加工内孔,不但材料消耗严重,而且浪费加工资源。
由此,多向模锻的优势十分明显。它可以加工普通模锻件无法一次完成的复杂零件,解决了传统工艺制造真空阀法兰焊接的缺陷,提高了材料利用率,减少了后续加工量,节约了工时。
今年4月2日,中冶精锻公司利用多向模锻技术锻造出6?主要用于核燃料制造的真空阀体,填补了国内在该领域的空白。“我们对这种产品有稳定的市场需求。”中核苏阀副总经理彭新英说。5月11日,在中冶精锻公司观摩了40兆牛多向模锻压机的热试过程后,哈电集团哈尔滨电站阀门有限公司总经理邹世浩感到十分振奋:“我们将不仅是这项技术的受益者,也是倡导者。”
“多向模锻压机的研制成功,解决了传统结构压机无法攻克的难题,是目前世界先进的精密、高效、节能锻造设备技术。”刘恩国告诉记者,该公司正在研究建造的300兆牛多向模锻液压机,将实现大口径高温高压阀门的自主化生产,替代进口,该设备还可开发制造飞机起落架、火箭喷管等航空航天领域需要的零部件。
二十二冶在人们印象中是做冶金工程施工的,无论在锻压行业还是阀门行业都算不上老兵,长期困扰阀门行业发展的问题怎么就被这个“后来者”攻克了呢?
中冶精锻与多向模锻结缘于2006年,当时二十二冶中标了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360项目的工厂建设和设备安装调试工程,该项目中的360兆牛钢管垂直挤压机架重达2700多吨,工程难度前所未有。
于是,该企业于2007年1月30日联合清华大学建立了重型装备成形制造工程研究所。随后短短一年时间,即开发了“预应力钢丝缠绕正交预紧机架”等核心技术,解决了在正交载荷情况下,受力机架在结构和力学上相互干涉的问题。这一技术由清华大学牵头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并与二十二冶共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2010年4月,双方又签订了为期五年的第二期合作协议。同时,二十二冶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开发并掌握了多项核心技术和专有技术,还与燕山大学合作攻克了多向模锻压机生产工艺领域的多项技术难题。
产业化之考
阀门是一种涉及门类较多、品种复杂、量大面广的产品。而国内的阀门行业标准研究起步较晚,产品标准化程度不高,这无疑也给推广多向模锻技术带来了难题。为此,四川成都成高阀门有限公司董事长丁骐建议:“应该给量大面广的阀门产品来一次标准化,标准化不存在技术泄密的问题,统一标准后,将为多向模锻技术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国家可在大型项目设备招标中,规定设备上的阀门必须使用多向模锻技术,否则不能参与招标,这在客观上将起到提升阀门产业竞争力的作用。
中冶精锻公司已经与中核苏阀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签订了合作协议,在核能、核电关键阀门、超超临界火电、石油石化关键阀门等领域确定了合作研发产品的意向,迈开了多向模锻与市场对接的步伐。
今年6月底,该公司总投资15亿元的重型装备产业化基地建设将取得重大进展:一期当中的40兆牛多向模锻压机全自动化锻造阀体生产线将建成投产,达到连续生产条件,实现5000吨6?以下阀体的年生产能力。
“多向模锻技术推广应用工作委员会”也将于6月在辽宁大连成立,该委员会将研究制定锻件设计标准和规范,协调行业所需锻件,并制定多向模锻件的设计和制造标准,推进其产业化进程。
文章来源:中国传动网
原文网址:http://www.chuandong.com/publish/news/2011-5/167648.html
文章来源:中国传动网
原文网址:http://www.chuandong.com/publish/news/2011-5/1676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