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管线的成功运营,使白银市地下综合管廊成为国内首个实现天然气入廊并运营的城市综合管廊。”甘肃白银市地下综合管廊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郭凤泉说,项目将辐射城中心及银西新区40平方公里,受益人口35万。
郭凤泉表示,地下综合管廊自投入运营以来,已纳入给水、排水、热力、燃气、通讯、电力、高压、雨污水八类管线,避免道路反复开挖,消除城市“拉链路”和空中“蜘蛛网”,使管线维修变得安全、便捷。
“新中国成立70周年甘肃发展成就巡礼”全媒体集中采访活动日前走进甘肃白银市。白银地处黄河上游、甘肃中部,位于黄土高原和腾格里沙漠过渡地带,因矿得名,因企设市。在历经“惊天一爆”,产出金银铜铅锌,并走上工业化道路。
近年来,白银在现代农业、优势工业、特色旅游、现代物流、城市建设“五大领域”发展提升,正在形成积蓄动能、创新驱动、区域协调的发展格局。
“摒弃单纯依赖工业的思维定势和粗放的发展模式。”白银市副市长高峰说,面对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瓶颈制约,当地以大项目带动大发展,推进城市建设及棚户区改造,建成地下综合管廊项目运并正式营,昔日戈壁荒滩已成为一座现代化新型城市。
“提高城市承载能力,医治‘城市病’,推动‘管理’向‘治理’转变。”白银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王东燕向媒体介绍说,该市打通“断头路”,疏通交通经络,放大地下综合管廊试点项目效应,提高了供水、供热、供气保障能力。今年,白银城市道路改造17条,完成管线入廊221公里。
“管廊没修之前,白银市北京路是双向4车道,现在是双向6车道,中间还增加了4米绿化带。”白银市城市综合管廊管理有限公司运维部部长周建魁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说,综合管廊进行信息化管理,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北斗定位、地下空间及管路实时数据库三维可视平台,总控室24小时监测氧气、温度、湿度等,出现故障就会自动识别,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进行维修。
2015年,白银市成为全国首批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成为西北地区第一个试点城市。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就是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将电力、通信,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集于一体,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实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和管理,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
与此同时,管廊管控基于GIS信息的人机交互界面,进行分控和集中控制相结合,实现了消防、通风、识别、通讯、监控和报警等系统统一智能化管控平台。
官方资料显示,据不完全统计,过去白银城区年均开挖道路25次,年均开挖面积约5000余平方米,仅供热管线增容更换开挖一年可达5次之多。2017至2018年供热期,白银市入廊的热力管道道路开挖次数为零,道路交通安全和城市面貌均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