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重要政策 钢铁史上最大规模迁徙

   2011-04-01 3940


  事实上,直到今天,曹妃甸项目仍在亏损。不仅如此,由于河北省力推当地钢铁重组,占曹妃甸49%股份的唐钢,正在计划退出。首钢发展规划部相关人士承认,“首钢曹妃甸项目确实遇到了一些困难,包括亏损等,有些是由市场造成的,有些是由于搬迁中一些问题没有处理好造成的。”

  河北冶金行业协会秘书长王大勇说,首钢曹妃甸亏损不全是因为搬迁,它本身有很多的原因,选址问题,受市场、环境、原材料方方面面的影响。

  首钢搬迁至曹妃甸,不仅品尝到了亏损的苦涩,而且还见证了螺纹钢、线材等“大路货”钢材价格超过一贯被称为“高端精品”的冷轧板材价格的全过程。在业内一些人士看来,这对一直过于强调钢铁产品向高端升级的产业政策导向来说,是一个莫大的讽刺。

  中国冶金工业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陈凌表示,曹妃甸项目是新建厂脱离了实际,追求高标准、追求大投资。从行业发展说,钢厂投资应该是有一个前提的,不能这么跳跃,说干就干。但首钢新建基地就是追求口号式的东西,投资最高,不考虑需求。“当然首钢搬到曹妃甸是为了行业的发展,但是发展脱离经济,投入那么大,建立之日就是亏损。”

  宝钢集团发展规划总监吴军说,钢厂搬迁,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一般都需要好几年的时间,这个过程中,对于企业来说,第一个面临的就是资本的损失,此外还涉及到职工分流安置、对新厂区和新市场的熟悉等问题,但最主要的是原有企业队伍和技术能否继续延续。钢厂搬迁,并不是拆几座高炉,新建几座高炉那么简单。

  吴军坦言,无论是对于宝钢还是首钢,搬迁新建的钢厂就像一个新生的婴儿,要求马上就有回报是很难的。但他也表示,中国钢铁企业面临的市场正越来越恶劣,经营压力越来越大,这意味着钢厂搬迁所面临的压力巨大。

  工信部原材料司钢铁处的官员说,钢厂搬迁有利于资源整合,短期内亏损是有原因的,重组人员安置,资金短期内肯定也不能立刻落实到位,出现亏损是肯定的,但是长期内还是这个情况就需要研究了。

  重钢样本

  在已经被国家发改委明确列入今年搬迁计划的五家钢厂中,重钢是唯一一个真正开始行动的。

  重庆钢铁集团地处中国重庆直辖市中心地段大渡口,前身为1890年9月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1938年3月内迁至重庆,1950年轧制生产出我国第一根铁路重轨,铺筑了新中国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1995年6月,改制为重庆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目前是西南地区重要的中厚钢板生产基地之一。2008年,重钢搬迁工作正式开始。选址重庆长寿新区。

  新重钢总投资300亿,占地6平方公里,由原来的旧厂区置换而来。3月21日,重钢副总经理董荣华对本报说,重钢原来在老城区,地处市中心,早在十年前,市里面就有重钢搬迁的想法,但是考虑到钢厂搬迁涉及面太大,迟迟没有下定决心。

  老重钢总资产近200亿,职工2.6万人,产能350万吨。随着重钢的搬迁,2.6万职工将有一部分被分流到房地产、建筑等非钢产业中,而重钢的产能则提升到650万吨。董荣华说,这个数字主要是基于国家发改委2004年的时候提出的对新上钢厂等量置换的要求。

  按照董荣华的说法,重钢搬迁是必然的选择,地处市中心,无论是对于重钢还是城市的进一步发展都不利。搬迁后,老厂区5平方公里左右的土地,将成为重庆市综合用地,其中一部分将建成一个工业博物馆。

  新重钢的厂区现在距离主城区50公里,在长江边上,这个位置是重庆规划的100万人口的一个很重要的卫星城,在拓展重庆城市功能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据说,这是重庆市市委书记薄熙来和市长黄奇帆亲自选择的位置。

  新重钢的搬迁,从正式提出至今,至少已经过去五年,期间,无论是选址、土地还是人员分流,需要解决的诸多问题中,大部分都不是重钢自己所能解决的。对于眼下的新重钢来说,最大的问题是来自国家发改委的“准生证”。

  在2010年新重钢第一条生产线开工建设之前,重钢搬迁的所有环保、土地、铁路、水利、安全等方面的材料都已经完成,并完成评估,早在2008年就已上报。不过,随着2009年国务院突然提出,三年内不批任何新的钢铁项目,新重钢至今也就没有得到国家发改委的核准。

  由于没有“准生证”,重钢搬迁之前与国家开发银行签订的200亿的授信,无法放贷。无奈的重钢只能通过其他的手段进行融资,这导致新重钢尚未建成,就已经背上了72%的资产负债率。

  除了贷款受限,新重钢还有很多优惠政策享受不到。新重钢被工信部授予循环经济示范区称号,但是由于没有得到国家发改委的核准,根本享受不到相关的奖励政策和资金。

  董荣华说,到今年6月份,我们的第三座高炉马上就要投产了,现在等于是孩子都会跑了,还没有准生证。对于企业来说很难受,但是也没有办法。

  尽管如此,现在来看,重钢成功搬迁还算是幸运的。在国家发改委此前的计划中,城市型钢厂的搬迁,对新钢厂的布局要求是沿海、沿边、沿江,但是新政策已经不再让钢厂沿江布局。董荣华说,重钢要是晚两年搬迁,在长江边上的选址计划可能就会存在问题。

  董荣华认为城市钢厂搬迁的新政策如此规定有些欠妥。他说,中国钢厂布局不能只谈沿海沿边,内陆钢厂本身还有吸纳当地废弃物、满足当地发展需求等功能,只是需要在规模和产品结构上考虑。

  目前,青岛钢厂新址规划青岛胶南董家口,面积达9000亩,是目前厂区的四倍,具体搬迁方案尚未出台;石家庄钢厂计划选址沧州黄骅港,搬迁计划尚未出台;杭州钢厂和合肥钢厂的搬迁计划也都在讨论之中。

  更多的城市钢厂都还在等待政府具体的搬迁条件,论证选址规划。几年后,在他们身上,重钢和首钢的轨迹或许将会再次上演。

  搬迁之辩

  此次国家发改委酝酿出台的 《钢铁产业生产力布局和调整规划》,是继2005年出台《钢铁产业政策》,2009年出台 《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之后,政府再次出台的一份针对全行业做出战略调整的文件。

  前两份文件中,第一份现在被业内指责为过多强调扩大钢厂生产线,最终导致产能由3.56亿吨增加到7.7亿吨,其中未批先建近4亿吨;又由于过于强调提高板管比,造成新的产品结构过剩,螺纹钢线材大路货价格超过某些精品板材。而对于重在强调通过联合重组进行结构调整的《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至今配套政策尚未出完。

  国家发改委推动城市钢厂搬迁,意在解决中国钢铁行业生产力布局和消费布局不协调的局面,同时为钢厂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共同创造条件。

  根据国家发改委的调研,目前中国钢厂存在明显“东多西少,北重南轻”的特征。东部地区仅华北和华东两个地区的产能占全国近70%。而如果以长江为界限,长江以北占61.1%,长江流域占23.5%,那么这两个区域就占了近85%,长江以南的占15.4%。具体分区域看,华北地区有3亿吨的钢铁产能,超过当地消费1.3亿吨;中国唯一一个需要钢材净流入的是西南地区,净流入3000万吨,东南和西北基本上是持平。

  中国特钢协会顾问胡明洋透露说,根据发改委的意见,有一定条件的城市钢厂将搬迁,存在重污染的钢厂也将必须要搬迁。他表示,解决城市钢厂的生存一个是从资源、能源、环境的整合来考虑,另一个则要从技术提升的角度来考虑。

  在河北冶金协会秘书长王大勇看来,城市钢厂搬迁不能只以环保为唯一条件,要有很多考虑的因素,比如能源原材料市场、选址、人员安置等问题。王大勇说,城市钢厂搬迁国家的想法是很好的,因为要科学发展,要以城市发展为主,不能影响人们的生活

  国家发改委的官员称,通过政策规划,最终我们要将钢铁产能总量维持在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合理水平,落后产能比重要进一步降低,产业布局和产品结构得到明显优化,钢铁产业初步实现发展方式转变。

  但在山东钢铁集团人士看来,钢厂发展方式转向何方,将由市场决定,而非政策。“比如武钢,他挣钱并不是因为搬迁,也不是因为他靠近沿海沿江。城市钢厂搬迁的政策,有待商榷”。

  眼下,与城市钢厂搬迁相矛盾的政策是,国务院有关三年内不核准任何新建项目的禁令尚未撤销,这意味着会有更多的钢厂搬迁将遇到与重钢类似的问题。不过,有人猜测,随着搬迁和布局调整的推进,国家发改委对钢厂核准的大门也许不久就将会敞开一道缝隙。

  另一个无法忽略的情况是,与钢厂搬迁相伴的,往往是新一轮产能扩张。宝钢集团规划总监吴军说,无论是宝钢还是整个钢铁行业,都需要转变结构和发展方式。但钢铁行业的特性决定了钢厂建设需要具备一定的规模,如果形不成规模,可能发展和效益也会受到局限。

  今年两会期间,本报记者先后见到首钢董事长朱继民和武钢总经理邓崎琳,采访中,这两位都经历过搬迁的钢铁大佬,一个边摇头边说,“曹妃甸项目确实遇到了问题”,另一个则说,“防城港项目已经把我搞得精疲力竭了”。(.经.济.观.察.报 )

 鞍钢本钢重组6年无进展 国资委成立工作组推进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鞍钢集团总经理张晓刚近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透露,最近国资委由副主任邵宁担任组长,成立了鞍钢、本钢联合重组的推进工作小组,牵头推进两家钢铁企业的实质性重组整合。

  据了解,鞍本钢铁集团挂牌近6年,却一直未见推进。此次由国资委主导的推进,将大大加快鞍本实质性整合的进度。

  2005年8月,鞍钢、本钢在沈阳市挂牌组建新的鞍本钢铁集团。而今5年多过去了,两钢除了挂牌子和共享统计数据的最初成果外,在统一研发、统一规划、统一销售方面几乎毫无进展,人事调整和资产整合更是没有触及。由于鞍钢属于中央直属企业,本钢属于辽宁省属企业,整合中不同出资人的利益很难保障。此外,重组联合涉及不同层级税收分配、土地使用、养老保险、矿产资源归属、厂办大集体改革、钢铁辅业改制等难题,都需要加强协调和破解。

  兰格钢铁信息研究中心分析师王国清博士认为,鞍本钢宣布重组联合以来,很多政策障碍没有突破,利益分配的协商机制没有形成,此次整合由两钢和辽宁省推进,上升为国资委牵头推进,有利于加强和理顺两钢整合的工作机制,攻坚和化解实质性难题,进而加快两钢融合。

  目前,鞍钢集团已将攀钢并入旗下,产能规模达到3500万吨;本钢去年也将同在辽宁本溪市的北台钢铁厂纳入,产能规模2000万吨。鞍本实质性整合完成后,将形成一个产能规模逾5000万吨的巨型钢铁航母。(证券时报网)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 admin
    加关注1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鲁ICP备120157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