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采购

发产品

  • 发布供应
  • 管理供应

机械工业“十五”规划

   2011-03-31 0

  1、工业产业升级对重大技术装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十五”期间,电力工业主要是加大结构调整力度,保持适度的开工规模,其中水电和电网建设规模大幅度增长,对大型、高效、环保型发电设备和新型输变电设备的需求量加大;冶金工业主要是调整产品结构,提高行业整体水平,集中力量发展高质量、高附加值、高技术难度的扁平材品种,重点推广先进、节能、高效、清洁生产技术和工艺,对自动化、大型化、连续化和高效、成套先进装备的需求将有较大增长;石油工业重点围绕油气探采和原油加工,石化工业重点围绕增加产品品种和提高质量,化学工业重点围绕农用化学品和新型化工材料以及高科技精细化工产品的生产等,新建一批重大项目,对大型空分设备、压缩机等关键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煤炭工业将围绕建设高产高效矿井,大力提高煤炭品质和综合利用水平,推进洁净煤产业化,要求综采设备、安全技术设备和洗选设备提高自动化水平,发展大型煤炭气化、液化装置;纺织工业为增加花色品种,提高产品档次,急需淘汰一批落后工艺及装备,更新改造生产工艺;轻工机械重点增加高附加值产品比重,使产品的质量、可靠性和寿命进一步提高,产品向大型化、精密化、自动化方向发展;建材行业将改造一批大型水泥、墙体材料成套生产设备和超细粉磨设备,提高玻璃钢制品成型率;此外,有色、电子、烟草、医药、铁道、交通等工业行业“十五”在推进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中,对机械产品的品种、水平、质量和性能的需求也将有较大提高,具备高效、节能、低污染、智能化、柔性化、成套化等特征的机械产品将逐步成为市场的主流。机械、汽车行业自身进行产业升级和技术改造也需要大量的先进加工设备和测试仪器。
  2、农村经济发展为农业装备提供了新的市场机遇。中央决定加大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农业生产将由过去主要追求产量转变为在总量平衡的基础上突出质量和效益,向多样化、高品质方向发展,对农业装备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的加快,不仅对耕、种、收等各种农业机械的先进性、适用性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对农作物产前、产后的种子加工、品种改良、农副产品的烘干、储运、精深加工设备提出了新的需求;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设施农业、精准农业、绿色农业等将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加快成长,对装备的要求将不断提高;我国水资源严重短缺,节约用水已成为保持经济稳定发展的重大课题,节水灌溉技术装备市场潜力很大;随着城市绿化加快和畜牧经济的发展,园林机械、畜牧机械的需求也将增长。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农村公路的快速建设,对经济适用型汽车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为微型汽车、轻型汽车和农用车提供了广阔市场;此外退耕还林、还草、还湖、农田基本建设也需要大量装备。
  3、扩大内需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将带动机械产品的需求增长。鼓励轿车进入家庭的消费政策将扩大轿车产品需求,带动整个汽车行业快速发展,成为新的增长点;随着城镇化战略实施,城市现代化进程加快,各类城市客车、公路客车的需求大幅增长。随着西部大开发计划的实施,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工程将大大促进燃气发电设备、75万伏交流输变电设备和超高压直流输电设备的发展,并带动一大批通用机械(泵、阀、管道、容器等)的增长;西部重点公路、铁路、建筑、水利、电力、机场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为工程施工机械、中重型载货车、轻型乘用车及各种专用汽车产品生产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总体上讲,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对机械装备的需求将稳定增长,但需求结构将不断调整和变化。一般性产品需求将下降,能力过剩的情况将更加严重,高水平产品、技术不断进步产品和新领域产品需求将不断上升,而企业间的竞争也会更加激烈。机械行业努力调整结构满足国内外两个市场需求的任务相当繁重。
  (三)加入WTO对机械工业的影响
  从总体上讲,加入WTO对加速我国机械工业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机械产品2000年的算术平均进口关税税率为13.7%,由于国家实行各种关税减免政策,实际关税税率已在10%以下。按入世后第5年工业品进口关税税率降至10%水平看,许多常规机械产品不会面临较大的进口冲击。依靠我国机械工业50年形成的物质技术基础和发展经验,通过加快与国际经济的融合与接轨,有利于更多地获得发展所需的各种资源,加快行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有利于面向国内外两个市场,进一步扩大机械产品出口;有利于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加快企业经济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的转换。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国内市场日趋国际化,世界著名跨国公司对我国机电产品市场的进入战略正在由过去推销产品为主转变为以产品、资本、技术、服务等多种手段的全面市场输入,一些体现国力和技术水平的重要机械产品(如汽车、电力设备、数控机床、自动化控制设备等)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入世”给机械工业带来了严峻挑战。按照世贸组织的要求和规则来开展经济活动,必将引起整个经济运行模式和管理体制巨大而深刻的变革。具体表现在:
  降低关税、取消配额许可证和非关税措施对汽车行业将产生重大影响。“入世”以后,汽车及零部件关税逐步降低,进口许可证逐步取消,均将对汽车及零部件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从产品看,轿车及技术含量高的发动机、驱动桥及关键零部件将受到最为严重的冲击,其次是高档重型载货汽车;对微型汽车、中型载货汽车和大中型客车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小;对摩托车的影响程度就更小一些。近期,我国对外承诺较大的整车和零部件进口配额将对汽车工业带来巨大的压力;中期至远期由于轿车及零部件大幅度降低关税,取消配额许可证,不受进口数量限制,将使轿车和关键零部件进口数量增加,冲击更加明显。
  “入世”后,将对外开放汽车与零部件的国内销售、汽车进出口和分销服务、经营性运输公司、汽车分期付款和融资租赁、汽车生产性融资等汽车服务贸易领域,对服务贸易体系尚不够健全的国内企业的压力更大。此外随着鼓励汽车产品国产化优惠政策的取消,对吸引外资发展汽车零部件将带来一定影响。
  重大成套设备和高新技术产品将面临较大的冲击。入世对于国内目前供需矛盾尖锐,正处于成长期的高新技术产品和重大技术装备的冲击将十分严重,其影响不可低估。受冲击较大的产品有:以超临界火电机组、循环流化床锅炉、大型燃气轮机和抽水蓄能机组等为代表的先进、高效发电设备;以薄板坯连铸连轧设备为代表的新型冶金设备;以年产60万吨及以上乙烯为代表的大型石化设备;以80马力及以上拖拉机为代表的大型农业机械;以7立方米及以上液压挖掘机、10立方米及以上铲土机、百吨级及以上矿用车为代表的大功率工程机械;以中、高档数控机床为代表的基础机械;以数字化仪器仪表为代表的工业控制系统;新型环保机械等。
  三、“十五”发展思路、主要任务和目标
  (一)发展思路
  根据机械工业的战略地位和二十一世纪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我国机械工业今后一段时期总的发展方向是:要从主要为生产资料的生产服务向为生产和消费双重领域服务拓展;要从机械设备进口大国发展成为机械产品进出口贸易强国;要从机械产品生产大国发展成为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机械工业强国。
  机械工业服务范围广,产品门类多,生产工艺复杂,很难以企业、产品的大小论优劣,也难以采用“关小”的手段限规模,必须确定符合行业实际情况的发展思路,突出以发展为主题,在发展中调整,在调整中发展。机械工业“十五”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改革和技术创新为动力,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大力推进行业组织结构优化和产业结构升级,加快发展市场急需的重点产品,培育一批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不断提高机械行业整体素质和装备国民经济的能力,为2010年实现机械工业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二)主要任务
  1、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围绕国家重点建设和主要用户行业需求,发展先进适用机械产品,运用市场机制配置社会资源,依据市场规则进行公平竞争,根据市场发展趋势来开拓市场空间,不断提高机械、汽车产品的市场满足度。
  2、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和信息技术改造提升机械制造业,加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开发体系建设,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支持、引导企业加快调整产品结构步伐,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开发新产品,促进行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3、加快调整组织结构。积极推进机械、汽车行业的战略性重组,培育一批主业突出、管理先进、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支持发展一批生产特色名牌产品的中小企业,加快专业化生产体系建设,优化企业内部组织结构,提高企业快速反应市场的能力。
  4、以改革促发展。以改革为动力,推进制度和管理创新,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加快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促进资本结构多元化,支持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改进政府宏观管理,努力为企业创造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
  5、提高国际化经营水平。以加入WTO为契机,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要求,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强与国外的资金、技术、人才合作,扩大机械产品出口,鼓励我国企业在国外建厂设点,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原创作品,作者: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kongfen.org.cn/news/show-1194.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入驻

企业入驻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权

入驻热线:

请手机扫码访问

客服

客服热线:

小程序

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产品

为您提供专业帮买咨询服务

请用微信扫码

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收获商机

微信扫码关注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