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产业链,半截在国外——关于中国电子气体产业的调查

   2011-03-31 2850


  而与下游产业发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些产业所使用的电子气体基本都依赖进口。中国巨大的电子气体市场,基本被跨国公司蚕食。起初跨国公司只是采取分销模式,将气体装进钢瓶万里迢迢运来中国。近几年,为了省去物流环节,跨国公司纷纷扎营中国,直接在中国投资建厂。德国林德、法国法液空、美国AP、美国普莱克斯等国际巨头纷纷加大了在华投资力度。

  据了解,2010年3月15日,林德集团及其旗下的联华林德公司共同宣布:林德已与中国福建签署了数百万美元的长期气体供应合同。为了满足中国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和LED制造业的需求,该公司已经在福建厦门建设了高纯氨气厂。美国AP公司已在安徽芜湖开建两套2000吨/年高纯氨生产装置,预计2012年正式投产。日本昭和电工株式会社也已与浙江巨化股份有限公司设立了合资公司。经过2009年的扩能,该合资公司的高纯氨装置生产能力已经扩大到1000吨/年。法液空也决定在江苏省投资建造一座年产能为4000吨的高纯氨工厂,预计于2011年中期建成投产。

  由于原材料高度的对外依赖性,国外电子气体打个喷嚏,中国的半导体等产业就要感冒。据了解,受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全球半导体产业仅下跌了2.8%,国内产业增速便随之下滑0.4%,出现首次负增长。

  佛山市华特气体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傅铸红说:“如果市场被人垄断,价格当然也是别人说了算。目前市场售价约1000元/千克的硅烷,在金融危机前市场紧缺时价格一度达到6000元/千克。而其生产成本甚至有可能低于200元/千克。问题还不止这些。我们还没有忘记在金融危机前,由于国际市场缺货,外国企业停止向中国出售硅烷,我国很多的太阳能电池厂就只能停产。等外资企业完成战略布局,我国的电子气体产业就被抓在他们手上了。这样就等于下游的半导体等产业被人扼住喉咙。更严重的是,电子气体产业被人控制还可能危及军事安全。例如砷烷是做芯片掺杂要用的原料,而芯片应用于很多武器装备上。如果无法自主生产,国防工业也可能受到影响。”

  国内主要搞分销

  电子气体属于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其生产必须有自主技术来支撑。CCIN记者了解到,技不如人是横亘在中国企业面前的一道难题。目前我国只能生产6N(纯度99.9999%)以下档次的电子气体。而在许多重要领域,比如国家战备武器研究和神州五号运载火箭上的控制系统的电子元器件的制造,以及卫星上使用的太阳能电池的制造等方面急需的6N级别的气体基本依靠进口。

  据了解,光明化工研究设计院是我国电子气体研究方面唯一的“国家队”。光明化工研究设计院从“六五”期间开始进行电子气体的研究,在高纯氨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能规模化生产太阳能、LED纯度要求的气体。佛山市华特气体有限公司等也能生产高纯四氟化碳等气体。其他的公司大多以分销国内外的气体为主。从总体上讲,与强大的国外技术相比,我国电子气体的研发力量十分薄弱。

  砷烷是典型的一个例子。它是用于生产薄膜太阳能电池和LED发光材料的关键原料。但它同时是一种剧毒的可燃气体,一旦吸入即可致命。目前世界上能制造高纯砷烷的国家屈指可数。据CCIN记者了解,由于产业化技术的缺失,目前中国连一家规模化的砷烷生产企业都没有,更不具备自主规模化生产砷烷的成套技术。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 admin
    加关注1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鲁ICP备120157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