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提问就有这样的好运气,感谢我的红头发!” 3月9日上午,湖南代表团第五次全体会议向媒体开放,吸引了来自海内外的众多媒体前往采访,而凭借一头亮眼的红发,意大利24小时太阳报首席驻京记者丽塔·法蒂古索顺利“抢”到一个提问机会——
“湖南如何扩大制造业优势,进一步加大与意大利的合作?”在得到湖南省委副书记、省长许达哲的满意答复后,丽塔在散会后特地找到全国人大代表、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邀请他“多去意大利做客”。
▲丽塔参加两会采访的一个心愿:邀请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再去意大利做客
丽塔介绍,自己去年10月来到湖南,采访“湖南智造”。在短短3天时间里,丽塔参观了并购意大利CIFA及LADURNER公司的湖南企业中联重科,看到了世界先进的智能制造产品和技术。在她看来,以中联重科为代表的湖南工程机械在种类研发和产业开拓方面已经超越了很多发达国家。
正如丽塔所言,作为高端制造装备企业,中联重科近年来加快技术引进和产能输出,积极融入全球产业生态,建立了立体化、纵深化的全球布局。
积极融入全球产业生态
以颇具战略意义的意大利为例,2008年,中联重科一举收购全球排名第三的混凝土机械制造商意大利CIFA,成为当时中国企业在欧洲工业领域最大的并购项目,开创了中国工程机械国际化的先河。中联重科也借此成功打入欧美高端市场,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混凝土机械制造商;其后,中联重科深度融合CIFA技术,研发推出世界最长臂架混凝土泵车等一系列高端产品,而这起并购也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最佳范本。
▲中联重科101米泵车助力长沙九龙仓建设
据介绍,目前中联重科的研发中心、生产基地、市场网络、服务体系遍布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产品覆盖七大洲100余个国家和地区。
重点推进“一带一路”布局
“湖南将着力打造现代制造业基地和‘湖南智造’全球化品牌,谋划好‘一带一路’沿线和地区布局,让湖南的装备制造更好地为世界人民服务。”在本次两会上,面对记者对于“湖南装备制造如何对接‘一带一路’”的相关提问,许达哲如是说。
而作为湖南装备制造领军企业,中联重科除了整体布局全球产业链,更是将目光焦点投向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目前,中联重科在意大利、德国、荷兰、白俄罗斯、印度等9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拥有工业园或生产基地,拥有20个海外贸易平台、8个境外备件中心库,产品更是出口到31个沿线国家。
其中,中联重科与白俄罗斯的缘分始于2015年。这年5月,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的共同见证下,中联重科作为首批入驻企业正式启动其白俄罗斯工业园项目建设。此次率先入驻中白工业园,被媒体解读为该企业“借助国家战略东风,本地化经营带动国际化拓展的新举动”。在不到7个月的时间后联合研制出符合当地需求的汽车起重机、环卫清扫车、混凝土机械等产品,赢得海外客户的广泛赞誉,并以此为契机,将产品及服务辐射至中亚和东欧等国家。
▲白俄罗斯MAZ集团董事长卡杰林奇(左一)与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右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以泰国市场来说,中联重科各类设备市场占有率已经超过30%,还曾参与泰国国际机场扩建,轻轨交通等多个重大项目建设。
吸纳弥合中西文化差异
如今,中国与全球经济的融合不断加速深化,中国企业迈向国际的步伐也越走越快,面对随之而来的“文化差异”“沟通壁垒”,中联重科运用什么奥秘,能够让“老外”一次次读懂中国人?
“中国企业要国际化,也一定要本土化,要遵循国际规则,融入当地文化,做当地的企业。我们不是‘远征军’,也不是为中国人新建唐人街的,而是和当地人一起让生活更加舒畅、和谐。” 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曾对此表示。据悉,早在2011年1月,意大利总统就将“莱昂纳多国际奖”颁给了詹纯新,以表彰其为收购CIFA并实现双赢作出的卓越贡献。
▲意总统纳波利塔诺为中联重科詹纯新颁发“莱昂纳多国际奖”
“东西方文化有差异,但也有共同点。坦诚相待,促进沟通是整合海外并购企业能否成功的关键。”詹纯新把他所理解的“坦诚相待、促进沟通”提炼为“包容”二字,其中第一层意思是“包”,也就是“含”,身处不同的文化背景中,进行海外并购的中国企业需要海涵他人,通过改变自身来融入当地的文化。第二层意思是“融”,也就是“纳”,即要吸纳对方优秀的成果为我所用,提高自身整合资源的能力,这体现的是一个企业的学习能力。
至今,中联重科并购的包括英国保路捷、意大利CIFA、德国M-TEC等在内的5家海外企业,在“不裁人、不换人、不派人”的原则下,均实现了融合共赢、协同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要注意构建以市场为基础、企业为主体的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广泛调动各类企业参与,引导更多社会力量投入“一带一路”建设。面对未来,中联重科计划紧随国家政策号召,继续推行“走出去、走进去”的海外布局思路,扎根当地市场,发挥协同效应,将完备的销售网络和服务体系覆盖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