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市五大风险来袭

   2016-11-04 1650
核心提示:持续了近两年的低油价,给全球各个产油国和各类国际石油公司带来沉重的国家财政与公司经营压力,各类国际石油公司不得不根据自身
  持续了近两年的低油价,给全球各个产油国和各类国际石油公司带来沉重的国家财政与公司经营压力,各类国际石油公司不得不根据自身发展现状制定相关策略加以应对。然而,在产油国和国际石油公司分别调整其策略应对市场上的油价风险时,石油市场上部分“非技术”因素也将发生变化,政策、政治、投资环境等风险随之出现。针对这些风险,我国石油企业要有不同的应对措施。 

政策风险:加强项目评估

低油价使各产油国纷纷调整财税政策。 然而,持续变动的资源国财税政策将为国际石油公司在此类国家中的油气投资带来较大的风险:由于财税条款的不可预测性,国际石油公司难以对战略目标实施有效的项目评价,也就难以准确的做出投资决策,可能导致部分投资机会丧失,对资源国和国际石油公司本身都可能造成巨大的损失。除此之外,石油行业中资源国和国际石油公司间的政策博弈风险也需要注意。从现有国际合作的经验上看,在资源国处于油气项目合作早期的国际石油公司在低油价下具有一定的议价优势,可以通过与资源国谈判获得降低本地化比例、改变资源国国家石油公司在合作中的角色等有利条件;在部分合作时间较长的油气项目中,资源国则可以通过延缓服务费等相关费用的支付等手段迫使国际石油公司接受要求与改变内容。但无论如何,有谈判就有博弈,就有可能损坏双方的合作基础并造成相关风险。

对于我国石油企业而言,政策风险属于非可控风险,只能通过扎实做好相关基础工作努力将风险降至最低。 对于近中期拟投资(并购或参股等)的海外油气新项目,要做好项目综合评价。除了资源和技术方面的工作外,特别要落实投资环境分析,掌握油气政策与国内政治的发展历史及动向,尽可能为决策是否进行投资做好充足准备。对于已有的海外重点油气项目,除做好技术支撑工作外,还应该动态跟踪项目所在国家和地区尤其政策与政局变动情况,及时反馈信息,以便为应对风险的决策制定争取时间。

政治风险:建立应急机制

在当前低油价的市场环境下,油气出口收益大幅减少,产油国原本通过补贴满足国民高福利的基础被破坏,导致民众不满情绪增加,部分国家政权更迭或政局动荡,给国内油气生产带来政治风险。 在阿根廷,反对党联盟候选人马克里成功当选新一届阿根廷总统,结束了阿根廷2003年以来左翼联盟连续12年执政的历史。但马克里就任后对油气部门的部分改革措施即遭到“左翼化”工会的反对而停滞,不得不妥协同意继续在未来6个月内对油气资源及相关产品的出口实施补贴。在委内瑞拉,由于低油价“重创”严重依赖原油出口的该国财政,反对党联盟控制的议会持续谴责总统马杜罗控制的政府。双方摩擦不断,导致其国内政治势力将主要精力集中在争权上,严重影响石油产业的发展。中东北非方面也不省心。2015年,伊核问题协议达成,伊朗为解除石油制裁、重归国际原油市场扫清了障碍;但作为其长期宗教与区域政治经济上的“对头”,沙特则多次表达了对伊朗制裁解除的担忧。预计未来双方在区域内的争斗会持续甚至升温。

地缘政治风险同样属于非可控风险,具有不可预测性和突发性等特点,我国石油行业必须通过加强风险管理等方式加以应对。 根据风险管理理论,除认识风险外,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好风险管理预案,特别要建立对突发油气政策变动和产油国政局变动等的有效应急响应机制。包括做好可能发生风险的情景分析及预测,我们可以列举发生概率较大的产油国政策与政治方面的风险类型。同时要针对各类风险情形,提前做好应对措施,包括与资源国的外交干涉、人员及投资安全保障等。此外,还要落实应急响应的责任主体、支援力量及信息传递渠道,保障响应机制的效果与效率。

投资风险:更应加大投资

从国际原油市场2015年的经历看,低油价使大多数产油国财政压力巨大,难以有效加大对本国油气勘探开发的投资,普遍寄希望于国际石油公司加大在本国的投资以提高收益。 但事实上,国际石油公司对上游投资已极为审慎。预计2016年这种现状仍持续。根据伍德麦肯兹的统计数据,2016年一季度已宣布投资预算的124家石油公司中,共有高达930亿美元的投资预算在2015年实际发生投资的基础上被削减,削减比例约27%。其中,美国非常规油气经营商投资削减的平均比率高达40%。然而,根据石油行业的发展特点,需要有持续的上游投资保障石油企业的勘探活动,为未来寻找可靠而充足的接替资源储量。随着这种降低投资特别是降低勘探投资的趋势延续,未来国际原油市场将面临重大的资源接替风险。

尽管我国石油企业在本轮低油价时期同样遭受了巨大的效益损失,也正在通过压缩投资、提高经营效率等手段应对油价风险,但还是应该尽全力保障油气上游板块的投资规模,以确保未来在国内和海外两个市场上的发展潜力。为克服石油企业低油价下资金不足、勘探投入降低的问题,建议由国家财政牵头建立风险勘探基金,采用“兜底分红”的模式,确保低油价下我国石油企业实施油气勘探活动的投入。此外,现阶段加强上游油气投资保障可以进一步深入“混合所有制”模式探索。从我国油气行业的发展现状看,一方面,一批民营企业资金充足,有投资油气行业的意愿,但受掌握资源缺乏、政策约束和自身技术条件限制较多;另一方面,国有石油企业拥有较为丰富的上游经营经验及资源区块,且技术水平整体成熟稳定,但低油价时期面临较大资金压力。因此,建议主管政府部门出面协调,由国有石油企业牵头,民营企业出资参股,探索“混合所有制”模式,加强上游油气投资。事实上,如果在低油价时期坚持勘探并获得突破,对我国石油企业在国际油价回归高油价区间后的发展极为有利,一是可以直接实现油气开发的高利润,二是可以间接减少在高油价下对外购买原油或购买油气资产所需付出的成本。

需求风险:拓展新需求市场

从各大经济体特别是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表现看,世界石油行业仍面临较大的需求风险。 在各主要经济体中,仅有美国复苏基础相对稳固,于2015年出现近五年来首次需求增长,但2015年第四季度起美国页岩油产量出现明显下降,未来对美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新兴经济体方面,大宗商品出口价格下跌对巴西和阿根廷等南美新兴经济打击较大,阿根廷面临国内货币贬值和政党更迭,巴西国家石油公司则不得不抛售部分资产应对油价风险;在亚洲,作为世界工厂的我国经济增长连年放缓,对世界能源市场需求预期冲击巨大。因此,世界经济在近期存在进一步增长放缓的可能。而从中期看,一方面,世界经济在近十年内经历了多次震荡与低速增长,发展基础已相对脆弱,在近中期大幅增长的可能较低,可能开始出现“震荡筑底”的发展态势。美国经济2020年前后将难以进一步延续相对良好的复苏势头,经济增长仅为2%;欧洲经济表现也难有明显改观,增长不足1.7%;中国和印度等新兴国家尽管处于经济增长的结构调整优化阶段,但都无法将保持近十年来相对较高的增长率。另一方面,虽然低油价同样重创了天然气、光伏发电、生物质燃料等原油替代能源的发展,使其在近期难以撼动原油在全球能源供给中的地位,但从长远看,世界能源去碳化是无法扭转的大趋势,油气资源在社会经济中的刚性需求属性将逐年减弱,即原油需求市场在中期已存在进一步萎缩的风险。

我国油气资源相对缺乏,且对外依存度逐年上升,因此应对石油行业近中期可能面临的需求萎缩风险,可以通过拓展国内油气资源需求市场来加以应对。对于原油资源而言,由于其在现阶段具有较高的需求刚性,因此应将应对需求风险的重点放在稳定市场上,要通过提高成品油质量等方式确保原油资源的高效能利用和清洁化利用;对于天然气资源而言,由于其本身即属于含碳较低的清洁能源,因此应对其需求风险的重点要放在拓展新需求市场方面。一是要借“城镇化”扩大城市燃气市场,提高居民生活用气比例;二是要借“去雾霾”争取燃气发电市场和车船用燃料市场,特别要重视车、船用LNG和CNG燃料市场的开拓。

突发风险:提升创新能力

除上述可预见的“非技术”风险外,低油价下石油行业还有可能遭遇不确定性突发风险。 其中,可能导致油价大幅上涨的突发事件有三类: 一是OPEC和非OPEC产油国就全球原油产量达成协议,即“保价限产” ; 二是某些中东地区的产油国出现政权瓦解并陷入内战,如伊拉克、利比亚等;三是出现区域性战争爆发,包括我国南海地区冲突升级影响国际油气资源航运,中东地区伊朗、沙特、土耳其等国家发生交战等。 可能导致国际油价大幅下跌的突发风险有两类。首先,世界经济遭遇“黑天鹅事件”,在短期内出现全球性系统危机,进而影响世界油气市场需求;二是OPEC争夺原油市场份额升级,继续增加产量,以价格战耗尽美国页岩油气革命成果。事实上,OPEC在2015年对原油市场份额的争夺极有可能在天然气市场上重演。有西方学者分析,俄罗斯可能效仿OPEC发动天然气的价格战,利用区位优势通过以低廉价格向欧洲出口天然气打击其他竞争对手。

 

石油行业中流传着一句老话——“打铁还靠自身硬”。特别是作为油气进口国,我国石油公司在过去数十年中并不掌握国际油气市场上的话语权,也仅能通过调整自身策略被动应对各类风险。但本轮低油价反映出国际原油市场上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趋势,我国石油公司有机会依托巨大的国内需求市场,争取国际市场上的价格话语权。为达到上述目标,我国石油公司首先要努力提升公司自身的能力与价值。只有如此,才能在与资源国和国外石油公司的合作中获得尊重,才能更稳妥的应对各类突发性油气风险。一是要努力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优化公司结构、减少管理流程、提升管理效率;二是要加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通过技术进步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切实提高企业抵御各类突发性风险的能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 admin
    加关注1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鲁ICP备120157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