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煤实验室:一号工程创新升级

   2011-02-25 中国投资2320
核心提示:单纯依靠科研经费和国家拨款已经远远不够,如何让实验室始终能够获得足够的研发资金支持?宁煤实验室试图通过开放平台资源吸纳更
单纯依靠科研经费和国家拨款已经远远不够,如何让实验室始终能够获得足够的研发资金支持?宁煤实验室试图通过开放平台资源吸纳更多的社会资源来参与
  文/本刊记者 赵沛楠

  隆冬时节的银川,在位于贺兰山脚下宁夏大学内的一幢深灰色楼里,宁东煤化工资源循环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下文简称宁东煤化工实验室)里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甲醇制烯烃催化剂模式性能试验装置正在一刻不停地运转。

  在翁鸣的空压机运转声中,宁夏大学赵天生教授告诉《中国投资》杂志记者,面前这些试验装置主要用于煤化工化学产品加工所需催化剂的研究开发。

  就在前不久,神华宁煤集团煤基烯烃项目MTP装置进行了投料试车,成功产出了纯度为99.69%的丙烯制品,从而走出了一条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煤炭经甲醇生产丙烯技术路线。2011年内将正式投产的这个项目,将大大提升中国煤炭资源的利用价值,为工业生产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相关研发创新平台的建设,将加速生产技术的持续发展、专业人才队伍的培养。

  而这只是宁东煤化工实验室3大重点研发课题之一,获批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一年多来,宁东煤化工实验室围绕煤化工——这个宁夏回族自治区的“一号工程”所急需解决的关键产业技术问题展开重点攻关,提升产业效益,更进一步加大了宁夏建设区域产业创新基础能力的力度。

  产业需求呼唤科技创新

  宁夏常会用“一号工程”“攸关宁夏未来”定位宁东能源化工基地。

  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发改委副主任马忠玉的办公室里,他指着地图上宁夏这个西北地区的“小个子”感慨道:“被陕、甘、蒙团团包围着的宁夏必须要找到一个强有力的支柱产业,才能将资源优势转为经济优势,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

  建设以煤炭、电力、煤化工3大产业为支撑的宁东能源化工基地无疑成为宁夏最好的选择。2003年,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开始1期建设之际,就吸引了包括神华集团、山东兖矿、壳牌、GE、液化空气集团在内的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其中尤以神华宁煤与宁东基地的合作最为深入,目前,神华宁煤集团已建成了25万吨/年煤制甲醇项目、21万吨/年煤制二甲醚项目、60万吨/年大甲醇项目,生产出合格的精甲醇、二甲醚产品,年产6万吨聚甲醛项目也将在年内投料试车。

  随着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建设步伐的加快,产业对先进生产工艺技术的需求日益强烈。

  实验室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宁东基地在引进吸收国外煤加工技术的过程中,对于原料煤的适应性是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发展具有适应弹性的配套技术对于实现工业技术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这样的问题对于国内外任何公司来说都是新的挑战,并没有现成的经验可资借鉴,通过自身科技攻关予以解决方是正道。

  2008年8月,在宁夏发改委的推动下,宁东煤化工地方工程实验室在宁夏大学、神华宁夏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国电英力特(18.00,-0.20,-1.10%)能源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筹建下成立,2009年11月,经国家发改委批准,该实验室升级为“宁东煤化工资源循环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成为国家首批区域产业创新基础能力建设批准的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这一实验室的前身是早在1999年便成立的宁夏大学宁夏能源化工重点实验室。

  刚一成立,宁东煤化工实验室与神华宁煤集团便就气化过程用水煤浆生产实际中存在的浓度低技术问题开展了课题研究,“宁东基地25万吨甲醇水煤浆制备技术升级以及稳定性控制技术研究与示范研究”成为实验室筹建期第1个立项课题。

  依靠实验室在煤化工领域研究成果的积累,加上针对性极强的关键单元技术升级,制浆技术工艺优化研究圆满完成,与原有的商品添加剂对比,不仅单位使用成本降低5-10元,更使水煤浆浓度提高了两个百分点,达到61%以上。实验室自主研发的新结构类型复合添加剂及其合成工艺已经通过放大实验,为产业化生产提供了依据。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 admin
    加关注1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鲁ICP备120157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