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数十年努力,我国公路建设取得了巨大进展。但不少地方受地理条件复杂、经济基础薄弱等因素制约,农村公路的建、管、养、运都存在许多薄弱环节,成为广大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短板。
“十三五”期间,中央将继续加大农村公路建设投入,到2020年确保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通硬化路比例达到100%“以前我们这里的路不好,果商都不愿意来。现在,水泥路修到了家门口,苹果可以在地头装车,再也不用担心苹果卖不出去了。”甘肃省庆阳市庆城县高户村果农任广鹏对今年的收入信心十足。
然而,这样的信心来得并不容易。行路难,不仅制约着陇东地区农村群众的小康进程,也一直是我国广大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薄弱环节和短板。面对这一难啃的“硬骨头”,“十三五”期间,全国农村公路将制定怎样的“施工图”?
“加快实现农村公路从‘会战式’建设向集中攻坚转变,从注重连通向提升质量安全水平转变,从以建设为主向建管养运协调发展转变,从适应发展向引领发展转变。”不久前,在甘肃庆阳召开的全国公路现场会上,交通运输部部长杨传堂表示,推动农村公路实现“四个转变”,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和发展农村公路的路线图和总抓手。
会战式建设转为集中攻坚
交通运输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到“十二五”末,我国将新增5000个建制村通公路,近900个乡镇和8万个建制村通硬化路,全国新改建农村公路将超过100万公里,通车总里程约395万公里,基本实现所有乡镇和东中部地区建制村通硬化路,西部地区建制村通硬化路比例约80%。
“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的期盼相比,农村公路发展任务艰巨,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杨传堂说,目前,全国剩余不通硬化路的400多个乡镇、3.9万个建制村大多处于山大沟深的困难地区,投资大、建设难度大,助力这部分群众实现小康任务艰巨。
杨传堂表示,将按照中央关于精准扶贫的要求,对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革命老区、国家级贫困县、边境县、少数民族县等扶贫攻坚任务最重的地区,进一步提高农村公路建设补助标准,加大中央资金支持力度,全面完成具备条件的剩余乡镇和建制村的通畅任务,绝不让一个地方因农村交通掉队。
据介绍,“十三五”期间,中央将继续加大农村公路建设投入,明确兜底发展目标,按照“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的要求,到2020年,确保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通硬化路比例达到100%,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客车比例达到100%。
庆阳市市长贠建民介绍,2013年,庆阳市作出了实施交通扶贫攻坚大会战的重大决定,规划通过“三年大会战、一年大扫尾”,新建通村沥青、水泥路6268公里,到2016年年底,实现全市所有行政村通沥青、水泥路,比全省提前1年、比全国提前3年实现“村村通”,使庆阳老区彻底告别行路难的历史。
重连通转为提升质量安全
近年来,随着“政府监督、专业抽检、群众参与、施工自检”的农村公路质量保证体系全面覆盖,我国公路建设工程质量呈现稳中有升态势。“十二五”以来,全国累计处置农村公路安全隐患路段21.7万公里,危桥13109座,农村公路抽检指标总体合格率达96.2%。
杨传堂指出,尽管在规模迅速扩大的情况下,农村交通的安全水平明显提升,但是由于前期建成的公路标准较低,抗灾能力较弱,缺桥少涵,安全设施不到位,养护投入严重不足,很多地方已出现“油返砂”现象。按十年一个周期测算,约100万公里公路需要大中修,占总里程的四分之一。
为此,交通运输部要求,“十三五”期间,对新改建农村公路同步建设交通安全、排水和生命安全防护设施,改造危桥,确保建成一条、达标一条,并加大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和危桥改造投入力度,到2020年,县乡道安全隐患治理率基本达到100%。
同时,交通运输部将修订《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强化分类指导,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加强质量监督,切实落实“七公开”,发挥群众监督作用。通过实施农村公路路网优化工程,着力改善农村客运通行条件,加大“窄路”改造力度,重点对宽度不达标路段进行加宽,继续提高通畅深度,有序解决人口聚居的撤并建制村通畅问题。
“坚持安全绿色,确保农村公路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杨传堂表示,将大力提升农村公路安全保障能力和农村客运安全水平,全面提高工程质量和耐久性、实用性。充分考虑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要求,开展路域环境整治,打造与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相匹配的“美丽农村路”。
建设为主转为建管养运协调
农村公路修建难,养护管理更难。庆阳市创造性地建立了“主体在县、管理在乡、延伸到村”的农村交通管理责任制,在市、县、乡、村4级全部成立管养机构,配备专职管养人员,统一领导、统一规划、分级管理,实现了“有路必养、养必有效”的目标。
在甘肃宁县,记者看到,农村公路不仅有养护员进行养护,群众也划段包干义务保整洁、保畅通、保养护。杨传堂说:“农村公路是农民群众脱贫致富之路,所以更能焕发出农民群众自觉爱路护路的热情和积极性,形成了政府负主责、群众齐参与的良性机制。”
为加强农村公路养护,交通运输部将制定《农村公路养护和管理办法》,加强养护管理考核制度建设,推进农村公路养护常态化发展,并将日常养护经费落实作为考核指标,真正实现“有路必养”,使优、良、中等路的比例不低于75%。
同时,“十三五”期间,我国将全面建立以公共财政为主的农村公路养护资金保障机制,推动将农村公路养护纳入一般转移支付基数。到 2020年,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的养护资金保障机制将基本完善,并建立稳定的增长机制。还将平稳有序推进养护市场化改革,建立政府与社会合理分工的组织模式,大力推行政府购买服务,加快养护专业化、机械化、规范化进程,全面提高养护效率。
管理方面,交通运输部要求各地加快出台农村公路条例,完善农村公路法规体系,形成农村公路规范发展的长效机制。到2020年,农村公路管理法规基本健全,爱路护路的乡规民约、村规民约制定率达到100%,基本建立县有路政员、乡有监管员、村有护路员的路产路权保护队伍。
适应发展转为引领发展
修路的目的是为了通车,实现人便于行、货畅其流,客车直通家门口,货车直达田地间。当前,随着农村公路建成联网,物流网络逐步健全,中西部偏远地区的电子商务迅猛发展。
“核桃、饸饹面卖得特别好,都卖到深圳去了!”宁县县长侯昌明介绍,很多在外务工的年轻人和毕业未就业的大学生回到家乡开网店,通过互联网将当地的农副产品卖到了全国各地,产业规模不断扩大。随着互联网村村通工程和通村公路工程的建成,当地解决了两万多群众的出行难题,道路沿线特色种养、农产品加工、物流运输、农村旅游等产业蓬勃兴起,全县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了1000多元。
杨传堂说,农村交通的快速改善使电子商务成为一条农民致富的新路径,随着快递下乡、快递向西、快递向外“三向”工程的不断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大有可为。他指出,“要加快县、乡、村三级物流站场设施建设,推广适用于农村物流的厢式、冷藏等专业化车型,加快培育农村物流龙头骨干企业,全面提升农村物流整体服务水平”。
“十三五”期间,交通运输部将在全国选择100个县级行政区开展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试点,对有关县区予以指导和支持。到2020年,实现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水平AAA级以上的县区超过60%,基本建成覆盖县、乡、村3级的农村物流网络。同时,交通运输部将在农村公路的项目安排、补助标准等方面综合考虑不同地区的差异性特征,优先安排涉及托底性指标的相关项目,兼顾效益,实施一批对地方经济促进作用大、群众需求强烈的路网完善类项目。
杨传堂说,将坚持“路、站、运”一体化发展,统筹建、管、养、运协调发展,统筹中央与地方、政府与市场、交通行业内与社会力量,全面服务群众出行和农村货物运输,支撑沿线产业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建设。
责任编辑: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