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标准动车组研制成功(上):目标 世界第一方队

   2015-11-24 中国空分网5950
核心提示:这是中国高铁发展史上又一个划时代的丰碑;  是中国高铁移动装备首次正向设计的重大结晶;  半个世纪以来,欧日两大高速动车组技术体系,持续叱咤世界;  而中国标准动车组的诞生,将形成第三种技术体系,即“中国系”。  “蓝海豚”和“金凤凰”  6月30日,两列中国标准动车组下线,设计时速350公里。昵称“蓝海豚”和“金凤凰”,并于当日开始在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环形试验基地正式展开静态与低速试验。  三个

  这是中国高铁发展史上又一个划时代的丰碑;

  是中国高铁移动装备首次正向设计的重大结晶;

  半个世纪以来,欧日两大高速动车组技术体系,持续叱咤世界;

  而中国标准动车组的诞生,将形成第三种技术体系,即“中国系”。

  “蓝海豚”和“金凤凰”

  6月30日,两列中国标准动车组下线,设计时速350公里。昵称“蓝海豚”和“金凤凰”,并于当日开始在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环形试验基地正式展开静态与低速试验。

  三个多月后,“蓝海豚”和“金凤凰”转至山西,将在这里完成60万公里的动态试验。

  10月26日上午,在大西客专太原至原平的高速综合试验段,“蓝海豚”和“金凤凰”分别呼啸往返,时速最高350公里。86.6公里的距离转瞬掠过,试验信息中心监测数据全部正常。

  “蓝海豚”和“金凤凰”是继2010年CRH380系列动车组发布后,中国研制的最重要的一款动车组,即中国标准动车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设计时速350公里。在中国铁路总公司主导下,分别由中国中车两个主机厂,青岛四方股份有限公司和长春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在智能、安全、经济和操作上运用了许多新技术,如首次加载了碰撞安全防护系统,这也是当前世界高速列车一项技术“制高点”,世界尚处起步阶段。

  其颜值爆表,头型若蛇,修长的车身闪烁着凤凰和龙图腾的影子,流淌着京剧的韵律;其动力超强,有雷霆之势。

  “动态试验的成功,标志着中国将与欧、日两大技术体系并称,进入世界高速动车组第一方队。”中国铁路总公司副总经理卢春房坚信。

  CRH380,一个时代的标记

  10月29日,意大利米兰,第42届世界博览会展馆。

  中国中车展台前,中国制造的新一代高速动车组CRH380A,赚足了全球同行羡慕的眼光。

  CRH380A高速动车组最高运行速度380公里/小时,成功实现头型、轻量化车体、转向架、减振降噪、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的突破。截止到2013年12月底,中国中车已成功交付146列CRH380A高速动车组,凭借连续高速长距离运行的特性,累计安全运营里程已达1.6亿公里。

  运营里程1.7万公里、运营动车组1800列、年运送旅客人次9.1亿,3项数据均居全球第一。中国高铁交给世界一份优异答卷。

  十年前,中国铁路又开启了声势浩大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征程,陆续引进德国西门子、法国阿尔思通、加拿大庞巴迪和日本川崎重工等公司出产的四大动车尖端产品。

  CRH380是中国高铁动车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代表,也是一个时代的标记。

  “中国高铁的发展集纳了所有创新方式。上世纪90年代,中国铁路人开始追踪世界高铁技术,在国家高新产业计划支持下,本世纪初又自主研发了‘中华之星’等项目,锤炼了一支强大的科研力量,支撑着中国高铁的持续前行。这是包括高速动车组在内的中国高速铁路进入世界先进行列所积累的深厚底蕴。无疑,依托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中国高铁搭建了各种动车组技术平台,也建起各类国家重点实验室,令中国铁路机车车辆装备制造业取得长足进步。”卢春房说。

  建立中国动车技术体系

  发展亦带来了新的问题。

  由于引进四种技术平台,给中国高铁运营维修带来许多问题。

  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运行在京沪高铁上的一列动车发生设备故障,紧急调换备车后,却有旅客持原票在换车后没有座位。原来,引进的CRH2型与CRH3型车编组定员不同,前者有610个座位,而后者为556个座位。

  接口、轮轨直径、车轮探面形状、动拖比例、司机操作界面等等,每个车系均自成一体,无法互联互通。

  引进产品,进行消化吸收,在工业制造上属于逆向设计。“在别人的东西上进行改进,必然要掉进知识产权的陷阱。”国家知识产权局权威人士说。

  审时度势,建立中国自己的动车技术体系,成为彻底解决以上问题的唯一路径。

  按照党中央提出的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2012年6月,铁道部根据中国高速铁路发展和“走出去”的要求,组织启动中国标准动车组研制项目。

  “坚持自主创新,以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为前提,以市场为导向,全面提高自主化水平,构建和完善中国动车组技术标准体系,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准化、系列化、简统化动车组产品,力求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满足未来发展需求。”10月27日,在太原至北京的高铁动车上,中国铁路总公司科技发展部主任周黎在接受记者专访时如是说。

  中国标准动车组研制得到国家强力支持,被国家发改委确定为“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工程项目,专门安排了8亿元资金支持项目。

  自此,中国高铁装备拉开了新一场自主创新的帷幕。

责任编辑:张美美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 admin
    加关注1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鲁ICP备12015736号